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性
环境艺术是一个由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涵盖了空间造型、色彩运用、材料属性以及采光和使用功能等多个方面。山水、气候、地形等多种元素组成了自然系统;交通、水电、建筑、照明设施、绿化等元素则组成了人工系统。除了这些构成环境艺术设计的实体要素外,还有一些非物质要素如观念、意识和思想等,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由于涉及多门学科或领域,必须要有系统和整体的观念。
随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系统的思想作为普遍的规律已经深入每一个设计环节。在现代系统科学中,环境和系统本身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因为系统依托环境而存在,环境是系统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必要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了良好条件,特别是对于人工系统,其组成元素、系统结构和系统运行环境都是由人为设定,一个人工系统的环境因素和结构因素通常是这个系统设计优劣、成败的关键,其可调节性越强,就越能够产生理想的系统,实现预期的功能。
著名学者李砚祖先生曾经写道:“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等众多的学术领域。”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多元性体现在将教学内容和专业特性不同的各类专业统一并存于一个大学科中。现在的艺术设计虽然不同于“工艺美术”,但本质还是在现有的学科基础上不断更新加入新的观念和内容,是一种知识的自然积累和延续。同时,由于艺术设计学科所涵盖专业种类的繁多,无论在学科内涵,抑或是专业领域都有丰富的外延,这也使得艺术设计几乎包含了与其相关的所有专业。一份完整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包含了环境艺术工程的整体空间规划,不仅要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构成部分组合起来,同时还包括意境创造关系把握、周围环境关系协调等,最终使这个组合能形成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杰出的城市环境设计作品必须对城市整体功能的实现有确凿而实际的作用。
(二)实用性
实用性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实用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体现在价值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技术手段与艺术风格的统一、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实用艺术是一种动态艺术,具有空间性、直观性和表现性。它把艺术与功能牢牢地结合在一起,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类别。城市环境艺术将城市中具体的形体、结构、材料与抽象的艺术、文化、观念相结合起来,具有物质生产与艺术创作相统一的特征,既能发挥物质层面的实用功能,又发挥精神层面的传播功能。
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各种城市公共空间都是有特定功能的,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所要用到的。建筑、园林的设计以及环境艺术的设计都会竭尽全力将艺术的手法融入其中,使城市环境设计作品富有艺术感染力,但同时又必须考虑其实用性,要符合设计的目的和用途。现在,很多公共空间使用效率低下,一些公共空间的设计不具“人性化”,有些地方看起来绿化率很高,使用功能却很低,这类设计中看不中用,是对城市公共资源的浪费。
(三)多元性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人们对城市空间需求的一种综合解决方式。人类对自己所处生存环境的功能要求是多样化的。首先是使用功能,包括空间的大小、形状、气味、体感、光照、声音等;其次是精神功能,包括风格形态、审美情趣、文化内涵、信息传播等。城市环境艺术功能的实现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支撑,如经济水平、艺术素养、文化追求、教育程度等,每一种环境要素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对设计整体进行某种程度的制约,并对整体设计提出具体的要求。
人文、历史、地域、风情和技术等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元素,通过将当地生态环境与这些元素完美融合,才能使整个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得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可以在城市众多的公共环境中建设各具特色的建筑景观,既可以有当地民居特色,也可以是异域风情,既可以是田园风格,也可以是古典风格。多元优质的建筑景观可以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的休闲居所和审美体验,让人们在公共环境中享受多元的生活情趣。
城市环境艺术是一种服务人的艺术,它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城市中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会活动需要。因此,聆听公众意见,汇集群众智慧,是进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创作的基本方法。纵观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变化性。英国著名设计师爱德华·露西·史密斯指出,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易变”。艺术设计的“易变”,一是基于技术的进步,二是源于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变化与市场需求,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因此,在这种变化的进程中,艺术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和范畴也不断发生着改变,各种变量共同促成了当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变动、发展的动态趋势,同时这种不断的变化还在逐渐增强和丰富着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视野与实践方法。
