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传统石雕中,各地民间为数众多的宫庙和寺院,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名刹宫庙,如著名的泉州开元寺、泉州承天寺、泉州天后宫、莆田广化寺、晋江安海龙山寺、泉州文庙以及青礁、白礁慈济宫等处,都留存一些造型生动、雕刻精美的石雕作品。这些宫庙寺院特殊的石雕和饰件,构成了福建石雕的主要类型之一。作为传统建筑雕饰物或附属物,诸如石雕门狮、龙柱、龙陛、抱鼓石、须弥座、石香炉和石灯笼等作品,大多附属于宫庙和寺院的建筑物之中。然而,也有一些石雕虽然附属其间,但却相对独立于世,如泉州开元寺、泉州承天寺等寺院中的石经幢、石塔等。以下择要加以论述。
泉州开元寺(成冬冬摄)
(一)泉州开元寺。闽南名刹泉州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初名莲花寺,开元二十六年(738)改今名,明代重建,清代重修。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戒坛、藏经阁、功德堂和东西塔等。开元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福建现存首屈一指的著名寺院。泉州开元寺内的石雕作品比比皆是,诸如大雄宝殿须弥座的印度教石刻和后殿的印度教石柱;大雄宝殿前的石经幢和阿育王石塔等。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一对著名的宋代石塔,东为镇国塔,高48.24米;西为仁寿塔,高44.06米。两塔均为五层、八角,仿木楼阁式,是国内现存最大的石塔。泉州东西塔塔身雕刻有数以百计精美的佛教人物和各种动物图案,这些雕像不但是当时社会佛教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宋代福建民间佛教题材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泉州东西塔(成冬冬摄)
(二)泉州承天寺。泉州承天寺原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园,后周显德年间(951—960),建为南禅寺。宋景德四年(1007),赐名承天,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承天寺内保存有许多重要的石雕作品,如宋代石经幢、舍利塔和明代石雕龙柱等,是研究宋元以来福建石雕的重要物证。
泉州承天寺
承天寺宋代石经幢(成冬冬摄)
(三)泉州天后宫。又名天妃宫,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祀莆田湄洲林氏女海神,历代均有修葺。明永乐十三年(1415)经郑和奏请,奉旨修庙。清康熙十九年(1680)统一台湾后,称“天后宫”。泉州天后宫内有为数众多雕刻精美的石雕作品,如龙柱、抱鼓石和须弥座雕刻等。需要提及的是,在包括泉州天后宫和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在内的福建各地类似的天后宫建筑装饰上,运用最广泛、最突出的当首推石雕雕饰。在这些宫庙建筑的装饰石雕中,雕刻技法有传统的圆雕、浮雕、透雕等,雕刻的部件大致有石柱、石阶、须弥座、戏台座、石鼓、门楣、窗棂、柱础及墙基等。雕刻的内容则有龙、凤、麒麟、人物、飞禽走兽、水族、花卉等图案。以泉州天后宫大殿的清代浮雕须弥座为例,四面以鱼龙、天马、仙鹤为主题,间以葫芦、古琴、凉伞、宝盖、拂尘、如意等仙家法器和吉祥物为陪衬,整组石刻线条流畅,形态生动,既烘托了建筑物神圣的氛围,又使整座宫殿显得更加庄严典雅。这座天后宫中的多对龙柱,造型生动,精雕细镂,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泉州天后宫(成冬冬摄)
泉州天后宫戏台的石雕图案
泉州天后宫石雕圣旨牌
(四)莆田广化寺。莆田广化寺建于宋代,寺院内有一些石雕建筑,著名的有释迦文佛塔。释迦文佛塔俗称广化寺塔,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仿木构楼阁式石建筑,八角五层空心,高36米。塔身雕刻丰富,须弥座、门龛两旁、回廊阑板浮雕侏儒、罗汉、金刚武士、观音菩萨、飞仙、双头羽人、凤凰、狮子以及各种花草图像,是宋代石雕的杰作。
莆田广化寺宋代释迦文佛塔
广化寺塔塔基浮雕力士像
