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直接宣称我要研究新手教师的发展,但其实无论情境学习、实践共同体支持,还是边缘性参与理论,其实都是讲的教师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发展成什么样子?最后要有个东西,表现出教师学习的状态和过程,然后是学习发展的表现/表征。我可以扣在实践共同体三要素(共同的事业、共享的技艺库和共同体成员相互的投入)上,以它们为新手学习的表征/判断标准。
原来的教师共同体有其pattern,routine,如说话程序、开会程序,而新手来了以后,会不会改变?有何改变?新手在里面是如何与其他成员互动、评课、集体备课的?他的解释为何,然后又如何反思,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揭示出一些主要概念:知识、技能、关注点、感觉(比如感觉工作更有意思,又反弹回去,对师傅产生影响)。舍恩的写法可以给我借鉴,从微观切入双方的互动重构。这里可以用叙事的方式呈现,比如尝试先写一个故事,我到底关心什么,能够关心什么,树一个典型样例。
在《偷来的知识》一文中,提到了颜料和砖头的学习隐喻,挺有意义。作者指出,LPP 最有意义的一点是,从学习者而非提供者角度思考问题。学习者的参与、意义的制造、认同的协商都是个体能动的,别人不能代替。而这种能动又是处在一定结构之中的,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存在辩证关系。重点在于呈现出实践共同体内的互动动力学,即个人维度与集体结构之间的互动。如果把它作为新手学习的要素/表征的话,那个人从边缘的新手到充分参与,其中发生了什么?围绕三要素,我可以自己提炼一些可操作的概念,为我所用。比如,共同事业方面,不再把职业仅作为谋生的手段;投入方面,非仅仅教书,还有读书会等其他归属;知识库方面更加明显,能理解和加入其他人的“场合”,顺畅沟通。而共同体对个人的回应又如何?或者对那些成功的个体而言,什么样的共同体更有优势,其必要条件是什么?如文化、任务清晰、经验库开放丰富等。(www.xing528.com)
不过,还有个必须考虑的“预设”:学校/教研室就是一个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就是好的。其实这个和我之前预设新手要经过边缘性参与过程进入学校是一个性质的。我的前设太强?我们需要共同体吗?我们认识到它了吗?现实可能是认识到了,但不用;或者是没有认识到,所以不用。如果学校有缺失,可以研究。它本身其实是一个理想状态,学校是社会性的,是科层制的,但共同体倡导的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心,不断变化发展。那么学校不可僭越的层级就需要特殊关注。我如果假设研究学校/教研室是实践共同体,这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到最后我需要单独澄清这个问题。我要从哪里切入,怎么走,走到什么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