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古时期中国文明起源:中国文脉揭秘

上古时期中国文明起源:中国文脉揭秘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天文学家可以准确推算出万事发生的确切时日。一言以蔽之,这是中国的宇宙起源学说。事实上,公元前6世纪才是欧洲学生们了解中国文学的一个很好的起点,原因将在随后说明。当时,中国境内古老的诸侯国已经拥有可观的物质文明。外出时,中国人乘的车有马车或者战车,并且划舟行船。至于创造中国文字的具体时间,目前已无从知晓。仓颉在科学方面,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创造过程已经不再是谜。

上古时期中国文明起源:中国文脉揭秘

中国天文学家可以准确推算出万事发生的确切时日。最初,万物都不存在,唯有无极,但有些狂热之徒仍然试图找到一个更早的时代。无极逐渐获得形态和边界,并且由圆心表示。随后,人们对圆心的叫法不止一种,如大道、太极、太初、太一……

多年后,道又分裂成对立的两极:一个活跃,一个沉静;一个积极,一个被动;一个光明,一个黑暗;一阴,一阳。两百多万年前,阴阳两极互相作用,生出万物,即我们看见的世界。一言以蔽之,这是中国的宇宙起源学说。

中国的历史学家虽然具有理性精神,但将历史的起源追溯到一位十分神秘的帝王,即黄帝。在耶稣基督诞生两千八百多年前,黄帝已经统治中国。在位期间,黄帝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对不熟悉中国历史的欧洲学生来说,黄帝统治时期是一个神秘且颇具传奇性的时代。实际上,其背后折射的真相是西方人对这一时代知之甚少。甚至就历史本身而言,西方人对这两千多年出现的大量帝王一概不知,哪怕是这些帝王的名字或者在历史记录出现的时间。直到公元前8世纪初,西方人才开始了解中国历史。

事实上,公元前6世纪才是欧洲学生们了解中国文学的一个很好的起点,原因将在随后说明。

此时,中国北起黄河,南临长江,仅囿一隅。没人知道中国人的祖先来自何处。有一种理论认为中国人从古巴比伦王国的阿卡迪亚迁徙而来,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是古以色列国失踪的部落。似乎没人相信中国人的祖先土生土长于他们脚下那片肥沃的土地。这符合人种学的既有公理之一,即每个民族肯定从其现有居住疆域之外迁移过来。不管中国人的祖先来自哪里,公元前8世纪,中国分裂成多个诸侯国。各诸侯国的首领效忠一个中央集权,他们称呼这个最高统治者为王。臣服的外在表征是向王宣誓效忠和缴纳贡品,但这种忠诚更多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每个诸侯国是一个独立王国。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各诸侯国间的猜忌,甚至经常演化成血流成河的战争。诸侯国间仇恨的深度如同古希腊雅典斯巴达城邦之间仇恨的深度那般。

当时,中国境内古老的诸侯国已经拥有可观的物质文明。他们的臣民虽然受命征战厮杀,但平日里尽享安宁与富足。他们住在结实的房子内,穿着丝绸或者自己纺织的布,脚上穿着兽皮做的鞋子,下雨打着雨伞,坐着凳子,用着桌子。外出时,中国人乘的车有马车或者战车,并且划舟行船。吃饭时,中国人用陶瓷盘子进食。陶瓷盘子虽然粗糙,但比欧洲人使用的历史久远的木盘先进很多。中国人用日晷测量时间,并且在远古时代拥有两种纪年树。纪年树的形象通过雕塑作品传到欧洲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50年左右。其中一种纪年树在前十五天每天长出一片树叶,后十五天每天掉落一片树叶。另一种纪年树前半年每个月长出一片树叶,后半年每个月掉落一片树叶。这两种纪年树长在院子内,我们瞥一眼就知道是第几个月第几天。然而,文明的发展没能保住这两种纪年树的生命。事实上,这两种纪年树早已消失。(www.xing528.com)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已经拥有自己的文字,可以充分表达复杂多变的思想,并且当时的文字与现代汉字有着内在一致性。此后,纸张代替竹简毛笔代替刻刀,导致文字形式改进,但中国文字依然延续这种古今一致性。至于创造中国文字的具体时间,目前已无从知晓。中国的卡德摩斯[1]仓颉,生活在远古时代。根据传说,仓颉有四只眼睛,其创造文字的灵感来自鸟爪在沙地留下的印记。仓颉造字伟绩达成之时,天空降下谷雨鬼神彻夜哀号。此前,人类只能通过原始的方法,如结绳或者刻记号记事与远方的同伴交流。

仓颉

科学方面,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创造过程已经不再是谜。远古时期,中国人很有可能跟别的民族一样,先是画出十分简单的太阳、月亮、星星、人、树、火、雨等自然物的形状,并且这些简单图像很多都充满浓浓的表意性。但这种表意性能延续多久,人们只能推测。实际上,两千年前的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其实是比较少的。然而,英国烟台领事金璋先生已经完成的调查指出,文字由象形符号系统演化而来的推测很快将被证实。可以肯定的是,在结绳和刻记号记事后的漫长时期,即象形符号已经出现但尚未占据主导地位之时,一些聪明的头脑注意到语言中的表音原则。那时,书面文字快速发展且形态各异,西方人使用的表音文字也逐渐成形。

【注释】

[1]卡德摩斯,希腊神话人物,腓尼基王子,传说中将腓尼基字母传入希腊。—译者注(本书中除原注外,均为译者注,不再另行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