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南沿海海湾、岛屿星罗棋布,西北地区则山峦绵延,溪涧湍流。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各种各样的桥梁津渡就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交通的重要途径。千百年来,散布于建溪、沙溪、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木兰溪等诸多水系溪涧、河流和沿海海湾、岛屿的桥梁,难以计数。因此,自古以来福建就有“闽中桥梁甲天下”的美誉。至今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地仍存有各种古桥梁534座,其中唐代5座,宋代170座,元代25座,明代88座,清代244座。
宋代洛阳桥(成冬冬摄)
福建古桥梁以质地划分,大致有石桥、木桥和木石结构桥等种类。石桥中形式最原始最简单的是石磴桥,也称丁步桥。如宋大观年间建造的古田乔玉磴步桥,以及柘荣西溪磴步桥、寿宁西浦磴步桥、闽侯鸿尾丁步桥等。另一种结构简单的石支架桥,植双石柱于水中,柱顶上施石横梁组成支架,在支架上安放巨石,组成桥梁,如政和石板桥,长15米,二架三孔。现存最大支架桥是明成化十年(1474)的霞浦赤岸桥,17架18孔,长62米,桥石上刻有建造年月铭文。福建民间最常见的石桥是石梁桥。据统计,现存约270余座,占全省古桥梁总数一半以上。在这些桥梁上,往往都安置一些石雕守护神、护栏石狮等护桥或避邪的附属石雕品。这些石雕大多雕刻精致,造型生动,显示了古代民间石雕艺术的水平,它们同时又是福建石雕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梁桥,为始建于唐代、北宋郑性之重修的福州闽安镇邢港上的迥龙桥,长66米,宽4.64米,四墩五孔。迥龙桥桥面施护栏,栏杆望柱上雕刻石狮瑞兽、宝奁、宝球等,造型古朴。宋代大型石梁桥数量较多,著名的如洛阳桥,古称万安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4月,竣工于嘉祐四年(1059)12月,历时6年零8个月。洛阳桥横跨于惠安、泉州界河洛阳江入海口处,跨江接海,势若飞虹。初建时长360丈(合1200米),宽1.5丈(合5米),有桥墩46座,两旁栏柱500个,雕护栏石狮28只,另建有7座石亭,9座石塔,以及月光菩萨和桥梁守护神石将军等。至今洛阳桥上还保存有圆雕石将军、石塔、石亭及“万安桥”、“万古安澜”等宋明时期的石雕和碑刻。其中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亲书的《万安桥记》碑刻,不仅为研究中国桥梁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以文字精练、书法遒劲、刻工精致的“三绝”而久负盛名。宋代著名的桥梁还有宋绍兴八年(1138)建造的泉州安平桥,又称五里桥,全长2251米,被誉为“世上无桥长此桥”。宋嘉熙元年(1237)建造的漳州江东桥(虎渡桥),长400米,桥梁石每块重达200吨左右。宋政和三年(1113)建造的福清龙江桥,长480米。这些石构桥梁,一般都附有一些石雕守护神、小石塔或护栏石狮等石雕品,用于护桥和避邪。又如泉州宋代顺济桥,在泉州德济门外,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0载:“宋嘉定四年,郡守邹应龙造石桥,长一百五十余丈,翼以扶栏,以近顺济宫,因名顺济,俗呼新桥。”同书又载明代何乔远修桥记云:“桥之前累石为堡,以临重渊,维上有台,浮屠截然,石人有二介。”此之石人,即为护桥之石将军造像。此外,诸如莆田涵江宁海桥的元代石狮以及柘荣永安桥的护桥石狮等,都很有特色。长汀城东朝天门外的泰安桥(原名桃石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四年(1854)和民国十七年(1928)均有重修,民国三十五年改修为石桥。桥墩分水处为船形,桥体用花岗岩垒砌,桥面栏杆为搭联榫卯,望柱为寿桃、葫芦造型。桥头有守桥石狮联结正桥抱鼓石,造型独特,雕饰精巧。至于福州万寿桥上著名的护栏石狮“十八拳头狮”,更因为惠安名匠李周所雕而名闻遐迩。此外,在一些文庙泮桥等建筑物中,同样也有此类石雕存在。如泉州文庙泮桥的护栏狮,也雕刻得很有特色。现代福建各地的桥梁数量更多,但在一些桥梁中,仍然可见传统的护栏石狮等雕刻。如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泉州公路大桥,桥上共有各种形象的望柱狮495只。其中有北狮、南狮、非洲狮三个类型109种姿态,创造了中国现代石雕狮最大组群的新纪录。这些石狮是惠安石雕厂艺人呕心沥血的力作,它同样显示了当代惠安石雕艺人的高超技艺。
宋代安平桥(成冬冬摄)(www.xing528.com)
福州闽安镇迥龙桥的石雕柱头狮
泉州文庙泮桥桥栏柱头狮
莆田涵江宁海桥元代护栏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