新石器时代,纹饰陶器占据了大半壁江山。长山遗址虽小,却五脏俱全。作为新石器时代纹饰陶大融合地带,压印之字纹、刻画线纹、戳压点纹、绳纹,在此处皆有典型代表。风靡一时的之字纹系统不仅遍布整个东北地区,其影响力还渗透到燕山地区,都见有此种装饰风格。然而,随着古环境的激烈动荡,新石器文化格局重新洗牌,之字纹系统势力骤减,刻画线纹、附加堆纹相继兴起……东辽河与西流松花江和辉发河紧密相连,致使这一区域的古文化也与周邻地区不断吸收、交流、影响,东辽河流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之字纹陶片给了我们寻找这一时期文化特征的指引,当地村民在早些年间采集的红陶钵和玉器残片更为我们寻找新石器时代长山遗址的祖型提供了线索。”隽成军对记者说。红陶钵又被当地耆老称为“红陶碗”,以纯净的陶土烧制而成,烧成后再在表面涂抹一层红色陶衣,形似碗,体形略大,是新石器时代的盛水器。看似普通的红陶钵,却是文化的指征性器物,其与之字纹饰陶器、玉器的共同组合掀开了新石器时代长山遗址的面纱一角,红山文化的典型特征在此出现。
红山文化,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主体年代为5500年前,其以辽河支流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于辽宁西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的中国已知最早的文明。高超的石器、陶器及玉器工艺反映了红山文化居民富足的生存状态,细石器工具发达,以压印及篦点之字纹陶器为典型、红黑彩彩陶为特色,玉雕工艺水平较高,遗址出土的玉猪龙毛发飘举,极富动感,享“中华第一龙”的盛誉。
长山遗址标志碑(www.xing528.com)
长山遗址与红山文化文物种类、造型工艺的高度重合揭示了一个共同答案——二者为同一文化系统。考古学上常将存在于同一时间、分布于同一区域、拥有典型特征的同一人群称为“考古学文化”,同一文化系统代表着同一人群的先行后续。这一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资源危机、人口压力或军事征伐都可能是红山文化居民迁徙的原因之一。
进入青铜时代,东辽河流域与下辽河流域之间的文化传播和彼此影响更为频繁,长山遗址出土的青铜时代陶器则显示出异于前期、较为明显的“东北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