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大教育学博士教学风格揭密

北大教育学博士教学风格揭密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只要开始,相信很快就能找出大致的模式和工作方向,于是就有了“写出×××”的故事,四个年轻人在纸上丰满地立起来,跟我对话。他也认为这种“贫”是自己的一种风格。但是他必须考虑的一点是:究竟为什么而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贫”成为他的教学风格,而不仅是他作为一个年轻小伙子的秉性。重点在他们师徒交往、

北大教育学博士教学风格揭密

2009年的暑假,我仔细整理了四位研究对象的资料。从第一次接触锁定的这四个年轻人开始,一年多的时间,我为每个人都建了一个文件夹,里面的东西洋洋洒洒:比如田野的344 MB文件包里,仅访谈录音和上万字的转录文档就有12个,听课、读书课等各种活动参与和反思等备忘录大大小小62个;凌波的367 MB文件包里包含了36 个word田野文档,字数10 000+的占一半以上;于萍萍的资料除了我每次的接触所得,还有从学校网站上搜罗到的所有和她有关的内容,以及她的成长日记。只顾埋头种地,干得津津有味,抬头往后看,原来待收获的粮食有这么多了!

反复阅读审视这些田野资料包(包括每次的接触摘要单、听课笔记、访谈转录、点滴备忘录、实物等),沉浸其中,阅读、阅读、再阅读,挑出第一感觉有价值的“记录”,找到脉络,给每一个有用的资料按照日期和要点做好标识,根据人头整理成一个文本,然后打印出来再仔细研读——于是宿舍成了“重灾之地”,尽管是筛选过后的资料,但是基数大啊,一张张的A4 打印纸铺在桌子上、椅子上、床上,最后转战到地上,我一天到晚跪在那里看啊看啊,到最后膝盖痛得都不想走路。但是只要开始,相信很快就能找出大致的模式和工作方向,于是就有了“写出×××”的故事,四个年轻人在纸上丰满地立起来,跟我对话。

以这四个故事(后来因为内容和篇幅等原因,最后的论文删掉了一个研究对象的故事,心疼死了)为基础,我根据研究问题提炼出了不同的主题,形成了论文“研究发现(上)”的主体。我把论文相应部分的目录放在这里,供读者对比下面的故事来看:田野(1.在教研组中得到支持:公开课上的亮相;2.摸索教学风格与反思师生关系:“麻辣烫”的追求;3.重新认识“为人师”的内涵和意义:读书会上的收获);于萍萍(1.在语文教研团队中成长:找到归属和慢慢“上道”;2.对自我的反思:用日记固化参与;3.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成立家委会的努力);王凌波(1.学着管理班级:在领导和家长之间的夹缝中生存;2.师傅的启导方式:出声思维和“我们”;3.对自我的把握:研究生身份的定位和“知识分子”的困惑)。

限于篇幅,这里仅呈现了对一位新教师的接触摘要。

田野,一位1982年出生的小伙子,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专业硕士生。2007年到清华附中任教。性格开朗幽默,自信,兴趣广泛,喜欢旅游,喜欢说话,不喜欢写作。

头脑里冒出来的关于他的主题:

喜欢教研室的老师像一个乡村的乡亲的感觉,好的体力劳动者,小字辈。

融入共同体不像继子继父关系一样有个突然飞跃的过程,很自然地进入,开始学、开始听,并发挥自己的作用。

评价师傅的课:有魂、有思想。

对师傅的崇拜:遍地都是幸福,看高手过招。

学习的看法:思想、技术、知识、敬业。

对师生关系的苦恼:曾经被师傅批评,并被学生提意见,总结教训,但苦恼来自性格、年龄、行的困难。

参加了几个共同体,师徒、读书会、名师工作站。其中,读书会的帮助和答疑,对他来说胜过读书本身。书上的玄妙与教师具体化展示的对比。师徒和名师工作站、课题之间有交织,师傅是媒介。

