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自然神灵信仰石雕,了解福建传统石雕技艺

福建自然神灵信仰石雕,了解福建传统石雕技艺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建自然神灵信仰的出现,一般属于比较早的历史时期,如先秦时代闽越族著名的蛇图腾崇拜,此后其种类愈加繁多。其中除了属于中国古代传统神话传说中的龙、凤、麒麟、豸等动物外,其余都是自然界中确有生存的动物。在这些动物中,蛇、犬、猴、龙、凤、龟、麒麟、蛙、蟾、螺、虎、狮、豸、鹿、马、牛、羊、象、鲤、鳖、蝙蝠、燕、鹊、鹭、雁、鹤、鸳鸯等动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当成神灵或吉祥物而雕刻成石雕像的状况。

福建自然神灵信仰石雕,了解福建传统石雕技艺

福建自然神灵信仰的出现,一般属于比较早的历史时期,如先秦时代闽越族著名的蛇图腾崇拜,此后其种类愈加繁多。根据著者研究,自原始时期直至近现代,仅福建民间动物神灵信仰涉及的各类动物,大致就有蛇、犬、猴、龙、凤、龟、麒麟、蛙、蟾、螺、虎、狐、狮、豸、鹿、麂、獐、马、牛、羊、象、蚕、鲤、蟹、鳖、蝙蝠、蝉、鸡、燕、鹊、鹭、雁、鹤、鸳鸯、进鸟、蓝袍鸟、金辉鸟、蝉等近40种。其中除了属于中国古代传统神话传说中的龙、凤、麒麟、豸等动物外,其余都是自然界中确有生存的动物。从有关资料分析,它们又可分为图腾崇拜、神灵崇拜、精灵或精怪崇拜以及吉祥物信仰四大类型。在这些动物中,蛇、犬、猴、龙、凤、龟、麒麟、蛙、蟾、螺、虎、狮、豸、鹿、马、牛、羊、象、鲤、鳖、蝙蝠、燕、鹊、鹭、雁、鹤、鸳鸯等动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当成神灵或吉祥物而雕刻石雕像的状况。其中尤以龙、狮、麒麟、凤、龟、豸、鹿、虎、象、蝙蝠、喜鹊、仙鹤、鲤鱼等为多见。由于本书其他章节对此类问题有过部分论述,以下仅择要介绍一些。

(一)麒麟。据有关古籍记载,麒麟在上古时期作为麋鹿之类的动物可能确有存在。如《春秋·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汉初古籍《尔雅》说其形似鹿或麇(獐),独角,全身生鳞甲,尾似牛尾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则释麒为“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麒麟崇拜约产生于春秋前后,《公羊传》说:“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则将“凤凰栖于树,鸾鸟巢于侧,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作为天下太平的瑞征加以歌颂。约在战国之际,麒麟作为灵兽之一受到人们的神化,使之与龙凤一样成为神话中的祥瑞动物。古人将之视为仁德祥和之兽,认为见则天下安宁太平。圣贤孔子生而麒麟现的传说,即是一例。

金门许氏贞节牌坊中的麒麟石雕

厦门市博物馆藏麒麟石雕

汉晋以来,福建民间对麒麟已崇仰有加,人们将麒麟作为仁德的神兽大加颂扬和膜拜。在一些官府、文庙和宅院等建筑物,麒麟或被雕塑,或被绘画,多陈列于醒目之处,以象征天下安宁和仁德等。在民间,麒麟则作为一种吉祥的神兽而广受崇敬。在各地民间,多见有石雕、木刻、绘画或绣织的麒麟图像,以麒麟寓吉祥如意的题材更为常见。如以麒麟、八宝、宝珠组图的“麟吐玉书”,寓天下太平,吉祥昌明。以麒麟和凤凰组图的“麟凤呈祥”,人们把这两种吉祥的神物合在一起,明显表达了祈求天下太平,社会兴盛的意愿。至于民间广泛流传的“麒麟送子”的图像,则多以一小童坐于麒麟背上构图。童子手上多持莲花和笙,寓意多生及仁厚聪慧。民间认为,由麒麟仁兽送来的童子,如圣贤孔子一样,将来必是仁聪之臣,栋梁之材。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心态,因此“麒麟送子”题材的诸类作品在民间深受欢迎,流传甚广。泉州天后宫以麒麟和凤凰组图的“麟凤呈祥”石雕刻、厦门博物馆收藏的数件“麒麟送子”图案石雕,以及泉州、南安、晋江、福州、闽北泰宁、武夷山等地古民居为数众多的麒麟石雕刻图案,都是这一现象的折射反映。此外,晚近一些民间还有以麒麟、狮子等代替抱鼓石,置于门柱前,起镇压辟邪的作用,称“镇门兽”,这一般多用于寺庙祠堂等建筑物中。

