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为印度古代宗教之一,约于公元前七世纪形成。原名婆罗门教,以崇拜婆罗贺摩(梵天)而得名,其以信奉婆罗贺摩、毗湿纽和湿婆为主,认为这三者代表“创造”“保全”“毁灭”,后因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义,改称为“印度教”。迄今为止,泉州地区发现印度教石雕刻300多方,其中有各种宗教故事石刻、龛状石、神像、神殿台基石、蛇形图案纹石、螺旋状石以及各种形式的柱头、柱础、梁楣、门楣、门框石、须弥座石雕刻等。另有圣班达·贝鲁玛在元初获元廷恩准在泉州建印度教寺院(番佛寺)的泰米尔文石刻等遗存。此外,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的古代印度式石柱,就柱子的雕刻形式和内容来看,均与佛教无关。20世纪50年代,经泉州著名学者吴文良先生考证,认为它原是泉州古代印度教寺的建筑遗物,元末亦思巴奚兵乱失败后,泉州印度教寺被毁,明初重修开元寺时,这些石柱被移置于开元寺内。泉州开元寺保存的古印度式石柱等遗物,印证了古代印度教在泉州传播的历史事实,同时也说明了古代泉州对外来宗教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泉州发现的这些印度教石刻遗存,不少人物造型传神,雕刻精美,一些神话故事图案充满异域文化色彩,是弥足珍贵的外来宗教石雕刻遗存。这些石雕刻大多采用惠安等地的优质辉绿岩,当地工匠往往采用浮雕、圆雕、浅浮雕等传统技艺雕刻而成。以下择要加以介绍。
(一)毗湿纽(Visnu)石雕像。像高115厘米(包括莲台),采用辉绿岩石雕成。雕像头戴一尖顶高冠,两眼下视,高鼻梁,大耳,秀口,圆颐,神情庄严而宁静。有四臂,右上手持圆盘,左上手执法螺。右下手伸出,作无畏手印,左手下垂,握一棒。右手掌、肘部分虽已断折,但仍能表达出端丽的姿态。上体袒裸,下体似有罗裙束住,立在一个半月形的束腰圆台上,台座底部有榫卯。石虽粗糙,但雕刻的手法简朴、圆熟,比例恰当。这座神像的表面似曾用油泥塑过,同时妆过金身。1934年,在泉州南校场(蒲寿庚花园故址,俗称番佛寺)掘获。石雕像现藏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毗湿纽石雕像(成冬冬摄)
(二)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古印度教石柱。在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回廊,有两根以惠安辉绿岩雕成的古代印度式和锡兰式石柱。每根石柱高2.70米,柱身上、中、下部琢成正方形,覆莲瓣方形底座。柱身正中雕有一条花带,正方形的四个面,各浮雕一个圆形图案,每根石柱共有12个。每个圆形图案内,分别浮雕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此外也雕刻一些中国古代民间常见的传统吉祥图案以及花草等图案,但以印度古代神话故事为主。如:阎摩那河七女沐浴、基斯那战胜雅利耶、西玛和恒河新月、毗湿奴化身、甘尼巴与基斯那角力等。这些故事的内容,据考证都和公元前10世纪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以及公元前5世纪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有关。上世纪初,印度学者库玛拉耍弥著有《泉州印度式雕刻》一文,对这些石柱的雕刻内容做过论述。以下据此对石柱的部分图案内容加以介绍。[1]