2.开放性。学科间的动态的交叉交融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另一个主要特点。作为一门新兴的实用学科,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以一种开放的状态,伴随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不断丰富自身,并且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扩大学科的范围,与其他伴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学科或专业相互融通,具有了明显的 “学科群”特性。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相关学科间都是密切联系的,这种联系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生硬的,而是能够在交流融合中形成新的思想理论或设计方法。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程度。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发展越成熟,体系越完善,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程度将越深入,同时这种融合也将反作用于其他学科,艺术设计“学科群”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当前,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文化日趋多元,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受到社会多元因素的推动,逐渐有了质的飞跃。纵观我国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已经从最早的萌芽阶段逐步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严谨明确、传统气息强烈、国际风格突出的设计风格。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正在多元领域实现和满足国人对艺术的个性化需求。显然,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中前进,勾勒着当代人们的生活质量、科技水平、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以及意识形态。在经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散发着新时代的光彩。
(四)人文性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属于人文学科,人文性是新时代艺术设计的根本属性。人是环境的主角,尊重人类自身实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心理和生理上创造符合人类生存需求的空间环境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宗旨。在设计及实践过程中,要准确把握风土人情和历史文脉,同时要聆听和接受公众对于设计的意见建议。在消费个性化时代,设计不再是强调设计者主观意愿的纯粹艺术,而是要求设计者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和对象意识,用更高的审美眼光引导民众的审美消费。我国人口众多,各民族间的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再加上南北方气候差异大,导致人们的居住环境也有很大差异。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当地的人文特征,将人们的现实需求和文化需求整合起来,实现休闲空间和文化氛围的完美融合,满足人们对城市环境的高层次需求。在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应充分调动和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以文化创意为内在驱动力,发展城市环境艺术市场,培育专业人才,同时也为国内外重大城市环境艺术项目创造良好条件。
发展城市环境艺术产业对城市的人文建设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空间,建设文化繁荣、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的城市没有既成的答案,需要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唤起人们对城市生态和环境艺术建设的重视。通过持续深化的科学研究,不断尝试和发展建设文化艺术体系,用全新的思维、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观点,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制约,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产业化和系统化。
(五)地域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地域特征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有着重要影响。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建筑与地域的关系。灵感和分析是古人建筑艺术设计的源泉,也充分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古埃及和玛雅文明在进行建筑位置定位时都会遵从宗教和“神灵”的旨意,借助占星术等方法确定位置。在我国古代社会,风水之说盛行。风水学主要阐述了建筑与天候、地理、人事间彼此协调的哲理,通过分析人文、风向、日照、地质、气候以及景观等诸多自然因素,进行选址和福祸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建筑规划设计对策,帮助人们趋吉避凶、广纳福祉,创造出适宜人们长期居住和繁衍生息的良好生存环境。当今艺术设计界已将地域性设计研究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和地域环境元素,使艺术作品结合地域智慧结晶,增添艺术设计的地域气息,传承地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使本地域人们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归属感,更有作品通过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将具有地域风情的作品传播到国际上。(www.xing528.com)
中国古典智慧中讲求的“风水”,其实就是对地域因素形而上的抽象与概括,包括了地理形态、河流走向、地貌特点、植被种类等各种因素,对建筑选址、房屋造型等有很大影响。以四川省丘陵地带为例,民居顺着山势建造,形成了适应性的吊、挑、台形式;再如云南傣族自治州,以轻质材料草木建造的千栏式住宅,屋顶体量硕大,轻盈秀美,在建造时充分利用当地易得材料,将房屋用支架支撑在地平面以上,改善隔热通风条件,避免人们遭受潮湿气候的伤害;再如四川藏民的房屋,采用坚固倾斜的外墙,梯形的藏式装饰、正封闭的建筑平面、能晒粮食的平屋顶,形成了藏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釆。
人类社会的建筑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经济也具有地域性特点,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文化也充满地域性。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主要区别在于,西方以石建筑为主,厚重封闭,东方国家则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轻盈宽敞。如果进一步探讨东方建筑,尽管都是以木结构材质建造而成,但各地风格也迥然不同。我国的木构体系,传达着一种和谐的儒家中庸之美:尺度柔和,比例严谨。而日本的木构建筑反映了其民族特有的“场所”精神:精巧洒脱,对比强烈。