泉州天后宫“麟凤呈祥”石雕

厦门市博物馆藏凤凰石雕

金门许氏贞节牌坊的凤凰石雕

(二)凤凰。凤与龙、麒麟一样,属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祥瑞神物。早在6000—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史前文化时期,双凤朝阳就被原始先民作为崇拜的图形雕刻于骨器上。生活在今山东地区的东夷人,几千年前也以崇拜凤鸟而著名。先秦以来,各代继续赋予神鸟凤凰以种种美德,加以赞颂和崇拜,古籍之载可谓连篇累牍,不胜枚举。如《山海经·南山经》说:“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海内经》:“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说文解字》释凤曰:“神鸟也……凤之像也,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啄,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作为“羽虫三百六十,凤为之长”的神鸟,古人很早就赋予它吉祥、灵瑞、高贵、仁德等美好的神性,人们将凤鸟的出现视为天下安宁、人间祥和的吉兆,予以歌颂和膜拜。这些美好的神性在中国民间延续流传了几千年,可谓源远流长,千古流芳。汉晋以来,凤凰神鸟的图腾痕迹已淡化消失,代之而起的仍是以吉祥、灵瑞、仁德等美好的神性而广受各地民众的崇仰。唐宋以来,福建民间以凤凰为主题的石雕刻同样存在,如泉州天后宫以麒麟和凤凰组图的“麟凤呈祥”石雕刻、散存全省各地民间的“鸾凤和鸣”石雕刻,以及一些牌坊上的凤凰雕刻等,都显示了民间对凤凰吉祥、灵瑞美德的景仰。在福建各地民间,还有一些寺院前殿的后步檐柱或后殿的前廊檐柱,或雕有花鸟图案,民间俗称为花鸟柱。花鸟石柱最为常见的图案有两种:其一,两只凤凰各居石柱上下两端,其间雕有牡丹及数十只各式小鸟穿梭于花木之间,称百鸟朝凤柱。其二,在柱身雕刻盘绕一株粗大的腊梅,树上栖息着各种鸟禽,称百鸟朝梅柱。至于东山天后宫以凤凰为主题的石雕凤柱,更是福建民间石雕柱中的珍品,它显示了妈祖女神特有的神性和魅力。在民间司空见惯的龙柱之中,这一石雕凤柱更是鹤立鸡群,引人瞩目。

(三)鹿。鹿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很早就被人认为是吉祥瑞兽。传说鹿寿千年为苍鹿,两千年为玄鹿,故鹿成为长寿的仙兽和象征。由于神话传说中鹿常与仙鹤及南极仙翁一起保护灵芝仙草,所以鹿又成为吉祥灵瑞的象征。此外,鹿与禄同音双关,这在民间广泛崇拜的“福、禄、寿”三吉星中又具象征意义。凡此种种,自古以来鹿一直受到民间广泛的崇敬。唐宋以来,尤其是明清近代,福建各地民间以鹿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加以崇敬的现象很普遍。在许多石雕刻、木雕、剪纸、绣品、年画以及瓷器漆器等器物中,鹿作为重要的题材广见于民间各地。如“六合同春”图,以鹿、鹤、梧桐、灵芝、寿石组图。“鹿”与“六”谐音相关,“鹤”与“合”谐音双关,二者都是长寿祥瑞的象征。“桐”与“同”同音双关,梧桐为古人心目中的灵树。六合,旧指天地及东西南北四方。灵芝寿石都是吉祥长久的象征物。由这些吉祥物组图,强烈表达了普天同庆、吉祥永恒的意愿。又如“鹤鹿同春”图,由梧桐、鹿、鹤组图,寓意夫妻富贵,青春不老。这类题材的石雕刻作品在各地至今尚能见到一二,如1984年在将乐县仙水岩发现的一批明代石刻中,就有一幅“鹤鹿同春”石刻。石刻中间端坐一老寿星,手持灵芝,左为祥鹿,右为仙鹤。此即民间流传的南极仙翁及鹿鹤护灵芝图,画面洋溢着一股浓浓的祥和吉瑞的气氛,令人为之起敬。福州、泉州、厦门等地一些著名寺院和博物馆等单位,分别收藏有以鹿为题材的部分石雕刻。这些石雕刻的内涵富有民俗意蕴,有关内容在本书相关的章节中已有论述,此不多赘。