广化寺塔石雕罗汉像
(五)晋江安海龙山寺。安海龙山寺位于晋江安海型厝村,始建于隋代,此后历代多有修缮。安海龙山寺现存许多精美的石雕作品,大多是清代重修后的遗留。清初,统治者对福建东南沿海实行“迁界”政策,致使闽南“滨海寺庙民居悉遭兵毁”。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之后,社会渐趋安定,闽南地区经济得到恢复,百姓才大兴土木,重建家园,兴修庙宇。据《重修龙山寺碑记》载,在清初“迁界靖海”时期,龙山寺“殿堂门厢,钟鼓楼亭,一尽卸平”,至清光绪五年(1880),“重新起盖,易木柱以石柱,折土墙为砖墙。山门之外,左右壁堵皆用青石雕成……”。清代重修后的安海龙山寺,山门前壁堵雕“二十四孝”图像,人物造型虽高不过十厘米,但形象栩栩如生,雕刻十分精美。窗户用整块青石雕出八条相互纠结的云龙,余处镂空作窗格,造型奇特而典雅。庙中廊柱镌刻清代书法家真、草、隶、篆四体书法。做到巧匠的功力与古人的墨宝相得益彰,形神具备,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石雕佳作。龙山寺中最负盛名的,是中殿前廊的一对雕龙石柱。柱上雕有鳞爪鲜明劲锐、矫逸欲腾的两条盘龙,爪中分别捧着一石鼓一石磬。游人用器物敲击时,会发出鼓和磬的音色。相传当年雕琢这对石柱工费甚巨,庙方竟以一斗白银兑换一斗石屑。安海龙山寺内的石雕饰,都是出自惠安名匠之手。自此,龙山寺和惠安名匠驰名海内外,台湾民间纷纷依样建造。据统计,仅台湾地区的龙山寺就达49座。这些寺庙的龙柱、石雕等装饰物,都是采用闽南的青草石和花岗岩作基料,由惠安石匠雕镂后再运去安装的。
晋江安海龙山寺(成冬冬摄)
安海龙山寺的精美石雕(成冬冬摄)
安海龙山寺龙柱(成冬冬摄)
(六)惠安沙格宫。惠安南浦沙格宫始建于元代,占地500平方米。清嘉庆和道光年间两次重修时,增立三对石柱,其中翻天覆地龙柱一对,人物柱、花鸟柱各一对。山门设抱柱石狮一对、浮雕龙陛一方。惠安沙格宫规模不大,然而这些出自惠安工匠之手的石雕作品,雕琢之精美,数量之多,则为省内外所少见。
惠安沙格宫(成冬冬摄)
(七)泉州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南宋绍兴七年(1137)重建,历代重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大修。大成殿重檐庑殿顶,仍保存宋代建筑形制。殿前依次为甬道、拜庭、泮池、大成门和金声玉振门。西有泮宫门,东有明伦堂、书斋及育英门、夫子泉、尊经阁、乡贤祠等建筑。整体布局规整,气势宏伟,是东南地区最大的孔庙建筑群。泉州府文庙内的龙柱等石雕,雕刻手法简约,是明代艺术风格的体现。
泉州文庙龙柱(成冬冬摄)
(八)福州文庙。唐大历年间(766—779)始建,宋太平兴国(976—983)由转运使杨克让改作孔庙。景佑四年(1037)成为福州府文庙。历史上曾四度焚毁,现存建筑为清咸丰四年(1854)重建。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两侧为廊庑、官厅、乡贤祠,规模宏伟。福州文庙内的龙柱、龙陛等石雕,为清代惠安著名工匠蒋学心等人的作品。清咸丰元年《重修福州府文庙碑记》的下方,还镌刻有刻碑工匠“匠蒋学心”的署名。此外,位于福州郊外的闽侯螺洲文庙,始建于宋代,明清以来屡有修缮。福州文庙与螺洲文庙棂星门门额上都浮雕有双龙戏珠或丹凤朝阳等图案,是文庙建筑中的石雕佳作。(www.xing528.com)
福州文庙
福州文庙棂星门门额上的丹凤朝阳石刻
(九)漳州文庙。始建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修,现存大成殿为明代建筑。该殿坐北朝南,建筑面积625平方米。前檐六根廊柱为浮雕盘龙石柱,雕刻精美。该殿屋檐起翘显著,两山山尖升起较高,正脊弯起,山花挑出山柱之外,这些特点反映了早期闽南建筑的特征,是闽南大型殿堂建筑的重要实例。庙中保存有元延祐碑、明洪武碑、明正德碑、清康熙八年(1669)修建碑、1924年康有为撰并书的《重修漳州学宫碑》等碑刻。漳州文庙的浮雕龙陛等石雕作品也很精美。
漳州文庙龙陛
(十)安溪县文庙。始建于宋咸平四年(1001),绍兴十二年(1142)迁至今址。现存建筑布局有大成殿、左右廊庑、戟门、照壁、泮池、棂星门、集贤祠和崇圣殿等,均为清代重建。庙中石雕龙柱、云龙陛石、石鼓等作品,均出自惠安工匠之手。尤其是文庙内的一对翻天覆地龙柱,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研究清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十一)仙游县文庙。始建于宋,咸平五年(1002)迁至今址。现存清代建筑,包括大成殿、东西两廊、戟门以及明伦堂等。大成殿和戟门内有四对青石浮雕龙柱,形象逼真,雕刻精致,为清乾隆时期本县石雕高手郭回师徒的佳作。
