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 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来说,这既是机遇,又存在挑战。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国际化进程让当今的设计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和挑战,在这一趋势下,需要更加深刻地审视当前的人才培养观念,跟紧社会发展步伐,及时调整更新理念。除此之外,在教育教学体系中要重点聚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建立理实结合、系统综合、多元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
在搭建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不能只单纯考虑“城市环境”或“艺术设计”进行课程大纲制订,要综合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环境艺术、生态美学等理论对学生进行培养,借助学科群资源做好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建设。面对初步接触本专业的新生,可以选择部分建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时加入美术专业的基础学习课程,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素养。在学科的专业教学阶段,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接触更多的学科理论,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在学科的教学实践阶段,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活动,借助模拟提案、竞赛教学、实习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接触实践、接触社会,在提升实践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职业素质。通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培养创造力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实质,并将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到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
设计的灵魂是“创造”。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就是要对城市的生活环境提出创造性的规划及设计方案。当前,艺术设计的本科教育通常以一种静态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教育模式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当成为设计教育培养的主线,实现对学生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协调培养,提高学生构思、完善、表现、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使教育教学合乎人才培养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面向实践,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配置优良的教学内容,才能确保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课程是学科教学的重要载体,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需要着重加强有关地域特点的专业设置以及有关人文知识的课程设置。
各地区在发展建设城市环境艺术专业时要努力增强自身的学科竞争力,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教育理念和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模式。目前,教育模式日益呈现出人才性培养、多样化教学的特点,我国对不同地区院校也开始实行不同的学科评价标准。不同地区院校要依据本土文化特色进行专业课程的调整安排,并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使专业理论及课程框架符合地区教学需求。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交叉学科的资源优势,实现学科间的资源互补和共享,使之在获得学科群的资源合力的基础上,形成本地区本院校的学科结构特点。各院校还应根据时代发展和自身优势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要引导学生努力拓展知识面,加强学习交流创新,扎实学科理论,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为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工作要具备市场意识,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从经济、市场以及本土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符合多元化经济时代的发展目标。不同地区的院校要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设计教育课程。例如,有的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甚至拥有珍贵的建筑遗迹,可充分利用古代建筑群落资源,开设古代建筑装饰课程,学生们可以通过实习训练及实地写生,了解古建筑的艺术、思想、造型、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们的城市归属感和文化自信,增强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新时代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决不能丢掉对传统人文素质的教育。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正在从重视硬件到重视软件转变,从强调要素学习到强调系统学习转变。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既强调高超的技术素养,更强调深厚的人文底蕴。广义的“人文精神”也称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狭义的“人文精神”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对抗神学对人性的压制和对理性的贬低,张扬人类的理性。主张立足于尘世生活的精神追求,实现灵魂和肉体的和谐统一,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今天“人文精神”的实质是重新发现人、发展人,关注人们有关价值、文化、观念、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注重人的观念领域和精神世界,是人们对尊严和幸福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新时代的城市环境艺术,注重设计产品的人格化,重视设计的基本伦理,希望创造并引导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当前的各大高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强调人文学科的作用,例如,英国国立欧斯特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和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学科教育和科研项目中都特别重视人文、艺术、科技因素的整合,强调设计与多学科理论的交叉,注重工程和艺术的结合,强调设计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关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