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法德的文章我已经看过了,13日在google学术中显示它的被引用次数是785,可见它有一定典型性。我需要思考:他提供了怎么样的解释角度,他对情境学习、实践共同体、边缘性学习的看法和启示,从此角度解释“新手学习/发展”的独特性是什么?
新手的参与,是成人进入职业后的学习,参与其实就是专业化的过程,包括:个人方面的知识、能力、身份等,集体/社会方面有成为其中一分子、共同体的进步和再生产。这其实就是新手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过程。参与越充分,身份获得越顺利,最后成为共同体其中一员,而对其个人而言,在知识技能、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教学内涵、对学生的认识、身份的意义等方面,也更加深入。
相比之下,原来的教师学习/成长方式,较机械单调直接,无论是获得隐喻,还是师徒,都是直接影响式的或者帮带式的,参与则有更多互动意义,包含物化协商过程。互动包括知识、技能、身份各方面,有其可操作性的一面,它是积极的、双方的,有结构二重性的意味。新手个体处在学校实践共同体之中,他的自我能动性和共同体的支持性,以及“权力限制”和惯例习俗的制约都对我有意义。
表1 学习的两种基本隐喻(Sfard,1998)[1] (www.xing528.com)
我在研究中既然要把斯法德的两个隐喻作为基础,那对新手教师的描述中,隐喻是不可缺少的。我已经搜索了这部分的相关文献,待阅。其中有一篇关于新手教师教与学隐喻的文章Secondary teachers’ conceptual metaphor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anges over the career span,提到隐喻的时间变化。最初,是教师自我中心,有些隐喻是稳定的,比如养育、提供工具,而投入到共同体之后,随着教学经历的增多又减少了对共同体的关注。这或许显示了教师教了许多年后,更倾向于把自己的教学看作自我引导,很少倾向于通过参与共同体进行教学——这个观点启发了我,共同体是否对新手更有用?集体的力量更大?但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是在集体的力量之上自己努力摸索提升的,或许对实践共同体的依赖有个时间限制,是一条下降的曲线?
但想想又不尽然,刘慧霞老师提到她所在的同头教学组,她会受另一个老师的启发,虽然她认为其思路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地方,但两个人一起备课总比一个人好。所以,同头教学组算是给我的实践共同体又添新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