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传统石雕:历史概况

福建传统石雕:历史概况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花岗岩雕刻为主的福建传统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民间最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之一。南朝以来,福建的寿山石雕也崭露头角。以惠安石雕为代表的福建传统石雕,由于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大量精美石雕作品的不断问世,此时开始在国内各地乃至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当代福建传统石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历史大背景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

福建传统石雕:历史概况

以花岗岩雕刻为主的福建传统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民间最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之一。福建各地蕴藏丰富的花岗岩石材资源,其中的青石、白梨石等又是石雕的上等材料。在历代民间能工巧匠的辛勤创作下,一批又一批的石雕精品流传于世。因此,自古以来福建就享有“石雕之乡”的美誉。现代考古发现的资料表明,在距今20万年的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先民们就开始了对石器的加工和使用。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平潭新石器时代壳丘头文化遗址,人们已经雕琢出精美的穿孔石斧、石锛和玉玦等石制工具及玉石装饰品。1958年,福清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过考古发掘,曾经出土一件磨研精致的石磨盘,石磨盘呈椭圆形,中间凹塌,表面磨研光滑。此外,在福建一些相关的原始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石臼等器物。这些石磨盘和石臼的发现,显示当时的原始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石器雕琢研磨技术。

进入青铜铁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可能已经从事一些石雕作品的制作。然而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在福建境内似乎还没有发现先秦、秦汉时期石雕艺术品的踪迹。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华安县汰内村仙字潭岩壁上遗留至今的十余幅摩崖石刻,显示了当时先民在利用某些金属器具在摩崖雕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准。

隋唐宋元时期,伴随着福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在佛道等宗教信仰的强烈影响下,福建各地广泛出现宗教寺院和石塔等建筑物,各种佛道石雕像也由此而生。此外,各地的桥梁和民居等建筑,其建筑装饰构件等方面也开始出现许多精美的石雕装饰。这一时期,福建各地比较重要的石雕建筑和雕饰作品为数众多,据有关资料介绍,全省各地留存至今的重要石雕大致有闽侯唐五代时期古塔的佛像雕刻、福州五代时期乌塔的佛像和力士雕刻;泉州水陆寺收藏的唐代带须如来佛像、带须阿弥陀佛像和带须观音大士像等珍贵的佛像;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泉州印度教石雕、泉州清净寺、泉州灵山圣墓以及闽南地区为数众多而又风格独特的宗教石雕石刻;莆田广化寺塔、古田吉祥寺塔、长乐南山寺塔等古塔的佛像、守护神、力士等人物及动物雕刻。其他重要的宗教人物雕像造像还有泉州清源山的老君造像、晋江安海的南山寺石佛雕像、晋江西资岩的佛像、永泰名山室的宋代佛教造像和福清海口瑞岩元代的弥勒造像等。此外,各地墓葬神道雕刻还有一些精致的石雕作品,如唐代韩偓墓前石像生、云霄唐代陈政墓前石像生、开漳圣王陈元光墓前石像生、闽王王审知墓前石像生和刻石、宋代李纲墓前的石翁仲等。南朝以来,福建的寿山石雕也崭露头角。在现代考古发现的一些墓葬中,曾经出土一些器型细小而雕刻别致的寿山石雕猪或十二生肖等小件雕刻品。不过其具有一定规模的雕刻和开发还是清代以后的事情。

福建新石器时代的石斧

福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臼

福建青铜时代的铜斧

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

闽侯侯官村唐代镇国宝塔

福州五代乌塔(www.xing528.com)

福州乌塔石雕佛像

唐代韩偓墓前石马

唐代陈政墓前石马

闽王王审知墓前石羊

唐代陈政墓前石羊

明清两代,福建传统石雕在唐宋时期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无论在雕刻题材、技艺与品种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许多优秀的作品成为展示福建民间石雕技艺无声而又直观的不朽杰作。这一时期,除了继续沿袭唐宋时期佛教寺院和石塔等宗教建筑物中传统的佛像和相关人物、动植物雕刻之外,福建各地民间还普遍出现石牌坊建筑雕饰和民居建筑石雕饰这两大类新的雕饰品种。福清黄阁重纶牌坊、仙游东门牌坊、建阳考亭书院牌坊以及漳州、金门等地的牌坊等石构建筑,都有许多精美的石雕艺术构件,这些石牌坊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石雕艺术品。以惠安石雕为代表的福建传统石雕,由于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大量精美石雕作品的不断问世,此时开始在国内各地乃至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清代以来,惠安地区石雕名匠代有人出,以李周和崇武五峰村蒋氏宗族为首的一批著名石雕艺人,在闽台和东南亚等地名闻遐迩。这一时期,与惠安毗邻的莆田民间石雕也十分兴盛。民间涌现出许多石雕精品和雕刻名家。如现存莆田东山祖祠内的三一教主林龙江的石雕像,远看是林龙江的形象,近看则为释迦、老子孔子和林龙江形象的组合,寓三教归一的哲学思想;其人物雕像四位一体,贴切自然,形态逼真,充满神秘色彩。清乾隆年间,仙游石雕名家郭怀被称为“八闽雕龙巨匠”。他晚年雕刻的仙游南湖宫龙柱,被称为花岗岩雕龙的杰作。龙柱上的八仙,神态各异,腾云驾雾,尤其是龙身飘逸欲飞,触角如真,八仙的表情则带有面对巨龙腾空飞跃之势的惊诧神情,十分传神。此后,石雕名匠郭怀的弟子遍布惠安、南安、同安等地,郭怀的花岗岩雕艺也传遍闽中。至于以福州为中心的寿山石雕,至清及近现代,则开始进入空前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寿山石雕,不但以石质本身的花色品种众多吸引众人的目光,同时还以精美的雕刻技艺和艺术造型,赢得海内外各个阶层人士的青睐。这一时期,福州寿山石雕还涌现出一些雕刻名家,如林清卿等,其雕刻的寿山石薄意等作品很受时人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以后,福建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包括传统石雕艺术在内的许多民间工艺,也随着出现新的变化和发展。除了“文革”期间极“左”思潮的影响外,长期以来,提倡社会新文化、新风尚和传统艺术相结合的新时期民间艺术发展方向,一直是民间文化发展的主流。在这样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各种民间工艺在政府的扶植下,呈现健康发展的趋势。当代福建传统石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历史大背景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现当代的福建传统石雕,在品种、数量、艺术风格、雕刻技艺乃至器具等方面,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其最主要的标志,是实现了石雕作品艺术化和艺术产业化的全面提升,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互相融合,交相辉映。世代相承、侧重写实的民间传统造型,与抽象、创意的现代艺术并存发展。在花岗岩石雕的应用上,从长期传统的民居和寺庙建筑雕饰,向现代园林建筑和城市雕塑多元化发展。这一时期,以惠安石雕和寿山石雕为代表的福建石雕,更是精品纷呈,雕刻技法不断创新。近几十年来,闽南各地尤其是惠安等地成立了数以千计的石雕工艺厂,采用手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生产各种各样的花岗岩石雕产品。除了雕刻佛像、石经幢、神龛、石狮、龙柱等传统作品外,还雕刻许多建筑雕饰、人物雕像以及精美的现代园林建筑雕饰与城市雕塑等。惠安石雕目前从业人员数以十万计,具有中等以上规模的石雕厂有几百家,近些年全县石雕的年产值达数百亿元。不但在国内影响巨大,产品同时还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洲等地,成为享誉海内外、名副其实的“中国石雕之都”。以惠安石雕为龙头的福建传统石雕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