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包括居住区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工业区环境艺术设计、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公共场所环境艺术设计等类型。其中,公共场所环境艺术设计又包括园林设计、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标志性建筑设计等具体内容。
(一)居住区室外环境艺术设计
居住环境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是包含居住者、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一体的综合性概念。既为人们生活提供一定场所,也向人们提供舒适的氛围,为人们的集体生活创造理想的环境。
居住区的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能忽视人是环境的主角,环境是物质空间,容纳人们的生活范围。要探究人们日常行为活动的行为心理、环境心理、社会心理等要素,强调环境艺术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为创造良好的邻里居住及交往场所,居住区环境设计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貌、地形),有效控制天然光、日照、风。在设计实践中,要根据系统考察整个住宅小区开放空间系统中各个部分的功能定位,以住宅小区为参照进行第一层面的尺度规划;还要根据构成空间组合体的若干小空间的使用功能,以人体工程和行为心理为参照进行第二层面的尺度规划,比如,可以按照亲友、陌生人和中间者三种场距进行规划,形成较强的领域感和归属感;此外,还要参考构成空间各个元素的细部尺寸,进行第三层面的尺度规划,例如:景观灯的高度、每块砖的尺寸、铺张花纹的尺度、垃圾箱的间距等。设计中还需要注意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行为,例如人们在走上台阶、推门进门、入座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设计者通过细致观察收集资料,有效运用到设计当中,体现出对居住者的细节关怀。
绿化是当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居住区需要强化立体绿化,绿化能够提高景观的多样化,也能够美化周边环境,还能起到净化空气、节水、隔热等功效。在设计实践中,种植什么类型的花草树木,如何种植,这些问题都成为设计师考虑的重点。对居住空间进行合理绿化,可以采用耐踩踏的草地进行局部绿化,同时可以与其他植物进行搭配营造园林主题氛围等。
良好的设计对人们的社会交往具有促进作用,设计师需要依据人们的行为特征,合理组织交往空间。例如,散步道过宽会让人们不易接近,适当将其宽度变窄,可以让人们在礼貌避让的同时,可以友好打招呼,顺利交往。设计中还需要避免出现绊脚、易跌倒情况,避免人们因接触产生沮丧、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
居住社区需要建立和谐共处、交往接触的场所,因而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对空间简单的罗列,通过对具体环境的研究,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设计,提供为生活服务的必要设施以及娱乐场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合理地对地块进行功能分区,满足动静要求,合理的布置流线,协调好人流和车流的关系。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活动需求,一方面保持公共交往的平衡,一方面保持居民的私密性,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加强社区的亲和力、凝聚力,让居民能够自觉维护社区环境,营造和谐、美丽、幸福的居民日常生活氛围。同时,改善居住环境的物流、能源的路径,加强污水循环利用及生活垃圾处理利用。有效分类当地的生活垃圾,同时设计醒目的垃圾箱、垃圾分类标志,提示人们能够分类回收利用垃圾。
(二)工业区环境艺术设计
当前,在工程设计中对生产环境的重视度逐渐提升,但主要关注的是工业区生产的内部空间,而对工业区环境外部空间的关注较少,工业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滞后。虽然外部空间环境并不是直接处于生产活动的中心,但却是工业区生产、生活功能的延伸,对工业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外部空间环境的处理原则要考虑精神、物质功能及生产工艺要求。工业区环境设计的重点是创造开阔的视野、清新的空气、宁静而舒展的空间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艺术设计能为人们清除疲劳、陶冶情操、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产值、促进劳动者身心健康。
在工业区环境艺术设计中,要结合时代气息和企业文化,实现精神文明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重视厂区的绿化,做到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噪声、调节湿度温度、减轻污染。同时,厂区的道路设计需要因地制宜,减少能源消耗,减少运输量。
(三)校园环境艺术设计