(四)虎。虎神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上古时期,一些氏族部落曾存在虎图腾崇拜。《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轩辕氏“教熊罴貔貅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近人认为其熊、虎等当为图腾氏族名。此后甲骨文中的“虎方”以及巴蜀的虎图腾崇拜等亦属此列。中国古代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西王母,也具虎状,“豹尾虎齿而善啸”。在图腾崇拜逐渐消失以后,虎神作为百兽之长,山中之王,以其威武勇猛、力大无比仍广为民间所推崇,由此延续而来的虎神崇拜,亦在各地广泛流传。汉晋前后,民间普遍认为虎为阳物,兼之“千岗木落,万壑风生”的虎威,可以镇邪秽,食鬼魅。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即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令人卒得恶悟,烧虎皮饮之,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当时民间已流传“画虎于门,鬼不敢入”之俗。唐宋以后,此类习俗仍然,各地虎神的传说也渐多。闽南和台湾民间有“虎爷”雕像,厦门市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有清代石虎雕像,都是这一现象的重要物证。

闽侯清代柱础石雕虎

厦门市博物馆藏石雕虎

(五)喜鹊。喜鹊是广受民间欢迎和崇敬的吉祥鸟之一。民间普遍认为,喜鹊预兆着吉祥喜事,喜鹊飞临某处民宅,这家的主人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有喜事临门。民间流传“喜鹊喳喳叫枝头”等话语,也强烈显示了民众对喜鹊的喜爱之情。这种崇仰心态,从古至今皆然。在广大民间的各种绘画、雕刻等工艺美术品中,喜鹊是图案中常见的吉祥鸟。喜鹊与梅花构图,寓意“喜上眉(梅)梢”。喜鹊与梧桐构图,寓意“同(桐)喜”。由两只喜鹊与竹、梅花构图,寓意竹梅双喜。由喜鹊与铜钱构图,寓意“喜在眼前(钱)”。由喜鹊与花豹构图,寓意“报(豹)喜”等,不一而足。厦门市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有此类题材的石雕刻作品,是福建民间崇仰喜鹊的实物证据。

(六)仙鹤。在中国古代,鹤作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很早就为人所熟知。随着道教文化的影响,鹤更成为诸方仙人的坐骑翱翔蓝天,仙鹤之称,出神入化,令人景仰。白鹤的“仙风道骨”,不但使许多追求长寿者希冀“仙鹤延年”,同时也使一些失意隐居者煮梅养鹤,自诩清高。福建民间类似的神仙乘鹤的传说为数众多,反映了鹤的“仙性”及世人对它的崇仰。在各地民间年画、绣品和石刻、木雕等作品中,鹤作为吉祥或长寿的象征,更是司空见惯。如分别由厦门市博物馆收藏和南安蔡氏古民居保存的“松鹤延年”石雕刻,画面由松柏和鹤组图。松在古代有长生不老之说,鹤为长寿祥瑞之禽,二者共寓长生不老,多寿多福。这类图案又称“松鹤同春”“松鹤长青”等,古今多为祝寿者献予长者富有吉祥意义的祝寿佳礼。

南安蔡氏古民居“喜鹊登梅”石雕

厦门市博物馆藏“喜上眉梢”石雕(www.xing528.com)

厦门市博物馆藏“松鹤延年”石雕

厦门市博物馆藏“鸾凤和鸣”石雕

(七)蝙蝠。蝙蝠属于哺乳类动物,昼伏夜出,飞于山野民宅之间。福建民间多崇仰蝙蝠,其意在于蝙蝠之“蝠”与“福”的音相同,民间以蝙蝠寓意幸福。蝙蝠的到来,被认为是福之将至的吉兆,因此其貌丑陋的蝙蝠仍然受到人们的欢迎。明清前后,福建民间无论官府民宅乃至一些花园建筑,甚至于名人墓所,无不常见有蝙蝠的图案。在许多年画、石雕刻和木雕等作品中,作为吉祥的象征,蝙蝠是常见的入画题材之一。在福建各地的一些石雕作品中,往往见有蝙蝠作为陪衬的图案现身其中。如连城培田村现存的一对抱鼓石,其下部就雕刻有蝙蝠的图案。在闽侯上街乡林春泽明代故居大门匾额的两边上,也雕刻有蝙蝠的石雕图案,其寓意明白。