泉州开元寺古印度教石雕柱(成冬冬摄)
解放象王神话故事图中,刻一象被水怪鳄鱼擒获之状。石刻内容系叙述印度一段有名的神话故事。故事内容为:象及鳄鱼(或叫二金仙rsis)本来同是毗湿纽的信士,因见憎于其他神祇,被贬为象及鳄鱼,于是尽失其本来信仰。当象在河中饮水时,鳄鱼啮其足而掠之,彼此互斗,亘至千年。其后,象再记起上帝,以鼻举莲花向毗湿纽祈求垂救,毗湿纽即时骑金翅鸟现身救象,并杀死鳄鱼,此二物遂各得救。以上故事也曾见于古时尼泊尔的绘画中。
毗湿纽与金翅鸟神话故事图中,毗湿纽有四臂,左上手拿圆盘,右手持法螺;下两手作“无畏手印”(abhaya varadamudra)。金翅鸟除有翅膀外,全体作人形,用其两手托住毗湿纽的双足作飞奔状。雕刻内容与上图故事相连续,此即毗湿纽骑金翅鸟现身救象的情况。
童子神话故事图中,一个童子被系身于两棵凶魔树中间的一重木臼上,以防其恶作剧,但他却用力拖木臼至树间,用力拖倒魔树并连根拔出,于是附身在树上的两个孩子(Nalakuvara及Manigriva),遂得脱魔树而获救。
人狮劈裂凶魔神话故事图中,毗湿纽具有八臂,各手执有法螺、圆盘及其他法宝。他把抓到的凶魔放在膝上,用手擘撕裂凶魔希拉尼亚卡西布的肚子。此柱其他圆圈内雕刻有精致的茶花、蔷薇、鹿猴教子、双凤等花草图案。
解放象王神话故事
毗湿纽与金翅鸟神话故事
童子神话故事
“人狮”神话故事
七女入浴神话故事石刻中,七个婀娜多姿的女子浴于阎摩那河(Yamuna),她们虔诚祈祷,并祝克利希那(Krsna)能做她们的丈夫。这时,调皮的克利希那(Krsna)将她们的衣服偷走,并攀坐于树上。众女十分着急,皆裸体至树下乞求,克利希那才把衣服还给她们。这个故事比喻凡求见神的人,必须放弃一切,并以赤裸裸的心灵去乞求,才能得到幸福。
毗湿纽化身的神话故事石雕刻中,毗湿纽坐在莲座上,旁边有两个人(Laksmi及Bhomi Devi)坐在座旁生出的莲花上。毗湿纽的右下手紧握其拳,右上手高举圆盘,上左手执法螺,左下手握棒。
西玛与恒河新月的神话故事石雕像中,西玛(Saiva)立于莲花台上,具有四臂,手持三叉戟、鼓、神圈、兜鍪等法宝。其头发分披左右,发长过腹。大概以右边代表“恒河”,左边代表“新月”。这是以西玛故事为题材的一种雕刻。
甘尼巴与基那角力的神话故事石刻中的两个人,互扯手足作“卍”字形。此石雕内容是指甘尼巴与基那角力的神话传说,故事见于《印度古代美术》(Cunningham Stupa of Bharhut)一书。其余各面多刻茶花、菊花、双狮戏球以及佛教艺术中的生命树等图案。
七女入浴神话故事
毗湿纽化身的神话故事
西玛与恒河新月的神话故事
甘尼巴与基那角力的神话故事
(三)开元寺大雄宝殿月台古印度教须弥座石刻。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前月台须弥座,全为辉绿岩石琢成。石刻的束腰上刻狮子和人面狮身(梵文simha及narasimha),两种形象间隔排列。石阶的东面有狮子及人面狮身像浮雕 36个,石阶的西面则有狮子及人面狮身像37个。浮雕画面之间以间柱相隔。须弥座的上、下,则分别雕刻斜形仰莲瓣和覆莲瓣。狮子和人面狮身石刻,各一身为一组,长38—40厘米不等,高21—22厘米不等,由单块辉绿岩石雕成。这种人面狮身的雕刻艺术,最初导源于埃及,其后由埃及传到希腊,再随马其顿王亚力山大向东传至印度,然后由印度传入泉州。石刻中的人面狮身和狮子,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这些石刻原本与开元寺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均无关系,应是由某座印度教寺拆下后移入的,皆为古代泉州印度教寺庙遗物。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月台古印度教须弥座局部石刻(成冬冬摄)