我国民居的建筑艺术特点因地区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千差万别、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民居建筑中,合院(三合院、四合院)类住宅是北方较为普遍的建筑类型。比如,北京地区因为气候较为温和干燥,其合院住宅空间尺度适宜,温和舒适;坐落在山西陕西一带的半坡屋顶式建筑,为适应环境条件而产生,极具地方特色。建筑空间特点狭窄密闭;江浙一带地区的宅院风格一派清秀,粉墙黛瓦,庭院深深;闽粵一带则多为圆形“土楼”,空间复杂,别具一格,潇洒的拉弓墙,翅起的屋脊,成为当地独特的风景线。
当今现代主义风格盛行,现代派建筑早已是“一统天下”,到处都矗立着标榜简约、理性和实用性的“国际式建筑”。但当我们细细观察时就会发现:现代主义建筑从一开始就是以区域性为特点发展起来的。北欧地区的现代主义建筑气质含蓄、轻快,借助精巧加工的木材,呈现出该地区独有的人文气息;南美地区建筑以简洁通透为特点,几何形体鲜明;而亚洲地区的现代主义建筑,往往民族性和折中主义色彩强烈,以中国和日本建筑为代表,这都是由于其复杂的社会发展经历造成的。
当今时代,无论是立足于地方性发展,还是放眼国际化,区域文化的发展都是民族和地区文化凝聚力的新生,一方面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另一方面激发本民族文化的活力,避免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鼓舞下,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更需要与文化地域性、创新性结合。研究艺术设计的地域性,一方面可以在地域性建筑中提取装饰要素,加以改造,向新的国际化潮流的方向转变。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设计手法,对地方传统特色的建筑语汇进行改造,赋予建筑装饰鲜明的时代特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各类元素不能强行拼凑,应遵照原有传承下来的逻辑进行组合,在继承中更新现代风格的建筑元素。要以一种严谨且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地域性环境艺术,发扬地域性文化的多样性,同时避免盲目趋从国际文化。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讲,需要进行“本土经验全球化”;而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全球化角度讲,需要实现“全球价值的地域化”。
(六)艺术性
用艺术手段建设城市环境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立命之本,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以艺术审美为基础的“创美”活动。艺术性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特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既要实现功能性,也要展现出艺术特征,艺术特征就是要通过环境设计给人带来自然舒适的感受。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有“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两大类功能,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进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要遵循美学规律,使人产生美感,心情愉悦;同时通过艺术加工,可以提高人们的美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带给人文化的启迪,提高人的文化品位。环境艺术的研究成果可以从艺术角度对建筑、园林等相关学科的规划予以指导。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根据对象人群不同、品位追求不同,提供不同的环境产品。任何“创美”和审美活动都植根于特定的审美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又是由特定人群的价值观念、品位和性格特征决定的,因此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讲求艺术的对象性。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艺术不是提供纯粹欣赏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创作不能成为艺术家的单纯自我表现,必须将社会责任和社会作用充分考虑在内,是将自然、社会、人文、艺术和技术完美结合,囊括地理地貌、气候、民俗民情、工程技术、种植、环境心理、历史文化、人体工程、审美欣赏等各方面的知识。“艺术与科学联姻能够使两者地位都得到提高;科学可以给美带来科学的荣耀;美可以将最高的美学结构建筑在真理之上。”随着生态学、植物学、环境声学、心理学、光学等学科逐渐应用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利用信息学、传播学、符号学等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得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会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其艺术性和科学性会有更加完美的融合。
(七)科技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质量要求的提高,科技性也逐渐成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特征。通过不断将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相结合,当代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获得了质的飞跃。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科技性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环保、工艺、材料、照明、自动化、人工智能等,为人们日常生活创造出舒适与便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使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不断运用到构筑理想环境的实践之中,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文化情趣。科技与艺术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在当前的科技条件下,VR 技术、3D 打印等技术,让各种艺术及非艺术的造型和形象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以实体形态呈现出来,材料选择及物质材料造型的实现更加丰富多样。许多建筑作品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科技感十足。科学的进步带动材料和工艺技术的持续更新,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出全新的结构布局和空间规划,给人带来强烈的现代感和全新的视觉享受。
(八)生态性