(八)象。佛教视象为吉祥的象征,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之下,福建民间随之出现崇仰象的现象。唐宋以来,福建各地一些寺院、石塔中,常见有佛教题材中神象的雕刻或绘画。如泉州东塔须弥座佛传浮雕故事中,就有“玉象剃塔”“三兽渡河”等图案。佛教以莲花象征释迦牟尼诞生,以菩提树象征释迦牟尼成佛,以轮宝象征释迦牟尼说法,以塔象征释迦牟尼涅槃。“玉象剃塔”浮雕图中显示释迦牟尼已经涅槃,舍利子藏于塔中。两只象征吉祥的白象为保护释迦牟尼舍利塔的整洁,正在清除塔周围的杂草。“三兽渡河”为佛教中比喻经故事。传说有兔、马、象一起渡恒河,兔子轻小浮在水上不及底,马半沉半浮,也不及底,只有象完全到底而登上河岸。恒河水被比喻为十二因缘河,兔、马、象比喻声闻、缘觉、如来三乘行法的深浅。因为声闻、缘觉二乘虽能断除烦恼,但习气未断,而如来乘则能拔除一切烦恼习气之根而抵达涅槃彼岸,因此称之为佛。象作为佛教中的吉祥物或佛的象征,因此在民间逐渐受到敬仰。宋元以来,各地民间以象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加以雕刻入画的现象十分常见。如民间广见的“吉祥如意”图,以手持如意的童子和象组图,象作为释迦牟尼从天而降的乘骑,寓吉祥灵瑞,加上童子手中的如意,更寓吉祥如意,美满幸运。又如民间常见的“太平有象”图,由象和宝瓶组图。“瓶”与“平”同音双关,宝瓶即佛教中的观音瓶,传说内装圣水,滴洒人间能得祥瑞。象作为吉祥物自不待说。合寓天下太平,吉瑞祥和。由象、如意、万年青、宝瓶、鱼等组图的“大吉祥”图案,象及宝瓶寓太平有象,如意及万年青寓年年如意,岁岁平安,“鱼”与“余”同音双关,是富足吉庆有余的象征。众物合寓大吉大利,幸福无边。诸如以上题材的作品,明清前后在福建各地民间的石雕、木刻、年画、刺绣、印染、砖雕艺术品中屡见不鲜。泉州一些古民居的壁堵上,往往雕刻有“太平有象”的图案。泉州南建筑博物馆收藏有石雕象。此外,厦门市博物馆收藏有明清时期“太平有象”石刻和普贤菩萨骑白象等石雕,这些都是福建民间崇仰吉祥之象的民俗物证。

泉州古民居“太平有象”石雕

厦门市博物馆藏普贤菩萨骑象石雕

厦门市博物馆藏“河图洛书”石雕

(九)龟。龟属四灵之一,同时又是四灵中唯一存在的动物,因此在上古时期就深为人们所崇拜。从有关古籍记载看,至迟在夏商周时期,它就被世人所神化。《书·传》曰:“龟之为言久也,千岁而灵,禽兽而知吉凶者也。”《抱朴子》载:“千岁灵龟,五色具焉,如玉如石,变化莫测,或大或小,游于莲叶之上,或伏于枝叶之下。”《史记·龟策列传》说:“龟甚神灵,降于上天。”“生于深渊,长于黄土,知天之道,明于上古。游三千岁,不出其域。安平静止,动不用力。寿蔽天地,莫知其极。与物变化,四时变通。居而自匿,伏而不食。春苍夏黄,秋白冬黑。明于阴阳,审于刑德。先知利害,审于祸福。”等,简直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白虎通》则说:“灵龟者,神龟也,黑神之精,五色鲜明,知存亡吉凶。”由于其“知存亡吉凶”,早在夏商时期,它就被人用以占卜。著名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是先人龟卜的最好实例。至于著名的河图洛书传说,神龟也在其中充当重要的角色。福建民间对龟的信仰由来已久,民间有一些石龟留存,与此同时,各地的石龟灵性也被人传得神乎其神。如宋淳熙《三山志》卷36载:“高盖山名山院,平盖里,文德元年置……室前有一石龟,旱祷必应。”由于民间相信石龟有灵,于是遇旱即往祈雨,而往往又“旱祷必应”,因此名山院前的石龟也被人所崇祀而载入史册。又如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0地理类记顺昌县有一龟石,“在县北仙源郡,初隐于沙中。宋崇宁间,有术士云:‘石龟见,朱紫满’。大观初,洪水推积沙而石龟见,自是邑人登科出仕者寖然。今沙壅石又隐矣。”石龟显灵之事被宣传得活灵活现。

