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有圆雕、浮雕、镂空(透雕)、链条雕、微雕、镶嵌、印钮、薄意等,分述如下。
(一)圆雕。圆雕又称立体雕,是全立体的、具有三维实体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塑造形体的造型、结构、比例、色彩等,再加上相应的表现技法来表达作品的内容。运用圆雕创作手法完成的作品,观赏者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欣赏。圆雕是寿山石雕最古老和最基本的雕刻技法,早在南朝时期的寿山石猪以及宋元时期的人兽俑,都已经采用圆雕技法。清初寿山石雕兴盛时期,其雕刻的各种人物和动物,大多仍然使用圆雕技法。这一时期享有盛名的民间石雕艺人杨玉璇、周尚均、魏汝奋、魏开通和董沧门等人,虽然雕刻风格各异,但却都是圆雕大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杨玉璇的《僧人卧像》,周尚均的《弥勒》、魏开通的《伏虎罗汉》等十几件寿山石雕作品,以及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和福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杨、周、魏、董的传世之作,都显示了清初寿山石圆雕技艺的高超水准。如魏汝奋的《数珠罗汉》,人体比例准确,坐势自然舒展,神态悠然自得,面额饱满,两眼微闭,两唇微启,欲言又止,表情异常生动。衣纹用刀流畅,富有动感。作品不论前观或是后视,都显得和谐自然,是一尊圆雕的杰作。这一时期的石雕艺人已善于利用巧色,懂得用石材的有色部分雕刻外披的袈裟,用无色部分雕刻罗汉肌体。有的还在罗汉趺坐的蒲团上描花巧填金粉。杨玉璇更在罗汉服饰上镶嵌宝石,用以衬托雕像,使之瑰丽多彩、庄严辉煌。清光绪年间出现的福州寿山石雕“东门派”鼻祖林培谦,也是一个圆雕高手。他的圆雕人物多以仙佛人物为题材,风格受杨玉璇的影响,并有明代德化瓷塑名家何朝宗的遗风。雕像重于传神,造型颅著身短,形象较肥大,衣纹如行云流水般地流畅飘动。“东门派”传人林元珠、郑仁蛟、林友竹等人也是圆雕高手,林元珠还在圆雕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物和山水相结合的“立体雕”,用来表现民间传说、故事和传统戏曲情节。郑仁蛟则吸收了木雕、牙雕、青石雕的长处,融于寿山石圆雕之中,使之面貌一新。
现代寿山石雕的题材不断扩大,石雕技法也在不断发展。在圆雕技法的基础上,出现了镂空雕和链条雕等新技艺。还有人物和动物造型的大型群雕,使圆雕更加精美完善。当代一些著名的寿山石雕精品,如郭功森的《神龙翻腾》《武夷风光》,冯久和的《猪崽满园》,林亨云的《北极熊》《海底世界》以及陈敬祥的镂空雕《求偶鸡》等,令人赞叹不已。这些精美的寿山石作品,多是雕刻名家在娴熟的圆雕技法的基础上,利用大体积色彩斑斓的寿山石创作的,是现代寿山石雕从造型、题材到巧色利用上的重大突破。
(二)浮雕。相对于圆雕,浮雕则是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半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浮雕按作品景物刻划的厚度,通过浮雕的雕刻手法,使作品表现的物象在结构上更有立体感。根据图像造型及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浮雕又可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无论是圆雕还是浮雕,都可利用图形的体积空间以及绘画中的透视、错觉等手法来表现,它们都是在有限的塑造空间里,对自然物象进行体积上的合理压缩的雕刻艺术形式。
(三)镂空。镂空又称透雕,是介于圆雕与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刻技法。它可分单面、双面、三面、四面、六面和里外多面镂空雕法,一般都在浮雕的基础上,放入透空镂雕背景,以达到衬托主题的目的。
(四)链条雕。链条雕刻是中国传统玉雕常用的一种雕刻技法,寿山石雕偶有应用。起初一般多雕饰于印钮,后也应用于其他作品上。由于其雕刻制作难度很大,雕刻者需胆大心细,技艺娴熟,熟练掌握石性与技巧,才能获得成功。如阮章霖著名的链条雕《九宝连环章》,环石链动,九章相连,雕刻技艺巧夺天工。
阮章霖链条雕九宝连环章(高山石)