师傅的评价和期待,对教学风格的判断。这个共同体对田野的作用非常大。

新手/同辈之间的关系由最初的密切、密集,到大家都忙起来。但情感仍在,它是一个情感共同体,而非“学习”共同体。互相学不到什么,但能互相支持和鼓励。

No.1

2007年10月30日,在听完田老师课后,第一次跟田野见面,听了他的课。当时的笔记很少,只是在2008年12月再次听田野讲同一内容的课,回忆起来才进行了整理。笔记的最后有句话:贫、有意思、好玩。学生喜欢。平等,像学生的大朋友。

对田野的语言风格印象特别深,好玩、幽默有趣。好像之后我们还面对面聊过几句,说他的幽默跟师傅的不同,脱离了教学内容,纯粹为逗乐而幽默,但师傅田老师的则是乐趣与知识并存,融为一体的。

No.2

2007年11月,刘老师组织了包括田野在内的5 位年轻教师,请了陈老师和我一起座谈。过后我写了一篇有关新教师定位的文章[18],里面提到田野的话语为:“他是一个爱贫嘴的小伙子,从他嘴里总是能蹦出些极其幽默的话,也常常把学生们逗得笑翻天”。他也认为这种“贫”是自己的一种风格。但是他必须考虑的一点是:究竟为什么而贫?只是为让学生高兴,让学生喜欢,寻求一种热闹效果,还是能把它与教学水乳交融起来,与教学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贫”成为他的教学风格,而不仅是他作为一个年轻小伙子的秉性。一位地理教师谈到一种方位图的时候说,学生很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看到这种图,从而质疑该怎么教、为何教;同时限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际的知识根本就不能结合实地来学习,造成学生只是记住了某些知识,形成不了相关能力。

反思:这是一次很浅和主观的分析,只是一次谈话我就给他扣上了几顶帽子。他的语言风格在后来不止一次被提起,他也表明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矛盾心态——既引以为豪,又把跟学生拉不开距离归咎于此。

No.3

2007年12月,刘老师请了附中即将退休的阎梦醒老师和杨建宇老师,又组织了一次座谈。大约三个小时,大家还意犹未尽。内容包括三块:一是刘老师写的文章《我们该怎样做——新教师与特级教师的茶谈》,二是座谈前刘老师让每个人提的问题,三是后来的反思。田野的反思是,悟到了“教给我怎么才能从我的生活经历里形成属于我的正确思想”,提出要在未来的几年内反复琢磨,慢慢地积累属于我的特色的好课。并追问:我的长处在哪里?我的乐趣在哪里?——个体的反思和追问,体现了对自己身份的定位和协商过程。

而在他提的四个问题中,两个是细节方法性的,一个是情绪性的(低落),一个是有关对自己/职业的认可或者认同的。这些问题的思考是他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固化下来的思考结晶,使他能够整理自己的思路,并对照反思自己。

No.4

2008年1月14日从西二旗小学路过附中,在地理教研组跟田野进行了大约三十分钟的访谈。谈到了“刚工作和现在的变化,跟师傅相处及师傅指导的情况”,田野对比了自己和师傅的差异(行云流水与一招一式),提到备课时会想之前当学生时的学习。

这次是没有准备的仗,我是凭着自己对师徒制的兴趣展开了提问。重点在他们师徒交往、师带徒上。也窥见了田老师指导徒弟的独特之处,在后来的访谈中他也提到过。而对比师徒间差异,显示了他的认同,这种对比虽然不是温格所说的三种认同/归属方式,但它们给了田野努力的方向,他把自己放在了师徒共同体内,在师徒的互动参与中提高自己,给自己定目标。

No.5

2008年12月8日晚,刘老师组织的清华附中读书会上,田野导读了《重新认识你自己》,有录音,只是讨论没有记下来。此后的访谈中他还提到对讨论小组中与之辩论的那位老师的不满:不读书,根本讨论不到点子上。共同体中其实是有摩擦的。他有作为一个年轻人的心高气盛和持(口)才自傲:“学生都没有一个敢跟我单挑的”。而后来的访谈中,我也追问,为何对自己的口才评价这么高,对教学却评价这么低呢?这显示了他的认同矛盾?处在协商之中?