另一方面,福建民间一些民众对石龟鸣叫等异常现象十分迷信,认为其为吉祥之兆。如清人施鸿保《闽杂记》卷7载:“德化美山下有巨石,酷肖龟形,人呼龟石。能自鸣,鸣则县人有登第者。国朝雍正丁未,山下群闻山中有吹螺声者数日夜,是年邓启元中榜眼。”民国十年《南平县志》卷24则记载了一件更新奇的事情,其云:“宝龟山,乡或以山形名之,而不知实有一灵龟也。世传门前田前有灵龟,上下无定,人不能见。偶脚踏之,俨如活龟,用手捉之居然石也。农民有踏之者必暴发数万家资。百数十年来悉数之,辄验不爽。”灵龟之吉,莫过如此。此外,闽西长汀尚留存有元代石龟一件,相传原为当地灵龟庙的龟神。庙毁后,被人移于中山公园内保存。石龟雕法古朴,保存完好,为罕见的元代文物。由此延伸的闽南等地龟壳墓以及赑屃等遗存,也反映了民间崇龟的现象。

金门民间的石雕龟壳墓

金门明代石雕赑屃

(十)蛙神。福建的蛙神崇拜习俗主要流传于闽北、闽中等地。考古资料表明,在闽侯黄土崙商周文化遗址以及闽北武夷山崇安汉城遗址出土的个别陶器中,在器物耳部等处曾有蛙形堆塑,如崇安汉城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盘,外表耳部就塑有蛙形嘴脸,比较形象。唐宋前后,随着民间宗教信仰的滋长蔓延,蛙神崇拜在闽北、闽中等地始有比较广泛的流传,这种民间信仰在明清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闽北、闽中一些地方的民众乃至官府官吏,对蛙神的崇拜几乎达到五体投地、十分狂热的程度。在这些官吏及民众眼中,小小的青蛙神灵异常,它不但能未卜先知,予人祥瑞,同时还能使人升官发财,甚至能御兵匪于城门之外,无所不灵。于是官民之间传得神乎其神,烧香跪磕、演戏酬神、立庙祭祀等活动随之兴起。清人施鸿保《闽杂记》一书,曾对当时闽北等地官民狂祀蛙神之事有过生动记述。

明清以来,福州民间所祀的蛙神,民间一般称之“青蛤将军”,“青蛤”即福州方言青蛙之意。宋淳熙《三山志》卷42说:“蛙,背青绿者,方言谓之青蠖,其声矍矍,然亦有背作黄文者,名金线蛙。”近代福州城内的水部地方,仍有一座称为“蛤埕庵”的蛙神庙,所祀的蛙神称为“振威将军”。水部临河,据说以前蛙神庙前停放有端午竞渡用的木舟两艘,舟的首部做蛙形,色绿,其与当地祀蛙神之俗当有关系。当地民众还根据青蛙的不同花纹颜色,分别将其称为“铁线将军”“金线将军”等。20世纪30年代前后,福州民众仍多有祀“金线将军”者。闽中各地的崇蛙习俗,在清代长篇传奇小说《闽都别记》第38回、264回中也有一些描述。目前已知蛙神的石雕像,仅见于福州读一民间珍藏馆收藏的两件。这两件大小不一的蛙神石雕像,虽然是青蛙状,但其中一件呈直立行走状,阔嘴挺胸,腹部条纹明显。这两件罕见的蛙神石雕像,显示了明清前后福州民间曾经有过狂热的蛙神崇拜民俗事象,让人观后为之耳目一新。

福州民间的蛙神石雕

自然神灵崇拜中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和山川树木等,由于这些物象的高深莫测和不可捉摸,因此其固定的神像本来就比较少见,在石雕方面则更是如此。但此类雕刻也偶有发现,如莆田的明代井神雕像。井神是古代五祀之一,闽人崇拜井神较为普遍。三明地区的井神叫“太保公”,旧时几乎所有乡镇都有其神庙。据传太保公原是个磨豆腐的,一天早起劈柴,看见五个恶鬼往水井投毒,为了保护一方百姓的生命,太保公喝光了有毒的井水,然后奋不顾身地追杀恶鬼并中毒身亡。后人念其功绩,雕塑神像,建庙祭祀。每年三月初三为太保公遇难日,人们都要到太保公庙烧香祭祀,祈求井水水源充足,清甜无毒。福州民间的井神称“拿公”,姓卜,名福,邵武拿口人。《闽都别记》有其故事传说,情节略如太保公。福州大庙山有拿公庙,旧时每年五月十六要举行祭祀和巡游。一些船民也信仰拿公,三保一带就有一座拿公楼,供船民祭祀,成为水神。泉州地区的井神名“五府王爷”,传说故事亦与上述大同小异。井神的神像比较罕见,前些年,在莆田涵江后度村方氏宅外墙上,发现一小神龛,下临一口古井,龛中置一尊石像,头为佛祖造型,身着袈裟,右手下垂,左手捧物,头大脚短。经鉴定,这是一尊罕见的明代井神神像。此外,闽中、莆田等地民间还偶见镇井石狮等石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