安溪文庙龙柱(成冬冬摄)
白礁慈济宫
(十二)青礁、白礁慈济宫。青礁慈济宫位于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俗称“慈济东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占地306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5平方米。宫内保存大量石雕、石刻楹联、彩画以及木雕等艺术珍品。白礁慈济宫位于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俗称“慈济西宫”,是南宋绍兴年间高宗为祀白礁民间名医吴夲而敕建的,历代均有修葺。建筑面积1609平方米,依次为山门、前殿、拜殿、大殿、后殿。宫前石狮和殿前石壁上的“飞天神兵”“狮子戏球”5幅浮雕,是宋代遗物。拜殿上的石狮,造型别致,民间俗称“国母狮”。清顺治十八年(1661),白礁村青壮年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学甲仿照白礁建了慈济宫。此后,台湾各地的慈济宫奉厦门青礁和龙海白礁慈济宫为祖宫。清嘉庆年间,台湾民间还精雕蟠龙石柱10根,跨海呈献白礁祖宫。
白礁慈济宫的飞天石雕
(十三)东山关帝庙。又称武庙,祀关帝君,是台湾众多关帝庙的祖庙。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明、清时期多次重修。有太子亭(牌楼)、中殿、正殿等。太子亭是用6根圆石柱和斗拱构成的宫殿式楼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悬山顶。殿中有清咸丰帝御笔“万事人极”和黄道周手书楹联一对。正殿前的陛石上雕刻的盘龙,为福建民间宫庙建筑石雕的精品。庙前有明清时期石狮4对。
东山关帝庙
(十四)南靖武庙。位于南靖县山城镇新民路,始建于明代,现存清代建筑。大门门框上方及两侧饰有一组人物故事石雕,雕刻精美。两扇透雕花窗,俗称九龙窗,寓意吉祥幸福。大门前的黑麻石狮,神态逼真,雕刻精美。
(十五)顺昌宝山寺大殿。位于顺昌县大干镇上湖自然村宝山峰顶,坐北朝南。石构佛殿。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重修。建筑面积195平方米。单檐悬山顶。花岗岩仿木结构,除两扇大门为木质外,柱、梁、斗拱、檩、屋面瓦件、脊饰、鸱吻均为石材。殿身梁架按木构形制做出棱柱、月梁、弯曲的剳牵及两端收分的檩条。柱础为素面、复盆、复莲三种形式,并与柱顶石联为一体。大殿须弥座等处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图案。该殿有明确的修建纪年,为研究我国南方宋元时期石材建筑与雕刻装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
(十六)灵济宫碑亭。位于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灵济宫南侧,碑刻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石灰岩质,通高6.2米,宽2.06米,厚63厘米。龟趺座通高1.9米,长4米,宽2.55米。碑顶为半圆形浮雕双螭,图案雕刻精美。篆额为“御制洪恩灵济宫碑”,传为明朝内阁首辅解缙书丹,是福建省内现存最大的石碑。碑亭为明代木构建筑,方形,通高8.7米,边长9米。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四金柱,八廊柱,覆莲花石柱础,斗拱藻井制作古朴。
(十七)古田临水宫。位于古田县大桥镇中村,五代时闽王封陈靖姑为临水夫人,改现名。始建于唐贞元六年(790),元至正七年(1347)重修。清光绪元年(1875)毁于火,翌年重建。木构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拜亭、正殿、监奶殿等。拜亭两旁有钟、鼓楼。附属建筑有婆祖殿,左有软身楼、太保殿等。梁、柱、窗、门、板壁等木雕艺术作品精美丰富。柱础、石鼓等石雕造型生动。该建筑是研究清代石雕、木雕、泥塑、彩绘等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
