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大教育学博士的经验重构:林小英老师的建议

北大教育学博士的经验重构:林小英老师的建议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院年轻教师林小英的家里,她给我了特别棒的质询和建议,林老师的睿智与大气一直让我羡慕不已。学校作为实践共同体,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非常好的两条线。)突出教师的反思,因为教师是独有的对“人”的工作,它是必须反思才能进行的工作。(不是精确还原林老师的原话,但大致如此。林老师建议,这其实不是我的问题,而在于把我看到的东西归类。

北大教育学博士的经验重构:林小英老师的建议

学院年轻教师林小英的家里,她给我了特别棒的质询和建议,林老师的睿智与大气一直让我羡慕不已。结合她的质询和建议,我整理了如下几点。

(1)把自己要介绍的东西都尽量放在文献综述之中,集中干净地呈现;理论框架需要再充实,实践共同体理论的脉络要梳理,它自温格之后的发展和相关研究需要交代。

(2)实践共同体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温格提出的时候不是针对学校,而我要把它和学校对应起来,我的理由是什么?特色是什么?这里可以做深一些。要把我看到的这个具体事物——学校,与实践共同体这个理论概念对应起来。在提出研究问题时,应该凸显这一点。把研究问题理论化——学校作为一个共同体,教师作为个体如何进入这个共同体;而学校又因为有新人的加入起了什么变化,这就是经典的吉登斯理论。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往深里做,可以做出很好的社会学的东西;而不想做深,就可以像徐碧美的研究那样。实践共同体应该是我在实践研究基础上的理论抽象。我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找研究概念的上属概念。如果说实践共同体是一个种概念,那学校就是它的属概念,它是我给予学校的指称。教师是怎么参与的,他作为个体,可以用到个体和集体的关系,个体组成了集体,集体约束个体,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一旦组成了集体,又形成了凌驾于个体之上的力量,反过来约束个体。这说的就是教师和学校的关系。学校都期待输入新鲜血液,新教师的到来会有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而另一方面,教师个体来之后也想要了解学校的文化、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则,以便更好地融入进去。其实这就是结构对个体的期待,个体对结构的适应以及预设,个体的预设与结构的约束相互作用,就是新手对共同体的边缘性参与。学校作为实践共同体,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非常好的两条线。(所以,我的理论基础用这两个的话,应该可以了。温格的实践共同体里其实缺了反思这一块,而反思对教师非常重要。所以,舍恩是我可以求助的对象!)

(3)突出教师的反思,因为教师是独有的对“人”的工作,它是必须反思才能进行的工作。我需要做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增加“对应”,使思路更加深邃。即,教师对应社会学中的个体,实践共同体对应社会。任何社会/国家都是想象中的,并没有固定的界限,但身处其中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身处其中”,重要的是有一种情感的归属、心灵的寄托,教师之于学校共同体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学校,学校也需要教师。(不是精确还原林老师的原话,但大致如此。这一点给我很大启发,让我联想起田野的“一个村的乡亲”,于萍萍的“我是学校的人,我不能给学校丢脸”,新手们对学校的这种归属感和情感寄托,是我描述他们成长的起点。而他们又是如何产生这种感觉的?自进入学校那天起就有了吗?还是在活动中慢慢生发并强化的?这就有能动性和社会结构的交互作用了。它有想象的成分在里面,新手需要通过想象中的“归属”和共同体,使自己在学校中更加踏实和有根基!)

(4)我的研究可能要跨越好几个领域,社会学、心理学、教师教育,在一个宽和深的根基上才能搭建这座大厦。

(5)我需要让自己的思路更深邃,提高高度,或者说在教师之上抽离,从教师这类人推广到其他。如果论文就教师看教师,就事论事,那就太普通了,因为它不能一般化,我还需要做一个工作:我的这个理论可以用到学校之外的实践共同体吗?它可以一般化吗?(这个我还不太敢做,因为我不知道最后会出个什么东西。如果我能给其他人一个分析学校教师的范例,就很好了。如果还能推广,就好上加好了。)(www.xing528.com)

当我说到感觉操作性不够,不知道到现场该看什么,比如三要素各是什么?林老师建议,这其实不是我的问题,而在于把我看到的东西归类。我就问新教师这两年是怎么走过来的?你刚进来怎么样,跟同事、跟教研组、校长都参加了什么活动,学校的组织架构如何,你有什么感受?共同事业其实就是一种认同,大家都在做,都认同,它才存在;共同事业其实就是口头上的认定。所以,问新手的感受,问大家怎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甚至放学后大家结伴去吃饭,谁去吃,为何不叫哪些人等,都是宝贵的资料。然后,看这些资料能指向哪里,归类到我的理论分类中,而这些理论分类又可以从哪些资料中看到,能从哪些碎片和片段中找到,比如哪里能寻找到理论上的“知识库”。这就是理论与实践不断来回互动的过程。(我手头有不少资料了,可总觉得好像没有什么价值,没有从那些所谓的直接的“理论问题”入手问,所以可能用处不大。但其实不是没有价值,是我的眼睛缺少发现,点点滴滴、零零散散的句子,其实也可以汇集成大的“例证库”。只是,我还是困惑于访谈的问题!需要再进一步思考。)

林老师指出了我开题报告需要补充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一再表明了我去了很多学校,研究了一些老师,但开题报告里却没有提到这些内容——我走到哪一步了?我探索到了哪些东西,初步回答了我提出的哪些问题?我用了实践共同体理论、情境学习理论,那么,我在实践中提升到哪一步了?资料给我了哪些提示?理论抽象到哪一步了?这个工作一方面能说服自己,已经确定了哪些问题,下面要往哪里走,要做哪些改进。把这些内容呈现出来,就是指明了自己思维的走向。另一方面,当答辩时,就不会为他人左右,而能批判性地吸收批评和建议。(我用预研究的形式补上这一块,看能不能作为我的初步结论呈现出来。其实我真的已经有了一些东西,只是还没分析;我也写了那么多的备忘录,有了很多的“反思”,就算不是多么深刻,但都是我独有的对问题的看法,是别人没有经历而我经历的过程,所以我把它呈现出来,就是增加了我的说服力。现在的关键是,我能得到哪些初步结论?我要从哪些方面、如何呈现这些结论?要抓住研究问题!只是我还不能确定我最后的研究问题,这是我首先要做的!新手与共同体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后来在质的研究课上,林老师又给我一个好建议:可以把量的研究糅合进来,比如呈现学校几年来进新教师的情况,画出一个数字曲线,这其中其实就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学校对新人的期待、期望。而进来的这些新教师目前情况如何,有几人已经升至了较高的高度,如担任重要职务、发展很迅速等情况,也能说明学校这个实践共同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是的,学校大背景我必须要了解。网络、访谈、文字资料,用多种方式收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