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分析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分析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上有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而在高层建筑中,水平作用将是起控制作用的,竖向荷载将成为第二位的,这是高层建筑不同于多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应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分析

在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上有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在多层建筑中,竖向荷载一般是起控制作用的。而在高层建筑中,水平作用(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将是起控制作用的,竖向荷载将成为第二位的,这是高层建筑不同于多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

竖向荷载在前面已作了介绍,此处不再重述。下面将主要介绍水平作用。

1)风荷载

(1)风荷载的特性

风荷载是指风在建筑物表面上产生的一种压力或吸力。作用在建筑上的风力是经常变动的,从图15-12所示的风压时程曲线可以看出,风压的变化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长周期部分,其周期常在10min以上;另一个是短周期部分,其周期常常只有几秒钟。为便于分析,通常可将实际风压分解为平均风压wm 和脉动风压wf 两部分。平均风压的周期远大于一般结构的自振周期。因此,平均风压对结构的作用相当于静力作用。脉动风压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周期短。因此,脉动风压对结构的作用是动力作用,将引起结构的振动。由此可见,风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特性。

对于单层厂房和多层房屋,其自振周期较短,风压产生的动力作用效应一般很小。因此,在设计中只需考虑风压的静力作用效应。对于高层房屋,其自振周期较长,风压产生的动力作用效应较显著。因此,在强风作用下,高层建筑会产生较大的振动,甚至导致建筑物的破坏。由上述可见,对于高层建筑,除了考虑风压的静力作用效应外,还必须考虑风压的脉动作用效应——风振。

图15-12 风压时程曲线

(2)风荷载的计算

垂直作用在多层和高层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按下式计算:

式中 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w0——基本风压(kN/m2)。

公式(15-1)与第14章中的公式(14-19)的形式相似,但有关参数或系数的取值并不完全相同,且增加了风振系数βz。现将不同之处补充说明如下。

①基本风压

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中的《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规定的风压值是根据50年一遇的10min最大平均风压确定的。对于多层房屋,其基本风压可按《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查得的基本风压值采用。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②风振系数

风振系数βz 反映了风力作用下的动力性质。建筑物的自振周期越长,风力振动越显著,风振系数βz 就越大。对于高度大于30m,高宽比大于1.5,且可忽略扭转影响的高层建筑,风振系数βz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φz——振型系数;

ξ——脉动增大系数;

ν——脉动影响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表14-7采用(见第14章)。

(3)风载体型系数

风载体型系数μs 与体型、平面尺寸有关。圆形或椭圆形平面的建筑所受到的风压力最小;十字形、Y 形、六边形等平面的建筑所受到的风压力也比矩形平面的建筑小。此外,如对矩形平面的角隅进行适当的平滑处理,也可减小风压力。

脉动增大系数ξ、脉动影响系数和不同建筑平面的风载体型系数的取值可查阅《荷载规范》和《规程》,此处从略。

此外,在计算风荷载时,还需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对于同一幢建筑,不同的风向,有不同的风载体型系数。

(2)当建筑物立面有竖线条、横线条、遮阳板和阳台等,其风载体型系数将比平整的墙面大,一般要增大6%~8%。

(3)作用在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是不均匀的,在某些局部会出现很大的风力。因此,对悬挑构件、围护构件及其连接件进行局部风压下的承载力验算时,应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2)地震作用

(1)一般计算原则

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多层和高层建筑,按其重要性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建筑。

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丁类建筑——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按以下原则考虑:

①一般情况下,可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全部由该方向抗侧力结构和构件承担。

②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③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www.xing528.com)

④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2)计算方法

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应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①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②除第①项以外的多高层建筑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③下列情况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表15-4所列的高层建筑。

表15-4 采用时程分析的房屋高度范围

(3)重力荷载代表值

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即全部恒荷载)和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按下列取用:雪荷载为0.5,藏书库、档案库的楼面荷载为0.8,其他民用建筑的楼面荷载为0.5,当楼面活荷载按实际情况计算时为1.0,屋面活荷载不计入。

关于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本章从略,读者可参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3)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在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上,作用有竖向荷载和风荷载。在抗震设计时,还有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在结构设计时,应首先分别计算上述各种荷载和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效应(内力和位移),然后将这些效应(内力和位移)分别按建筑物的设计要求进行组合,以求得构件的作用效应(内力和位移)设计值。

(1)非抗震设计时的作用效应组合

对于非抗震设计时的作用效应(荷载)组合设计值S 按第3章公式(3-11)或(3-12)进行计算。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有关符号的意义和系数的取值,详见第3章。

对于高层建筑,非抗震设计时的作用(荷载)组合设计值S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γG、γQ、γw——分别为恒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的分项系数;

SGkSQk、Swk——分别为恒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的效应标准值;

ψQ、ψw——分别为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可由《荷载规范》中查取。

荷载分项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①进行承载力计算时

恒荷载的分项系数γG,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取γG=1.2;对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取γG=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取γG=1.0。

楼面活荷载的分项系数γQ,一般情况下取γQ=1.4;当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时,取γQ=1.3。

风荷载的分项系数γw,取γw=1.4。

②进行位移计算时

公式(15-6)中所有荷载分项系数均取为1.0。

在高层建筑中,活荷载所占比例很小,而且一般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按满载计算。所以,常常将恒荷载和活荷载合并为一项竖向荷载进行计算。这时,竖向荷载的分项系数可取为1.25。

此外,对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在设计墙、柱和基础时,活荷载标准值尚应按《荷载规范》的规定进行折减。

(2)抗震设计时的作用效应组合

对于多层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的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S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SGE、SEhk、SEvk、Swk——分别为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风荷载标准值的作用效应;

γG、γEh、γEvγw——分别为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风荷载的分项系数;

ψw——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对多层建筑可不考虑,对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取ψw=0.2。

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①进行承载力计算时

重力荷载的分项系数γG 一般情况应采用γG=1.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取γG=1.0。

水平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γEh和竖向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γEv根据不同的作用效应组合,按表15-5采用。

表15-5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风荷载的分项系数γw 取1.4。

②进行位移计算时

公式(15-7)中所有荷载分项系数均取为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