(五)微雕。寿山石微雕诞生于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是传统书画艺术、篆刻艺术在寿山石雕艺术领域的继承和创新,是别具一格的新雕刻艺术。中国古代微雕技艺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微型雕刻。在寿山石雕方面,清代福州的石雕艺人杨进、周彬等人,亦喜爱在作品的花纹等静僻处刻以小字。清末福州西门派薄意雕刻家林清卿,常在其所刻作品的草丛、石缝中,以极细的笔划刻上自己的名字和创作年月。篆刻边款艺术也是微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明清以来,不少有学识、通书法、求意境的文人,在印章这方寸之中自文自刻,以铁笔作书作画寄托情趣。清人西泠后四家中的陈豫钟、陈鸿寿,皖派邓石如,会稽赵之谦的边款艺术,在书法和刀法笔意、运刀上达到完美统一,大大超过前辈。书、画、篆刻风靡海内外的浙江吴昌硕、福建陈子奋等人,也常在印章边上作人物造像,呈汉画风格。由于印章体积有限,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兴,迫切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雕刻形式,在有限的空间表达无尽的意境,于是寿山石微雕便遵循艺术的发展规律应运而生。陈忠森、张平、游嘉瑞等当代雕刻艺术家,在长期研究中认识到寿山石质地脂润,不碍刀,用力少而易攻,以刀代笔是最理想的材料。他们在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篆刻的同时,在寿山石上作微雕尝试,历经艰辛,终于在寿山石上刻出纤如毫发,变化微妙的历代名家墨迹。由于寿山石质较脆,刀过即被粉尘湮没刀痕,不可能看一字刻一字,故需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使书法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统一。此外,雕刻者依据寿山石特有的斑斓色彩和纹理,在其间或配以适当谐调的山水、花鸟、人物,创造了既熔金石书画于一炉,又别于金石书画的新艺术品。如今寿山石微雕艺术已得到社会和艺术界的广泛认同,受到海内外艺术品收藏家的青睐。
(六)镶嵌。镶嵌是寿山石雕中的一种特殊技艺,它保留了高浮雕的艺术风格,将刻成的浮雕石片直接粘贴于器物板面之上,形成一幅景物明显突起的画面。
(七)印钮的雕刻。印钮,民间俗称印鼻子,用以穿绳系结。开始纯为实用,而后才加以巧饰,如在鼻钮上雕刻不同的兽头,或用以标志各级官阶。如汉代皇帝用玉玺虎钮,皇后用金玺虎钮,诸侯王用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尉、三公、左右将军用金印龟钮。除此以外,历代还以螭、狮、龙、凤、虎、辟邪、饕餮、麒麟、驼、鸟、鳌、熊、蝙蝠以及十二生肖等动物作为印钮饰物。以寿山石作印材,除了柔而易攻之外,尚有洁净如玉,色彩斑斓等优点,备受各方人士青睐。寿山石印章广泛使用钮雕,也于明代兴起,成为寿山石雕的一种特殊品种和艺术。20世纪50年代初,泉州苏大山先生捐献的明朝李卓吾遗印两枚,是清同治年间修缮李氏宗祠时出土的,一镌白文“李贽”,一镌朱文“卓吾”。钮刻单狮,蹲坐侧首,神态淳朴,这是迄今仅见的明代寿山石印钮艺术品。
寿山石钮雕始以古兽为主题,此后逐渐发展有博古图案、翎毛、鱼虫、花果、人物等品类。印钮虽小,却吸引了不少石雕艺术家为此呕心沥血。清代著名的雕刻家杨玉璇、周尚均,也是雕钮高手。杨玉璇的钮饰风格集古代玉与铜印的规范,充分发挥寿山石柔而易攻的特色,施以精艺,突出兽钮的神、情、趣,因而显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周尚均制钮的风格以华茂、清灵和流畅著称,常用夸张手法强化形象、达到微妙入神的境界。他还善于撷取花纹图案刻博古平钮,并在印台四周刻浅浮雕锦褥纹,或取古铜器图案加以演变作边纹。周尚均的博古图案直处平整,转角处圆浑流畅,图案间隔紧密,有针线难入之妙,堪称一绝。
清同治、光绪年间,福州“东门派”鼻祖林培谦亦精于印钮与博古图案的雕刻艺术。所刻兽头形态传神,刀法灵动,须发均用开丝,从不间断。其得意弟子林元珠所刻印钮,刚健有力,神态逼真,尤精于须、鬃、毛、发的刻划。“东门派”刻钮的后人颇多,杰出者如林元水、林友清、郑仁蛟、林寿煁、周宝庭等。他们虽承师法,然各有新意,尤其是周宝庭的兽钮雕刻,能兼融东、西门流派之风韵,总结出古兽钮百余种名目,是近代寿山石钮雕的一代宗师。“西门派”本来就以治印雕钮作为本门派的宗业,其中的潘玉茂、潘玉进、潘玉泉兄弟,以及后续弟子林文宝、陈可观、陈可铣等人都是雕钮名家。他们的作品风格古雅大方,浑朴厚重,与“东门派”旋异,深得文人雅士的珍爱。时至今日,高档品位的寿山石印章几乎每章必雕钮。除了雕刻传统的古兽钮外,还尚雕现代动植物,或雕人物、花果鱼草,兼雕薄意,是古代习尚流风的延续和发展。(www.xing528.com)
清潘玉茂雕兽钮芙蓉方章
清林元珠雕洗象钮芙蓉方章
(八)薄意的雕刻。薄意,是寿山石雕的专用名词。薄意,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且实有画意而得名。薄意雕刻要求刀法流利,刻划细致,影影绰绰,具有远观形色、近看雕工的特殊艺术效果。最适用于质佳而材小的珍贵冻石的装饰,备受金石书画家的欣赏和推崇,它是寿山石印章独特的雕刻技法之一。在寿山石印章的雕刻过程中,由于一些石材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纯的色块、斑纹,即便是田石、水坑冻之类名贵的石品,往往也难求纯洁无瑕。倘若这些瑕疵出现在印体部位,就无法利用钮雕加以遮掩。如若不施加艺术处理,势必影响到石章的品位。若过分雕琢,则又容易损坏印石的天然纹彩。在这种情况下,雕饰薄意于石面就成了理想的装饰方法。薄意犹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国画,取材广泛,讲求意境。