(四)印度教寺石匾额。石刻高45厘米、长115厘米。辉绿岩石雕成。它属于印度教寺的石匾额的上部,其中部和下部已遗失,仅剩下这一额顶。此额顶的正中刻一小横匾,匾内浮雕“御赐佛像”四字。匾的左右各雕刻一飞天,飞天的头上有三重发髻,两耳垂肩,蜂腰,手臂圆润丰满,飘带迅疾飘拂,作疾飞状,手扶“御赐佛像”匾。手臂和飘带,都用了透雕法,雕刻手法生动有力。两飞天的左右,又各刻一圆圈,圆圈内趺坐一神像,头上也有三重发髻,束腰袒胸,双手合十于胸前。圈外左右有花朵,下方有卷云围绕。现在残存的石匾额部分,大约仅为全石刻的四分之一。石刻原被嵌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前正中大门门楣上的横木枋和斗拱的中间。但这一方石刻,显然和开元寺内的佛教建筑物并无关系。由于泉州地区元末寺院曾遭战乱破坏,推想它很可能是在明初重建时,由另一座已毁的印度教寺庙内移来嵌入此处的。这方石刻本来被开元寺大雄宝殿的一方大木匾额所遮蔽。1945年,木匾额被风刮坏坠地,石匾额才被发现。
(五)挹伯鲁马尔创建湿婆神庙泰米尔文字碑记。碑高32厘米,宽55厘米,厚11厘米。白花岗岩雕成。碑面阴刻六行印度泰米尔文字,其下阴刻一行汉字。另一碑高32厘米、宽55厘米、厚11厘米。白花岗岩雕成。碑面阴刻五行印度泰米尔文字,第六行阴刻一行汉字。1956年12月,在泉州南门伍堡街民房内发现,是年移至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保存。1964年3月,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韩槐准认定是印度文字石碑,但据末行汉字,怀疑是印度佛教碑刻。此二残碑原为一碑,可惜当吴文良先生发现此碑时,它已破损断裂为两段。
1981年,日本大阪大学斯波义信教授曾临厦门大学,对此碑文进行认读,译文如下:“向庄严的褐罗致敬。愿此地繁荣、昌盛。时于释迦历土203年哲帝莱月(即公元1281年4月),港主挹伯鲁马尔,别名达瓦浙哈克罗·瓦帝格尔。由于察合台——罕的御赐执照,据此,乃被庄重地把乌帝耶尔·厮鲁迦尼——乌帝耶——那依那尔神灵敬请入座,并愿吉祥的察合台——罕幸福昌盛。”此译文“察合台——罕”即元世祖忽必烈。碑文纪年为公元1281年,正是忽必烈在位时间。译文“褐罗”为“湿婆”的异译。译文“港主”一词,未见文献记载。可能元初印度商船到泉州港贸易的数量特多,因此元廷命印度商人为港主,主持中外贸易事宜。这方泰米尔文字石碑可能与南印度的马八儿国有关系。马八儿国在南印度,是泰米尔人的居住区,流行泰米尔文字。南印度的泰米尔纳德地区为寺庙之乡,其中尤以湿婆神庙宏大规模而著称。南印度泰米尔诸王朝,历史上多次向东南亚发展势力,如11世纪的朱罗王朝征服缅甸、爪哇、苏门答腊,印度教随之在东南亚流播。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是10世纪至14世纪的东方大海港,《马可·波罗游记》曾说:“印度一切船舶运载香料及其他一切贵重货物咸莅此港。”因此,元初泰米尔人在泉州创建湿婆神庙是自然的事。