No.6

2008年12月17日,附中2008—2009年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田野讲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备忘录中写到了我的感觉:两相比较,田野的语言变化特别明显,这次慢很多、平和得多,那种和缓深沉的调子让我很惊讶——和他平时的说话风格差别很大。因为和刘老师坐一块,她对他有些评价,如“(杏花村)这是他师傅的保留节目,因为他是安徽人;但其实我觉得这里存在着科学错误”。然后她给我讲,但听后我就忘了,因为所用的词和原理我记不住。

随后的记录有:我和田野的简单对话;田野对课的反应;田老师的反应;刘老师等我们四个人在教研组里,他们三人的对话(基本上是对田野的表扬赞同,比如语言、关注点);然后是评价和指出问题,如田野的紧张和冒汗、捶胸的动作。

最后是晚上跟刘老师喝茶,除了对教研组团结和家庭式的描述外,她又对田野和基本功大赛给予评价,如:从我的角度看,田野的课其实很有问题,没有重点难点,没有启发和设问。他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来上课;如果我是他师傅,我不会让他参加;如果他来问我,而且态度很虔诚、是真要听意见的话,我会告诉他;但我不让他听我的课。他有自己的师傅,同时听两个师傅的话,会乱的。因为我们不一样,如果按照我的来讲,田老师不同意,会冒犯他的。

然后我对新手教师的等待和认同问题进行了反思:如果心底里不认同的话,也只能在表面执行。只有他理解了、认同了才能真正接受外来的建议,否则会认为是对自己的动摇。没有定力或许是因为新手对自己身份的认定是不牢固和脆弱的,他需要持续地协商和自我肯定及与他人互动,但最终效果如何,取决于他的内因,他对自我的认可、试错之后的肯定。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表里如一的认同,而不是不认同或者认同延迟。(www.xing528.com)

最后反思:这次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田野在学校评委面前的展示(后来得知他在语言和综合方面都是一等奖!这体现了他的被认可和“成绩”的固化)、师傅的肯定和帮带、教研组的对话、自我的反思和行为表现、主要人物的评价、研究者对自我的反思。这牵涉到很多主题:参与和物化、他人的认可和接纳、自我的认可和意见/意义协商。如果要仿照温格写个小短剧的话,今天的场景可以描述一下。

No.7

2008年12月22日,约田野吃饭,再加上在未名湖边的聊天,总共聊了大约三个小时。从他小时候到大学、到工作,聊得我脑子里信息超载,事后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整理我的思路。田野非常善解人意,并且他非常配合我的“工作”,我的一句问话能引出他的几十句话,滔滔不绝。不过因为我让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洗了脑,所以固执地围绕着它来提问,可能他都急了,一再申辩自己不边缘,融入学校不困难。所以,如果要用在论文中,应该注意我的引导性提问的影响。

他的很多话特别妙,比如:刚工作那会儿我就是从别人的眼里看自己;我就是一棵翠叶白梆大白菜,一眼就能看到底(对自我的描述、评价,身份);学校就是我的娘家;学校是个散漫的共同体;我们教研室既相敬如宾,又亲如一家人。他们都罩着我(成员的认可和接纳);老师们就像一个村的乡亲(对实践共同体的认可与归属);我觉得自己没有一个融入的过程,我就是在那里,一开始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待在自己该待的地方(参与的过程);我们四个新教师都是你说完了我说,谁也安慰不了谁,没有谁是主导核心什么的,大家都是平等的,互相支持(小圈子的关系和参与方式);我开会时几乎没说过话,因为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要做的就是听,听老师们说什么,我学(新人对实践共同体的参与三要素分析)……在田野看来,学校是没有一个什么核心的,即使教研组开会,他的师傅田老师作为组长,也只是开会布置任务,然后其他老师发言和发表意见,并没有什么核心。教研室里也没有什么内部的语言他听不懂或者进入不了的东西,因为一切都很顺利,其他老师对他都非常好,让他感觉很好。