其内容包括各种人物、动物,自然山水和花鸟、鱼虫、瓜果等。由于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划细致,影影绰绰,历来备受金石画家的欣赏和推崇。现代著名书画金石家潘主兰先生曾经指出:“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界者。”薄意艺术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康熙时已初露端倪,雍正时臻于完善。到了同治、光绪年间,“西门派”艺人潘玉茂兄弟,专事深刀雕刻,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础。清末民初,著名雕刻家林清卿吸收中国画的艺术精髓,熔雕、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提高到新的境地,终使薄意成为寿山石雕中门类独特的一种雕刻艺术形式。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正值福州寿山石雕“西门派”艺术的鼎盛时期,该派名师陈可应的入室弟子林清卿,天资聪慧,工诗能画,巧琢善雕,对薄意尤为专精。他认为之前的一些薄意作品有不讲画理、不究布局之弊。为改变这些缺陷,他拜师学水墨画,还研究秦砖汉瓦、古代石刻和画像石,从中领悟中国画的笔意、章法、画理以及书法、金石篆刻,待学有所成,融会贯通之后,又重操旧业,专攻薄意艺术,遂成为当时福州独一无二的薄意石雕巨匠。他的杰出成就,至今仍是后辈同业者景仰的一座高山。林清卿的薄意特色,在于能“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利用石病,反见自然”。在题材上又无所不及,无所不精,举凡花鸟、山水、人物、鱼虫应有尽有。在内容方面,则多取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古典文学情节。章法上繁简有致,格局清新。他还从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掩拙扬俏”的处理斑驳瑕疵的经验:“刻当相石,凡不色俏,则宜花卉;凡石呈裂痕,宜山水,以尽石势。下刀之先,心开一境,以尽画意诗情。”时至今日,中外收藏家仍青睐于林清卿的薄意作品。继林清卿之后,“西门派”尚有王炎铨、王雷霆;“东门派”有林友清、林寿煁父子,都精于薄意雕刻。唯林氏父子的薄意风格与“西门派”迥异。其用刀尖利,画面层叠,意境纵深。当代毕业于美术院校的寿山石雕名家林文举、刘爱珠等人,融东门、西门两派技艺为一体,使薄意构思新颖,作品为世人所重。
薄意的雕刻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构图。在消磨成形的章面,发挥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构思设计,然后利用寿山石的纹理、色彩等特点,用毛笔在石面上描绘出图画。薄意的构图布局,注重意境和气韵,与中国画同理。景物的层次一般不宜重叠过繁,交叉过密,石坯上的裂纹、砂格要尽量遮掩,按材施艺,因色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做到繁而不乱,简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洁挺秀,将雕艺与画理融为一体。此道工序是雕刻艺人自身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和长期实践经验的集中表现。
2.勒线。描图定稿之后,用尖刀顺着形体的外轮廓勾勒出一道细而准确明显的线条,谓之“勒线”。勒线是薄意雕刻的一道关键工序,它对作品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把刀稳,运力均,而且落刀要果断精确,刀锋要活泼流畅,刀痕要深浅适中。
3.剔地。又称“起地”。应用平刀、铲刀以及斜口刀等多种刀具,削刮勒线以外的空余石面,让景物部分微微隆起于石面。如果是自然形的印材,铲地要随着石形的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形的印章,底地则必须平坦完整,印体的转角线应保持垂直。
4.雕饰。使用各种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浅刻雕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阴阳向背,使其富有立体感,达到笔墨渲染的韵趣。薄意雕刻的特点是“以薄取胜,以简见长”,因此刀法须灵活多变,洗练概括,落刀准确,以一当十。雕刻完毕,还需要对某些细节,如花蕊、叶脉、苔点、枝干以及人物、动物的眼睛、鬓发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阴刻、抽丝,精修细饰,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林清卿雕秋海棠美醉楼田黄章
林文举雕清明上河图薄意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