校园环境是为师生等群体组成的空间环境,要让他们感觉到方便、愉快、舒适,便于学习与生活。由于家庭文化、家庭背景、年龄阶段等差异,师生们的生活形态既有区别又有关联。需要深入调研师生对校园环境设计的诉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内涵,让环境艺术设计的意境、主题借助要素间的搭配及组合,在和谐的理念下塑造出独有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
同时,还要整体设计、合理布局绿地布局。将校园精神与历史文脉有机结合,在进行场地设计时考虑地域性文化特点,营造具有地方性特色,个性鲜明的环境场所。对绿地进行合理的划分,合理组织并搭配廊道、绿岛、斑块等元素。绿地环境的建设不能以单纯的满足绿地率要求为目的,要发挥绿地本身的生态价值,以及对周边环境空间的美化作用。
此外,还要完善设施、小品的配套,为人们提供宜人的场所感。良好的娱乐休闲场所,有助于陶冶情操、调节情绪。校园设计需要强化多元化创作,淡化艺术风格或某种手法的追求,加强对自然植被的掌控,迎合原有生态景观,构建亲近自然的人文景观。
(四)公共场所环境艺术设计 (www.xing528.com)
公共场所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角色,例如体育场、游乐场、医院、体育场、博物馆、酒店等场所,良好的环境才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进行公共场所环境设计时要依照建筑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环境氛围。考虑建筑的体量关系、功能关系、出入口选择等,选择合适的景观小品如喷泉、雕塑、绿篱等进行搭配,掌握好比例和尺度,达到与建筑相协调,进而营造舒适有趣味的公共环境。同时要考虑到环保因素,注意节约水资源、电能等。通过创新创造,加强环境美化,让艺术与设计更好结合,培养市民高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现代环境设计理念的发展背景下,需要在继承传统精神的同时,结合时代、人文、环境特点培养创新性意识。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长期受民族文化、人文文化的熏陶,让我国的传统环境艺术设计坚持“天人合一”理念,强调环境设计与自然、人文、环境、生态和谐共生,彰显美化生活、纵情山水的理念,这都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打造有力保障。在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过程中,吴良镛先生一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造的同时,另一方面尽可能保留并延续原有建筑文化,在满足人们对邻里间私密性需求的同时,又保留了原有的院落式体系,这种模式为我国当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参考典范。
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公共场所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形式:
1.园林设计
园林作为特殊的人文景观,功能性、技术性兼而有之,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天然园林,都可以看成是生命的存在,可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进行自我循环、自我调节。园林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以能够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循环过程作为改造前提,要最大限度保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在总体效果上多加把控,协调好各个元素间的关系,强调个体与整体间的协调性。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配置绿化、水体等,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大前提下,布置绿化带、森林带、风景保护地、草地、农田等,利用地块地形特点,合理利用原有湖泊、河流、小丘、小溪等天然景观,同时引入假山、瀑布等人工景观,达到人造景观与天然景观二者间的有机结合。在空间的规划上,首先利用好地块原有条件如地貌、地势等特点,合理降低建筑的密度、高度和建筑面积,注意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间的协调性。依据地形的变化及时调整内外部功能,把自然景观引入建筑中,做到二者间的渗透,突出崇尚自然的主题。设计中还要遵循互惠共生的理念,保持生物多样化,协调植物间的关系。
2.城市公园
作为城市中供人们休闲的绿色生态场所,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中最美丽的地方,是城市居民的文化休闲及活动的场所,对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平衡生态、美化城市面貌具有积极作用。
公园虽然具有空间的局限性,但它并没有脱离大自然,城市内部环境有各种围合空间等形式,外部环境有河湖、山脉、湿地、森林等大环境背景。进行城市公园设计时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呼应,在自然环境中提取元素加以利用。发挥植被优势,因地制宜,科学搭配,利用不同植物进行城市公园的功能划分、规划布局等。城市公园同时包含人文、自然因素,进行城市公园设计时要注重人文景观与生态景观的融合,任何一个廊道、节点、斑块的镶嵌均不能偏重某个方面内容。在公园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态环境景观,如溪流、湖泊、山体、岩石、地势等元素,加以适当的人工雕琢,一方面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使之满足人们观赏休憩娱乐的需求,从而最大化地利用原有生态资源。