我还知道他由师傅带着进入了北京市地理课名师工作站。是也在做着师傅给的关于网络平台的一个课题吗?待问。

No.8

2009年2月26日晚6:00—9:00,清华附中教师之家,10人参加的读书会,我导读了《教师故事启示录》,田野听完导读,讨论了两句就离开了。好像看到田野打瞌睡,原因可能是我讲的太没趣,没有讲故事;二是他太累,或者是不赞同作者如此讲/写故事?田野和邱磊意见差不多:故事的作用到底有没有这么大?因为很多的事情都是灵光一闪发生的,以后会不会发生、会不会再闪灵光,是不可知的,即使记下了故事也并不能对以后的事情产生多大作用。而且别人的故事对自己的帮助是很有限的,充其量能起到第一个作用,即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田野也说了,真的没时间、没有精力去写,太忙了!而且写故事需要鼓励,否则没法坚持。而我们讨论认为,田野、邱磊他们最初就是因为缺少反思这种能量,几个新老师在那里进行平面的交流和宣泄,没有“光明”进来,没有更高一层的反思和提升,没有追问为什么,没有能量补充进来,只是停留在情感的宣泄、郁闷的散发上,所以不能继续。

新手高层次的、非停留在回忆和发泄层面的反思是最重要的,但没有时间、疏于写作又是一大障碍。也许是因为每个人的出口不一样,有的人善于说,而有的人出口是笔,是写作。所以,田野的口才值得赞扬,但写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思路整理呢?那次特教座谈后的小片段,写得多好啊!但愿我能再收集一些书面的资料,因为论文是没法呈现出他那滔滔不绝之口才的。

No.9

2009年3月1日访谈了刘老师,聊了聊田野,提到了他的苦恼——与学生太无间、太“哥们”了。而相比之下,另外两个新来的老师,就特别有板有眼,得到学生的“敬重”。其实学生的喜欢不是绝对的,一个老师不可能得到所有学生的喜欢,也不可能会让所有的学生不喜欢。但或许更“像个老师的样子”,对于教师开展工作更顺利一些?就像高老师说的,老师必须要让学生敬重自己,只有爱没有敬,是绝对不行的。所以,虽然我们不再如此强调师道尊严了,像程门立雪一样的绝对化,但师之尊仍是教学教育的必要条件,爱和敬都不能走极端。

我问到田野的到来给共同体带来什么变化,刘老师提到肯定有变化,“从经验比较,从我经验推理的话,如果田野不来,他在和不在不一样,比如话题。不过这不是一个群体的,是我个体的问题。”即她站在一个老教师的角度看到他回来唉声叹气会安慰他,于是就有了话语的不同。我问,共同体的具体变化比如常规之类的呢?她说:“别说你局外人,就是我们自己在里面也很难看到。其实应该是有差别,能表现出来,但是你的敏感捕捉能力……应该有个差异,你一言我一语之中肯定会有一些差异,有些变化。”——我要怎么看这些变化?三要素的变化?或者只是白描它们?

但刘老师接着指出,可能差异就是田野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不一样。如果这个组没有新教师,即有新教师和没有新教师,讨论的问题会不一样。对他安慰的东西比较多。——看来,从话语角度切入很重要。还有结合田野访谈中提到的,电脑、跑腿、愿意出力干活,这些都是他作为年轻新人的独特的地方,他在和不在的确不一样。而当时他提到了大家都爱谈起的小王,是他不知道的话题,但这并不阻碍他的参与,他能想象出这样一个人。