(六)天妃宫寝殿前廊古印度教石柱。泉州天妃宫寝殿前廊庑下,有辉绿岩石雕成的古代印度式石柱两根,各高2.21米。其雕刻形式及风格与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回廊檐下的古印度式石柱相同。从这两根石柱的雕刻形式与风格看,它属于印度式,但就石雕的图案看,则大部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题材雕刻,但其中也混杂有印度的蛇形雕刻。这两根印度式石柱,可能是明初天妃宫拓建时由他处移置于此。
泉州天妃宫寝殿前廊古印度教石柱(成冬冬摄)
(七)古印度教石柱。此石柱的样式、大小及雕刻方法,与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檐下石柱完全相同。柱的上部已残断,中、下部的四方形及十六角形石刻尚完整。上面雕有圆圈,圆圈内有浮雕的图案花纹。石柱中部正中圆圈内有两个角力的人,互扯手足,呈“卍”字形。在二角力者的中间各有一根棒形物,这与开元寺西石柱东面之中部的雕刻有些不同。由此也可以证明,开元寺大雄宝殿后檐下二石柱,确非开元寺中的原有物,而是由他处移来的。这一根石柱,是1946年在泉州通淮门(俗称涂门)城垣靠近南较场一段的城基下距地面约3米深处掘出的,与这根石柱同时出土的还有十多方斜形莲瓣的石刻及两块柱头石。
(八)半兽半鸟形门楣石。石长102厘米、进深45厘米、高27厘米。辉绿岩石琢成。上刻层层叠涩,高低不等,下面刻一条深约3厘米的槽,在槽旁刻一排莲瓣纹。其左右两端各雕一个半兽半鸟形(兽首鸟身),在两只翅膀的中间刻一心形,在鸟兽形浮雕的下面,又刻叠涩四层,往下渐收。发现这样的石刻有三条,其大小略同。1946年掘泉州通淮门城墙基础时所获。(www.xing528.com)
(九)印度教寺门框石。石高200厘米、宽25厘米、厚29厘米。辉绿岩石雕成。门框石正面刻两道竖向深沟槽,槽两边刻莲瓣纹。石的下部则雕一猴王,左手持一三叉戟。此石是1947年在泉州通淮门城基内掘获,与另一件武士门框石同出于一地点。此门框石雕有一个武士,石刻的大小尺寸、样式及雕刻方法相同。这两石可能是属于同一个建筑物的门框石。就雕刻的内容看,它们是印度古代史诗中拉马耶那(Ramayana)在帮助苏格里瓦(Sugriva)战胜委里(Vali),使哈奴曼(Hanuman)恢复“猴国之王”地位的故事。如此,此二图则应是同一个建筑物的左右边门框石。
印度教寺猴王门框石(局部)
印度教寺武士门框石(局部)
(十)印度式柱头石。石长90厘米、高32厘米。辉绿岩石雕成。在石的顶上,刻一方形平面,前后两面各刻卷瓣花朵及方格内的四瓣花叶图案,左右两旁作花朵式石臂向上、向下伸出。此种柱头石共发现五方,可能都是古印度式的十六角形石柱顶上的柱头石。
印度式柱头石
(十一)兽面形柱头石。柱头石高28厘米。顶面略作正方形,边长45厘米。柱头底下还有凸出的方形石榫,长、宽各5厘米。石的两边各刻有仰莲瓣。柱头石左右两侧各伸出一条石梁,长40厘米,末端各刻一兽头。两侧的兽头面部有所不同,其一张嘴露齿,另一闭唇仅龇出獠牙。辉绿岩石雕成。从石刻的总体看,它可能是一座印度教寺的转角柱头石。1939年在泉州涂门城基内掘获。
(十二)兽面形石刻。1992年3月,泉州开元寺戒坛进行重修,于戒坛西侧回廊地下出土十一方古印度教石刻,其中兽面形石刻有六方。其一,兽头顶长一个角,双耳高耸,露牙,嘴里吐出气体在胸前构成羽翼形对称图案;中间垂下一个心形雕刻。下部基座刻剑形垂注。左侧石刻高59厘米、宽55厘米,右侧石刻高58厘米、宽40厘米。辉绿岩石雕成。现藏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其二,左侧石刻高53厘米、宽41厘米。右侧石刻高57厘米、宽42.5厘米。辉绿岩石雕成。右侧石刻胸前,浮刻握拳的双手,与另三件石刻有所不同。现藏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印度教兽面形柱头石(成冬冬摄)