泉州开元寺石经幢
类似以上这些寺院和宫庙建筑物中的石雕珍品,还可以列举很多。它们的存在,不但显示了福建石雕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进一步显示了自古以来福建石雕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除了这些附属雕饰作品外,在一些寺院和宫庙建筑中,还存在部分相对独立而雕刻别致的石雕物,如造型独特而内涵丰富的石经幢以及一些小型石塔等。石经幢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中分布广泛并具有典型特征的石构建筑小品。幢是梵名“驮缚若”的译名,原是一种丝帛制成的伞盖状物,顶装如意宝珠,下有长杆,供于佛前,据说可以“表麾群生,制魔众”。初唐时期,为便于刻经及长久保存,开始用石刻模拟丝帛的幢,即为石幢。印度密宗于三国时期传入中国后,至初唐形成一个正式的佛教宗派,其教义在全国流行。据密宗经典《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称,经书写在幢上,幢影映在人身上,可不为罪垢染污,故密宗信徒多建幢以兴修福业、祈福消灾。由于幢上常书有陀罗尼经文,所以民间又多称作陀罗尼经幢。据有关资料分析,至迟在晚唐之前,密宗即已在福建沿海地区流行。从文献资料看,宋代《三山志》已有唐武宗时密宗僧人元修结庵于福清灵石院的记载。福建迄今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35年发现于泉州西门外的唐大中经幢。1935年夏,泉州遭特大洪水袭击,经幢被洪水冲倒,后被弃于西门吊桥下,作为水闸柱石之用。1953年,经人发现后被抢救移入泉州开元寺保存。经幢由白花岗岩琢成,仅存八角形幢身及覆莲基座,高1.80米,每面宽24厘米。每面刻字七行,楷书,行六十四字。由于年久剥蚀,字多漫漶。其中镌有:“大唐大中岁次甲戌(854年)五月八日建”,纪年文字尤为珍贵。21世纪初,这件目前福建最早的经幢,经补上新构件后,重竖于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前东侧。1955年12月,有关人士又在泉州西门外原石经幢处,掘获石经幢石刻一方,上刻佛像八尊,但佛像多已风化,耳、目模糊,此当是这座唐代经幢散失的部分石刻。1956年3月,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将其移入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保存。福建民间另一早期的遗物,是漳州发现的唐咸通四年(863)经幢,幢身陀罗尼经文为建州司户参军刘镛所书。幢初立于漳州开元寺内,后屡次遭毁,现仅存残片。晚唐至两宋之交,是密宗在福建沿海地区的盛行期。泉州开元寺大殿至今供奉的密宗“五方佛”(又称“五智如来佛”,即正中摩诃毗庐遮那佛,左边东方香积世界阿闪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右边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也是始于晚唐。据《泉州开元寺志》记载:“(开元寺)紫云大殿,唐垂拱二年(686)僧匡护建,……后毁。乾宁四年(897),检校工部尚书王审郑重建,塑四像,中尊是先有御赐像。”说明当时密宗势力之盛,使原先仅供本尊佛像的大殿,在重建之后增塑成“五方佛”。与此相对应的是,泉州开元寺内至今仍保留一些原有的及从其他地方移来的陀罗尼经幢。除上述的唐大中经幢外,还有南唐保大四年(964)经幢、大中祥符元年(1008)经幢等。南唐保大四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宝盖石雕残件经幢由石灰岩石雕成,八角八面,经幢宝盖石上浮雕四尊飘带飞天,但宝盖石已断为五块,檐角皆破损。宝盖中心刻一圆圈,直径48厘米,厚12厘米。飞天头戴宝冠,面庞丰满,耳垂及肩,上身右袒僧祗支,戴项圈,飘带绕肩、臂飘扬,腰系长裙,双脚裸露,体态轻盈。飞天手臂饰臂钏、腕钏,左手皆托供盘,而右手有的拈花紧贴胸前,有的则以手掌抚于胸前。从飞天整体的丰满形象看,表明仍然保留有唐代飞天雕刻艺术的传统。