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由不同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物质所组成的,具有同心圈层构造。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内圈(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如表1-1所示。
表1-1 地球的圈层构造情况
(一)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大气圈是环绕地球表面的空气层,其厚度在上千甚至上万公里以上。在远离地表1.6 万km 的高空,还存着大气的痕迹。大气的质量为5.7×1015t,主要物质成分为氮(占大于78.09%)、氧(占20.95%),其次是氩、二氧化碳、氖、氦、氪、氢、氙、臭氧、水蒸气和尘埃等。大气层从下而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大气外层。大气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水蒸气都集中在靠近地表面8~17km的对流层,因此这里是产生风、云、雨、雪、阴晴等气候现象的场所,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对流层的大气变化有一个基本规律,即空气的密度和温度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上层空气对下层空气有着压迫力,这就是大气压,海平面的大气压力约为0.1MPa;一般高度平均每升高100m,温度就下降0.65℃。
在距地面20~30km的高空,为臭氧(O3)分子相对密集的臭氧层,它保护地球生物不受太阳高温直接照射和强紫外线辐射。科学家观测到,自1977 年以来,冬春季南北极上空的臭氧逐年减少,特别是南极上空50%以上的臭氧层已经消失,形成臭氧空洞,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的安全。
大气圈对地球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维系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而且对地壳岩石和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变化有着极大的影响。
2.水圈
水圈是包围地面及其附近的一个连续水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组成水圈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氢、氧,其次为氯、钠、镁、二氧化碳等。地球上的水量是极其丰富的,总储水量约为13.86 亿km3,其中海水占96.54%,冰川占1.74%,地下水占1.69%,江河湖水约占0.029%,大气水约占0.01%,生物水占0.01%。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在太阳辐射热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水循环,并转变为强大的动能,成为改变地表面貌和地壳岩石的重要因素。
水圈的存在,对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界的演化、发展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而言,只有能够直接使用,并且可以逐年更新恢复的淡水才称得上是水资源。地球表面虽有近3/4 的面积被水覆盖着,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含盐量高达3.5%的海水,其次是还不可能取用的南北极冰川水。地球上的水,只有约1%可供人类使用。20 世纪末,全球性的淡水资源日益严重短缺,联合国大会已决定从1993 年开始,把每年的3 月22 日定为“世界水日”。
3.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及其分布和活动的范围。在大气圈的下层和水圈的大部分中,以及地表面和地壳表层的土壤与岩石里,都有生命物质的存在,生物圈厚达30km,其质量约等于大气圈的1/300,水圈的1/7000,地壳的1/10 万。目前地球上有60 亿人,现存的物种为1000 万种,已知(正式命名)的动物有150 多万种、植物50 多万种和大量的微生物,生物富集的化学元素主要是H、O、C、N、Ca、K、Si、Mg、P、S、Al 等。生物的活动是改造大自然的一个积极因素,地表风化的岩石就是经过生物作用才形成原始土壤的。
生物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地球生态系统。人类是这个系统中最能动的,也是最具破坏力的因素。历史发展到20世纪,人类活动已经开始对地球系统中的一些过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近50 年来,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有时已经达到可以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严重程度,如资源短缺、土地退化、地面裂缝塌陷、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酸雨、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泉水干涸、河道断流、环境污染、生物种类灭绝、灾害频繁、生态失衡等。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环境破坏,是当今地球面貌的新特征。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20 世纪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将是21 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最早是从地面以下的固体地球开始的。它是一个巨大的实心球体,其表面积为51000 万km2,体积为10832 亿km3,质量为5.973×1021t,平均密度为5.515g/。赤道半径为6378.139km,极半径为6356.755km,平均半径为6371.2km。
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其物质状态,主要是采用地震学的方法。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和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科学家推断在其内部有两个物质分异最明显的界面,即莫霍面(1909 年南斯拉夫的莫霍洛维奇测定了此面)和古登堡面(1913 年美国的古登堡测定了此面),这两个面将固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图1-2)。(www.xing528.com)
1.地壳
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地球的外壳,平均厚度为16km。地表面处于常温常压状态,到地壳底部温度增高到1000℃左右,压力增至约1GPa。目前在地球上发现最古老岩石的年龄为40 亿~43 亿年,证明今天的地壳至少是在40 亿年前就形成了。自那以后,地球只是在有了地壳、陆地、海洋、大气、生物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
(1)地壳的厚度和结构全球地壳的厚度和结构很不均匀(图1-3)。大陆地壳较厚,平均为33km,其中平原和沿海地区为20~30 多km,高原和山区为40~60km。我国大陆地区的地壳厚度的变化也很大,如北京为46km,广州为31km,南京为32km,兰州为53km,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厚达72km。大陆地壳具有双层结构,上层为硅铝层(又称花岗岩层),主要成分为硅(占73%)、铝(占13%),平均密度为2.7g/cm 3。下层为硅镁层(又称玄武岩层),主要成分除含60%以上的硅铝氧化物外,还含有较多的铁镁氧化物(占16%),平均密度为2.9g/cm 3。海洋地壳不仅为单层结构(缺失硅铝层),而且很薄,平均厚度只有6km,在南美洲圭亚那离海岸约1600m的大西洋中,地壳厚度仅1.6km,是全球地壳最薄的地方。
图1-2 地震波探测的固体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图1-3 地壳结构剖面图
地壳厚度的差异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形成地壳构造的主要特点。由于地壳物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性,势必导致地壳经常进行物质的重新分配调整,这是引起地壳运动的因素之一。
(2)地壳的物质组成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是各种化学元素。目前在地壳中已发现90多种元素,其中以O、Si、Al、Fe、Ca、Na、K、Mg、H等9 种元素为主,它们约占地壳总质量的98%以上,但分布极不均匀。许多重要的有用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甚微,如金的含量只占5×10-7%,铜只占0.01%,但是在地质作用下,它们不断迁移,并在一定地段富集起来,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矿产。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重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1889 年由美国地球化学家克拉克提出,见表1-2)。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往往聚集起来,以各种化合物或单质产出,形成矿物。目前人类已发现的矿物约有3000 多种。各种矿物绝大多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律组合成岩石。岩石的生成有先有后,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又构成地层。因此,岩石和地层是直接构成地壳物质的基本单位,同时,它们也是记录地壳发展历史的“书页”。
表1-2 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平均含量(克拉克值)
2.地幔
地幔指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的圈层,深度为地下16~2900km。此层密度为3.3~5.6g/cm3,温度为1000~3000℃,压力约为140GPa。以深度1000km为界,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主要由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物质(即橄榄岩)组成。推测在上地幔深约50~250km范围内有一软流层,为容易发生蠕动变形的“软”物质。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上地幔软流圈以上的岩石和地壳共同组成固体地球坚硬的外层,又称为岩石圈,其厚度约70~100km。大多数地壳运动和地震都产生于岩石圈。深孔钻探资料表明,在岩石圈内地温向下以每100m增加3℃的速率升高,靠近热源的地方(如活火山中心)递增速度更大一些。下地幔主要由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组成,铬、铁、镍等成分有显著的增加。
3.地核
地核指古登堡面以下直到地心的部分,主要是由铁、镍的物质组成。此层温度为3000~5000℃,压力为140~360GPa。地核又分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深度2900~4642km之间是具有金属流体或流塑体性质的外核,平均密度为10.5g/cm 3;4642~5121km深度处为过渡层,此层物质从液态过渡到固态;从5121km~地心,为具有固态金属性质的内核,平均密度为12.9g/cm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