印度教兽面形石刻(成冬冬摄)
(十三)古印度教湿婆龛形石刻之一。石刻作四方形,高60厘米,宽65厘米。辉绿岩石雕成。整体刻成一屋宇状。屋顶有脊,屋脊的两端回卷起翘,脊上左右饰云龙。屋顶中间刻一个如钟形的宗教标识。屋宇顶之下,左右各有石柱,柱头略似古希腊式,柱头下承以莲花,柱身方形,刻有云纹图案。两柱外侧还各立一座塔,塔的下部有两根石柱,塔身作圆形,圆形中间刻图案花纹,塔顶有相轮三层。龛内右侧刻一尊四臂神像,头发上竖,前两手合十于胸前;后两手,一手持鼓,一手持兜鍪,趺坐在仰覆莲座上。龛内左侧竖立一座塔状的“磨盘”,印度语称Linga,“磨盘”下有仰覆莲座。这方石刻是叙述婆罗门教三个主要神祇之一的大自在天王(Sjiwa)湿婆的化身,在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物前坐禅入定的故事。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认为,这种塔状物是由古代印度人所崇拜的性器官模型演变而来的,所以叫它“磨盘”,是因为它们的形状近似的缘故。在今日印度仍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石刻。该石刻于1959年调运南京博物院。
(十四)古印度教湿婆龛形石刻之二。龛内右侧刻一尊神像,头上有螺髻,双手合十在胸前,头后有一圆形项光,趺坐在莲座上。其左边也有一座塔状的“磨盘”。这方石刻的故事内容是叙述婆罗门教的大自在天王湿婆以另一种化身,在男性生殖器象征物前坐禅入定的故事。
古印度教湿婆龛形石刻之一
古印度教湿婆龛形石刻之二
(十五)古印度教湿婆之妻杜尔迦龛形石刻。石龛内正中雕刻一四臂神像,面貌丑恶,怒发冲冠,右脚踩在一个伏卧在地上的人背上,左腿高高跷起。后两手各持有法宝,如兜鍪、火焰等物。左右两旁,站立着两个袒裸上体的女神,右边的一身,其头上有螺髻,两耳垂肩,一手下垂,一手握有棒状物。左边的一身则头发直竖,耳上有耳环,双手下垂,掌心向外。这方石刻是描述毁灭之神大自在天王湿婆的妻子杜尔迦(Durga)改变形貌,战胜巨魔,将其踩在足下的故事。
(十六)古印度教毗湿纽之妻德斯威里龛形石刻。龛中雕一尊四臂神像,袒裸上体,蜂腰,下着裙,跌坐。上两手持法宝,如环和矛等。右下手则作无畏手印,左手已残断。其置身于一朵大莲花中。这方石刻是记叙保护之神遍照天神毗湿纽的妻子德斯威里伸张其四臂,趺坐在一朵怒放的莲花瓣中的故事。
上述四方石刻就其石质、形状及雕刻的内容看来,可能是同一座寺庙的建筑遗物。从雕刻的内容看,属于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故事。因此,此四方石刻属于当时泉州市内某印度教寺的建筑遗物。
古印度教湿婆之妻杜尔迦石刻
古印度教毗湿纽之妻德斯威里石刻
(十七)古印度教湿婆龛形石刻。石刻高48厘米、长65厘米。1987年7月在泉州南门外晋江市池店村发现。石刻砌于池店村旧街道兴济亭壁上,当地村民把它当作观音崇拜。石刻中刻袒胸湿婆神像,头发直竖,两耳饰物垂肩,蜂腰,坐于仰莲台上。右腿盘起,左脚垂下,踩着一个仰卧者的头部。四臂,后两手在身侧举起;前两手平抬于胸前,各执法器。前右手所执长矛(矛已断)刺中地上仰卧者的胸部。湿婆两侧各站立一尊神像,皆蜂腰、耳垂及肩,头上有螺髻。