刘老师的这段话对我启发很大:“如果田野没在这个组,他也能成长,只是从这个组里,从这个共同体里获得了什么样的收获,不说快慢,而是说获得了什么不同,是与他个人成长环境不同的一种收获。宏观上可能就是一种心理支持,就好像有个家,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可以回家说两句,发泄也好,疏解也好。或者建议……建议就很难说了,因为这就是经验性的,他说学生不听话,应该怎么办,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给他些建议,但实践上不起什么作用。这需要自己琢磨,甚至自己撞完墙才管用。而关于共同体,它需要有个关系、有个载体:因为有共同思考的载体,才会产生对话。为什么田野进来以后,大家只是安慰,因为没有共同的载体;如果我们同头,那话题就太多了。他跟他师傅田老师因为同头,生死攸关,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利益关系、动力学,看来是我要特别关注的。其实在小学也是如此,潜在的竞争、成绩的排名,都有这样的利益关系和动力学在里面的。

我还得知了清华附中读书会的来龙去脉。刘老师通过书这个载体把不同学科的新教师融在一起。读书会是个松散的组织:每个人心态不一样,他可能觉得这是个组织,不太愿意脱离开它,但又不见得对读的这个东西多么感兴趣。每个人都不一样,但不管抱什么目的,他肯定觉得坐下来聊聊有意思,忙起来了呢就觉得时间不够。她给田野的评价是:“他俩比较偏激,但我认为偏激本身很正常,没有经验对比嘛。共同体就有这个好处,共同体可以引导他自己想,看不到的东西,我们可以给他指出来。你还可以这样想,不管他是不是心服口服,但可以取得一个角度,给他一个角度去思考。”并用水土流失的例子做支撑:“我感觉他出来的时候是一个死结,就觉得是教材错误,没法讲了。但如果有个共同体,发出另一个声音给他,就提供了一个参考背景,他可以认,也可以不认,重要的是提供另一个看法。”——共同体给有些偏激的新人一个参考背景,让他听到不同的声音,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一点对其成长非常重要,他通过与其他成员交往、激励和激发想法,在参与和协商中生成自己新的意义。

No.10

2009年3月19日,跟随刘老师到了他们的教研组会议上,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听见了田老师如何给田野说下周的课怎么上。两个人也有互动,田老师问了他几个知识型的问题,但都很短暂(这和凌波很不同)。

然后晚上参加了他们的读书课。田野小组讨论有录音(因为组里有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所以“就几乎成了田野这个新人的答疑会”),而最后汇报时的录音也很精彩(我现在都还记得他说的“那种小乌龟托在手心里的感觉”)。后来刘老师来信说,“田野今天还在津津乐道,好像顿悟了什么似的”。他围绕读书的顿悟写了一小篇文章,我要拿来看看。

No.11

2009年4月2日听师傅田老师的公开课。田野坐在旁边给一个女老师用很形象的语言解释海拨越高越冷的问题。评价师傅的课时,说了以下语句:“我那个就像看英语单词,谁和谁也不挨着,像字典,而这个就是故事,逻辑上是有联系的,上完就能回忆出来,这个是靠回忆起来的,我那个是靠记忆起来的,这个是整的,我那个是散的。另外一个是没有中间那些模板,这个很重要。我没有这个意识;同样的教材,同样的东西,我看到的就是教材,老大能看到更本质的东西、更上位的概念、更核心的东西。我看到的只是流域开发,而老大看到的就是区域研究的方法。这就是差距;武林高手的绝世宝剑,到你手里,未必好使;这个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我可以做到清晰准确,我对学生的吸引纯属是插科打诨,跟这个有差别……”当然他也在我的追问下说了师傅课的一些问题:可以再简炼些,没有那么多重复。

也谈到了上次的读书,他说,“之前感觉(那些书)太哲学、太虚无缥缈了,这些疯子干嘛呢!但通过两位老师自身故事的讲述,把‘爱学生’这个原则可视化、具体化了,起码我对这个东西、对这个人很认可了,然后再去看书、再去学。”对新手教师来说,给他们讲大道理、讲原则、讲要怎么做,收效很少。把抽象、一般和普适的东西,可视化、具体化,最好是通过故事的方式让他们共鸣,能抓住具体的东西来领悟。