生态性是当今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遵循,保护环境生态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由于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过度追求,导致人类不断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满足发展欲望。过度开发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对自然界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自然环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系统,它拥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特点,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具有自然属性,和其他自然元素一起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的共生系统。在这个共生系统中,对某一局部元素的破坏将会导致全局的破坏。尊重自然、尊重人类自身的最好方法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今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人们寄希望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的指导下,减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新时代的城市建设走上绿色和谐的健康轨道。
“绿色设计”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绿色设计注重人和自然的生态平衡。每套设计方案都要认真考量对生态的影响,把对自然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绿色设计也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破坏反思的重要结果,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和道德的回归。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到“3R”即Reduce(节能)、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循环)。“3R”要求我们做到节能,减排,同时也要求产品及原材料可以便捷、高效的回收再利用。从自然角度来看,绿色设计是一种探寻最佳生态系统运行方式来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新思路,为人类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从社会角度来看,它是在不突破生态系统最大承受限度的情况下,对人类生活质量进行提升;从科技角度来看,它是寻找高效、清洁技术的新方法,以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最低消耗,探索低排污工艺系统的新路径。绿色设计理念不仅是一种从工艺技术角度的思考,也是一种观念变革,是将重点放在真正环保意义上的创新,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创造产品的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产品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设计实践中,在进行基地选址、形体设计、景观规划过程里,设计师在注重建筑实用性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设计与生态的和谐关系,充分尊重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统一。生态型设计讲求对原有条件进行最大化利用,有以下几个出发点:从成本角度,减少施工时的挖方工程量、填方工程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功能出发,依据地形进行空间和流线设计,将地形优势和人流进行关联考虑;从人们视线心理感受出发,有选择地进行建筑体量和高度控制,避免人们因建筑体量过大而感到心理压抑。除此之外,还可将建筑物部分功能置于地面以下(如设备房、库房、车库等),降低建筑高度,减少压力。为了让内院得到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可对地形进行适当改造。建筑外部不能突兀,应与自然相和谐,充分设计好建筑过渡部分,达到建筑与外部环境间的良好转化,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绿化常常占有很大的比重,绿化的目的是引入自然、浓缩自然,实现人们对大自然的直观体验。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绿化不仅是人们的心理需求,更是环境生态平衡的需要。人类是自然界生物链条中的一环,但人们在追求生活品质的过程中,很多行为都是反生态的,对生物链造成了损害。通过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一方面要对破坏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改变;一方面还要努力对自然生态进行补偿,人工绿化可谓补偿措施之一。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在城市建设中要将灌木、乔木、草地组成立体绿化带,广泛建设自然或人工的湿地系统、山水园林,发挥植被的绿化作用。建筑屋顶上采用盆栽等绿化,在立面上种植攀藤类植物如爬山虎等,沿街种植乔木,既可以美化环境,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又可以通过植物来调节环境的温度湿度,节约能源。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原有环境,如地形高低,山体动势,原有植被景观等,如颐和园主建筑群背靠万寿山,面朝宽阔无际的昆明湖,全园以一条中轴线为构图中心,各建筑围绕中轴线,依山布置,逐级向上,辅以各种造型各异的水榭楼阁依山傍势。更为巧夺天工的是,全园充分利用远处的玉泉山、西山以及平畴远村,通过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借景、对景方式,引入园中。
总之,城市环境艺术由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共同组成,是一门兼有空间和时间性质的实用艺术。首先,就空间角度而言,城市环境艺术地域性明显,受地区地理环境、民风民俗、伦理道德、风土人情、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的影响很大;其次,在时间角度来看,城市环境艺术是文化类型的一种,传承性很强。一个时代的特点和风格总会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同时当代风貌特色也融入其中,是时间连续性的具体表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离不开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帮助和支持。只有将城市建设规划和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完美结合,才能达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美好愿景的过程中,需要所有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建设需求紧密结合,共同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改造的宏伟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