3.城市广场
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城市广场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它的建设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热点。城市广场反映出了现代都市的精神氛围、文化特质,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与缩影,是人类文明进步在现实世界中的投影。城市广场设计既要有对历史文脉的延续,也要突出地方的人文性、时代性特色,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及地区的文化吸引力,挖掘空间的潜能,赋予新的意义,让人们能够适应环境,接受环境,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人与环境更好地相处。
在设计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绿化、水系、植被等对环境的美化作用以及生态效益,一方面满足人们对环境在功能上、物质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塑造人们能够安适、休憩、交流的精神娱乐场所,形成具有美感的环境。在广场的内部道路周边布置具有一定规模的绿化带,与城市建筑群有机联系。在整体规划中,建立多元化的小型广场,不但可以疏散人流、节约资源,同时还具有缓冲调节环境行为和视觉心理等作用,为城市增添丰富的景观,有效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愉悦度。如,充分利用临街转角处的建筑物留出空地,建设小规模的分散的城市广场或中心花园等。依托公共活动空间开展有助于弘扬城市精神文化的相关活动,使公共场所艺术设计不仅是城市的外显要素,还要切实走近城市公众,走进居民生活。包括灵活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宣传和释义城市文化特质,培育市民精神,使城市精神的核心内涵真正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4.标志性建筑
标志性建筑,是指象征一个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反映特定公众的精神品质或文化概念的,为其公众所熟知并认可的建筑。它具有阶段性、地域性、公共性和高识别性。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城市某方面的重要特征,具有显著的城市标识意义,是城市“注意力”资源的集合体。从符号学角度看,其突出特点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信息来唤起对一座城市的记忆,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传播力。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塑造并重新安排人的组合模式和社区模式。以建筑作为媒介,连接两端的作为建筑设计的传播者和作为建筑的使用者、欣赏者、评议者的受传者之间组成了一种质朴的传、受关系。标志性建筑是城市聚落的重要文本,承载着浓厚的人文色彩和视觉符号,成为城市物质和文化双重文明的标尺。标志性建筑在给人们创造独特的城市文化空间的同时,还是培育社会心理、建立城市价值观、满足公众精神需求的重要载体。
在设计实践中要注意,标志性建筑的设计需要对公众的地域和文化心理特征、审美倾向、信息阅读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天然地氤氲着一个地域的人文脉络;新建设的标志性建筑则必须对公众进行细致的调研,努力权衡设计构想与社会心理、人文需求与生态要素的和谐统一关系。需要指出的是,标志性建筑不同于标志性景观或地标。标志性景观在“设计”“改造环境”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地标则更局限于“标记”,着重空间方位的指示功能,而城市标志性建筑则融合城市自然、历史与人文元素,在城市与人、历史与现实的效能的衔接方面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角色。同时,景观、地标建筑可以是私人属性的,而标志性建筑则是公共属性的。所以,并非所有地标性建筑都可称为标志性建筑,只有那些被历史沉淀下来的,被人们熟识并认可的建筑才能称之为标志性建筑。
标志性建筑在公共物品概念基础上增加了历史的维度,它必须是可以经受历史与文化的筛选与考验的,因此可以说,标志性建筑不是“建”出来的,而是在一定时期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固化”“生发”出来的。城市的标志性不是脱离城市底蕴和游离于城市灵魂之外的单纯的新、奇、异,而应该是城市人文背景、自然背景、历史背景的高度融合与和谐统一。在设计过程中,与标志性建筑建设和管理有关的教育、科技、文化、传媒、建筑、经济等领域都需要放在一个系统框架内重新建构、协调运作,让城市、社会、生态从整体层面得到优化,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社会效益。避免盲目建设,将“标志性建筑”变为“短效建筑”或“形象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