No.12

2009年4月16日读书会,拿到了田野在上次读书会后写的小反思。他说自己有三个收获:爱、关心和责任感;等待;柔软的心。“通过两位老师的言语、表情,就好像看到眼前有人在挥舞利剑,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的感觉,爽快! 难题面前,除了放弃和沮丧,我还多了第三种选择,就是等待,满怀温柔地等待这样一个时机的到来。呵呵,踏实!小小的需要关爱的心能够唤起心中柔软的一面,面对这些小小的学生,不也是一样的么,有暖暖的春天午后的感觉。”从他的用词里就能体会到他的感性和率性。和他一起,路上遇到三个初中的孩子,那种围拢来眼巴巴看着你、和你说笑的感觉,真的是让我很感慨:到底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好的?田野在读书会里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协调员、买书的人、买食品的人、跑腿的。不知他对自己在读书会中扮演的角色有什么看法?他愿意做吗?

No.13

2009年4月29日到附中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看了看田野桌子上的活页夹。里面多是记录的师傅的、如何应对高考的以及他做的环境课程课题的东西。访谈中,他再次用了菜的比喻,麻辣烫、粤菜、川菜的对比很形象。因为我是带着“学什么”的问题去的,所以重点问了问这方面的问题。他提到学习分两个部分,看,然后想,再学着做,做完会和师傅或其他人聊聊。而学到的东西有:教学技术(方法),具体知识,思想如何教。他提到自己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很开心,因为一有什么困惑,高手就能给他解决,或者从高手那里看到解决的方法。很有收获。另外,聊了聊他所在的名师工作站,以及跟师傅做的一个教育部重点课题。很明显,这两个方面的优势(在别的年轻老师看来是极好的、极受人羡慕的机会),都是田老师给他的。他有学习的机会,但是更有学习的愿望。“幸福满地都是”,是他对自己现时状态的描绘。

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分析了这段资料,举两个例子(见图4、图5):

No.14

2009年5月21日我们的课题会,大家对我访谈田野中的“做菜”比喻进行分析,提出了很多观点,比如他并没有真正反思,他对自己认识太清晰了以至于其实他说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他的个性特质没有和教学融合,所以不能称为实践性知识,以及他的内心到底怎么想的,等等。我也糊涂了,究竟该怎么分析?刘老师有些持反对态度,认为他只是耍贫,没有真正统一到教学中。她的风格和田野截然相反,个人性格也是。那和他风格相似的师傅如何评价他呢?下周一定要访谈田老师。

No.15

2009年6月11日,终于访谈了师傅田老师,高兴!田老师很健谈,在他办公室里说了大约一个小时。然后回到对面办公室和田野聊了几句。之后到一楼德育处找到邱磊,同样健谈,大约说了半个小时。又和贝贝说了几句话,关于读书收获的“理念”。还算有收获。

田老师提到他选择徒弟的标准、师傅培养的方向:“避免你的徒弟只是勤恳,避免徒弟只喜欢玩一些花哨,要让他两手抓,既要在理论上不断充实自己,然后学别人的东西时必须结合自己的思想”。他用李白与杜甫的风格做譬喻。田野之所以进步比较快,与他“在拜师意义上的理解比较到位有关,他不是被动的。他能够意识到,他跟着师傅学,学的是对他一生都有用的东西”。还提到他给田野的四次大的机会以及对田野优缺点的评价,谈到了教师要与学生亲密有间。还有对后来田野“没有自己的东西”、爱从网上下一堆东西、自己的东西灌输不进去的批评。最后是对田野下一步的安排:做班主任。

图5

图6

田野就一个家长给她孩子班主任写的信写了一篇小文,大发感慨,也在纠结这个问题: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他提到,现在能抓住一些、体会一些了,现在他让自己不那么纠结了,有了第三条道路,有了一定的经验。邱磊则就我的问题“学习到了什么?”给出答案:如何和学生谈话、如何避免走险滩、如何汲取失败的教训。然后是上课时老教师的经验传授,最后一个是人格魅力、前辈的光辉形象。让自己也朝那个方面去做——“在中学,第一位的不是你的教学能力,基础教育上教学能力是其次的。首要的是能不能育人,说不好听点,是管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