晋江池店发现的古印度教湿婆龛形石刻
(十八)古印度教狮形石雕。此方石狮造像于20世纪80年代在泉州城北模范巷“世相公宅”出土。造像高45厘米,底径33厘米。白花岗岩雕成。狮头浑圆,但顶被削平。狮面两眼圆睁,胡须向上翘起。狮头两旁浮刻卷毛。狮子额头上阴刻一个汉字“王”。狮身项下有左右各一条领带下垂,狮身有一圈饰物。据考证,“世相公宅”是15世纪锡兰君长邪巴来那后裔居住的地方。而狮头刻“王”字,则表示当时已渗入泉州民间避邪民俗的成分。
(十九)锡兰印度教神话石刻。石刻作长方形,高50厘米、宽70厘米、厚17厘米。辉绿岩石雕成。发现于泉州城内靠近北门街的县后街白狗庙旁。石面上浮雕着一头象,象头上戴一顶小帽子,背上还挂着镫踏,它用鼻子向左边树下的“磨盘”献花,“磨盘”座下有云朵围绕。据《泉州印度式雕刻》一文说:“此故事谓树林中,Siva-Linga每日受一白象以花水顶拜。又有蜘蛛一,亦在Linga之上织网,以防树叶零落Linga之上。象以蛛网为不雅观,屡次去之。如图上所刻象足下及Linga下之云、花等物,或即象征扯下之蛛网。蜘蛛怒,攒象鼻中。象创痛甚,乃往来摇摔其鼻,以至于死。蜘蛛亦随亡。蜘蛛再世,遂为SaiVa之圣者Koccengannan。”石刻藏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古印度教狮形石雕
锡兰印度教神话石刻(成冬冬摄)
(二十)印度式蛇形纹石刻。石块长72厘米、高29厘米。辉绿岩石琢成。石上刻有方形图案,每石刻三方图案。1947年,由泉州通淮门城墙基础内掘获。它们可能是印度教寺建筑中的石刻构件之一种。据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说,这是一种蛇形演变而成的图案,在印度古建筑物上也曾见到这种雕刻。像这样的石刻,在泉州东门及通淮门交界处的城墙地基里先后发现有五方。
印度式蛇形纹石刻
(二十一)古印度教大独石柱。泉州临漳门外,距石笋桥约0.25公里的龟山上,道左有一根直立向上的圆锥状石刻,3.15米,底座圆周长4米。由六段白花岗岩缀合而成。顶部圆钝,尖端—下部稍膨大,渐下渐粗。整个石刻的外貌状如男性生殖器,民间俗呼“石笋”。据《晋江县志》卷15载:“石笋,在临漳门外山川坛西,石卓立二丈许,江在其下,故名笋江。”笋江及石笋桥即由此得名。宋王十朋有诗云:“刺桐为城石为笋,万壑西来流不尽。黄龙窟宅占江头,呼吸风涛势湍紧。”可见这根石笋很早就有了。有人认为印度流行男性生殖器崇拜,推测这当是当时印度人留在泉州的遗迹。南洋考古学家、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韩槐准先生认为,当时从事工商活动的印度第三阶级毗耶(Vaisia),已逐渐通过越南,把印度教传入华南以至福建。泉州除发现元代印度教寺外,还于北门发现该教的祭坛遗物,同时发现泉州有膜拜狗将军石雕像的现象。《涅槃架经》十六,有“牛狗外道”一词或“持牛戒狗戒”等语。所以对泉州的大独石柱就不能孤立地看待,它很可能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在泉州的遗物。近代前后,附近居民仍流传崇拜此石祖的习俗,民间认为通过祭拜,可以使不育的妇女怀孕,使家畜繁衍、五谷丰登。这与印度教的“林加”“磨盘”崇拜习俗相近。[2]
古印度教大独石柱(成冬冬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