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有大有小,对地面的影响或破坏程度有强有弱。地震大小的量度指标有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一)地震震级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这一概念是1935 年由美国地震学家C·F·里克特提出的。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最大振幅值取对数而得,即
式中M——地震的震级,又称里氏震级;
f——地震仪记录的最大振幅值,μm。
例如某次地震测得的振幅为10mm,即10000μm时,它的对数值为4,即这次地震为4级。目前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 年5 月22 日在智利发生的8.9 级地震。这次地震从5 月21 日开始,时震时停,先后发生了225 次大小不一的地震,使震中方园600km以内成为一片废墟,有14 万人死亡。
震源释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大约32 倍。1956 年古登堡给出震级M与释放能量E两者之间的关系式为
式中E为震源释放的总能量,J(焦耳)。
地震按释放能量的大小来划分等级,震级从1 级到8.9 级划分为10 级(表2-5)。一般说来,7 级以上的浅源地震,可以引起大的灾害,7 级以下至6 级的地震,可以造成一定的灾害,但影响的面积较小;小于5 级的地震,多不会造成灾害。所以,对于5 级以上地震,国家通过监测、分析确认后将向社会发布。地震按震级可进一步分类,见表2-6。
表2-5 地震震级及其能量表
表2-6 地震按震级分类
(www.xing528.com)
(二)地震烈度
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和地表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1883 年罗西一佛瑞尔最早提出了地震烈度表,将烈度分为ⅩⅡ度。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采用ⅩⅡ度烈度表(表2-8)。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然而烈度却不同,它因地而异。一般说来,离震中越近,震级越大,震源越浅,地震烈度就越大。浅源地震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式为
式中I0 为震中烈度。震级与震中烈度及震源深度的关系如表2-7 所示。
表2-7 震级与震中烈度及震源深度的关系
从中国地震烈度表可以看出,Ⅵ度以下的地震一般对建筑物不会造成破坏,无需设防。Ⅹ度以上的地震过于强烈,又难以有效预防。因此,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点是Ⅶ、Ⅷ、Ⅸ度地震。我国需抗Ⅵ度以上地震烈度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1%,全国40%以上的国土和60%~70%以上的大中城市处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以上区域。在这些地区从事工程活动,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工程设计时,经常用的地震烈度有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
(1)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今后在50 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即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300 万,1990 年)规定的地震烈度。
(2)设计烈度是指建筑物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采用的烈度。它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同时综合考虑场地地质条件和工程结构特征,在基本烈度基础上调整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取基本烈度。设计烈度须经过国家授权的主管部门审定。水工建筑物已有专门的抗震设计规范,设计部门应根据此规范确定设计烈度。
表2-8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年)
地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原因,来自建筑物的破坏和与之伴生的灾害。建筑物破坏主要是地震波猛烈冲击地表产生的水平地震力(推拉)和竖向地震力(颠簸)共同作用造成的。因此,建筑物地基不牢固,建筑物结构不合理,建筑材料不佳,施工质量不高等,是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