大中祥符元年(1008)经幢,即宋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用白花岗岩雕成,作八面,每面宽25厘米,面竖刻四行经文,行二十七字,楷书。经幢高143厘米。经幢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僧元绍等所建,晋江僧人宗美记之,林巽书之。此外,泉州承天寺、水陆寺、招庆禅院以及晋江、石狮、南安等地,也保存一些石经幢遗物。泉州承天寺的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名刹。寺中有石经幢五座,其中宋建两座。一为宋淳化二年(991),一为宋天圣三年(1025)。这些经幢与南安丰州的尊胜陀罗尼经幢类似,同为北宋时期建造。这一时期的石经幢,在福建沿海其他地区也有较多的发现。
石经幢有双幢和单幢两种,前者立于殿庭或门庭两侧,如莆田广化寺的双幢。后者为数较多,多立于殿庭正中或庙门之前。经幢有时也在禅宗等其他寺院中置立,如属于禅宗的泉州承天寺、招庆禅院内立的经幢等,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五代以后福建禅宗、净土宗与密宗的互相渗透与交融。南宋以后,密宗的影响日渐减小,陀罗尼经幢也就渐少。一般而言,这些石经幢的外观较为一致,通常由幢座、刻有经咒的幢身和幢顶三个部分构成。各层分别雕刻,再累建为整体。石幢中刻有经咒的幢身部分均作八棱柱状,成为石幢造型的基本特征。幢座及幢顶形式则有一定程度的演变。从北方经幢形式的演变看,唐代的石幢造型质朴,北宋趋于华靡而造型优美。福建发现的唐代经幢少且仅存幢身部分,无法复原其形式。而北宋时期的经幢不仅保存数量多,且较为完整,可以看到当时经幢的一般形式。如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的漳州塔口庵石经幢,高7米,底径1.2米。底座为八角柱状双层仰莲须弥座,座上方雕有宝山、折枝花、云气纹等。双层仰莲之间用与幢座直径相当的八角形块石相隔,隔出上八角下圆鼓二层束腰,束腰部位分别浅浮雕佛像、双龙戏珠纹等。幢座底部有一直径稍小的矮八边形石柱,代替北方经幢的宽须弥底座。幢身为八棱柱状,分上下四层,每层均用大于幢身的宝盖相隔,宝盖有垂幔飘带式及八边攒尖顶两种。下段幢身较长,八棱幢身每边镌经文、建造年代及建造者等文字。其中一段各面浮雕佛像一尊,一段七面阴刻“南无阿弥陀佛”,一面刻始建时间及“大明崇祯十五年(1642)六月初十飓风刮颓,原住福建钦差中路副总兵王南忠捐金重修”等字样。上段幢身中又分有三小段,每段均较短,从上至下依次叠置八边形、方形、圆形等各类石块,表面分别浮刻坐佛、金刚力士、折枝花纹等。幢身顶端为十三线天塔刹,分三层,分别是下面的二层圆形块石及顶端的葫芦形宝珠。攒尖顶上接宝珠,上、下圆石间用一块方石相隔,方石的边角刻出外倾的类似于飞天的羽人伎乐,为北方经幢所不见。
漳州塔石庵石经幢
除了石经幢之外,各地寺院中的一些小型石塔及其雕刻艺术也颇有特色。如泉州开元寺两座宋代金涂式石塔,坐落在泉州开元寺大殿前拜庭的两侧,均为“金涂式”塔,或称“宝箧印经式”塔。通高各5.48米。方形基台底部每边长1.92米。基台之上为须弥座;其上的塔身第一层每面刻四个佛龛,龛内刻坐佛。第二层每面刻圆拱形龛,龛内浮雕一铺佛像。龛外塔身上部四个转角,雕有带翅膀的怪兽,其形态颇似唐墓出土的魁头俑。塔顶为方形石盖,四个转角有竖起的蕉叶。蕉叶石面上刻卷云和佛教故事。顶心为覆莲盆,上有多重相轮和尖顶。这两座塔的建造年代,分别为宋绍兴五年(1135)和绍兴十五年(1145)。泉州开元寺的另一石构小塔,石塔下有方形基台,六角形须弥座底部有六个如意状足,上有仰覆莲束腰圆座,塔身作圆球形,两面凿龛,龛中浮刻佛像,佛像为胸像。塔顶有八角形檐,塔刹有多重相轮。石塔竖立于大雄宝殿后西侧。此外,开元寺拜庭东侧的四座小石塔,每座底部基台作四方形,其上分三层,六角形束腰基座和圆形束腰基座之上,第三层为塔身,作圆球形,两面凿龛,龛中浮雕佛像。塔顶有多重相轮和宝珠形尖顶。全部构件用白花岗岩石雕成。泉州承天寺大门通道旁,有七座宋代石塔,也很有特色。《泉州府志》说:“七佛石塔,宋景德中(1004—1007)僧祖珍建。间植榕树,砌石栏之。至今苍蝇止塔者,首悉下向。榕根不出石栏,栖禽无矢污。”如今七佛塔仍存,古榕树仅剩一株而已。七佛石塔今仍为泉州承天寺一奇景。这些经幢和石塔,往往有一些精美而风格独特的雕饰,成为福建寺院宫庙建筑中不可忽略的艺术雕刻品。
泉州开元寺宋代金涂式石塔(成冬冬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