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克兰迪宁和康纳利关于教师知识景观的文章,很有启发。他们的知识景观包括人、地点和事情之间的关系,它既是智力的也是一个道德景观。教师在学校的知识有两种,教室外和教室内的。前者是私人的,述说着生动的个人故事,在后者环境下教师可能会说一些“封面”故事。这对于我写隐喻会有帮助,而且也许我在考察新教师成长环境时,观察教师互动、谈话时,可以与景观和故事的隐喻结合起来。新教师说了哪些故事,师傅在进行启导、与徒弟交流时是说的封面故事还是教室门后的个人故事?在整个教师实践共同体内部,有什么主导性的封面故事和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私人故事?哪个对新教师影响更大些?新教师会更认同哪个?他能觉察到这些故事吗?怎么觉察?
而他们的叙事三维空间的论述,应该会成为我论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处于学校实践共同体内的新手教师,会有时间的流转——过往的经历、现在的状态、对未来的期待;会有场合的移动——为学生的大学、为教师的中小学、为成员的教研组、家委会、读书会;会有反转向内的思考,会有个人、学校、社会之间的关联。我在分析每一个新手的时候,可以给他们画个肖像,并用三维方式呈现他的参与过程和参与空间。
三维叙事研究空间和框架使我们的研究能够置于一个地点,向内(内在情况,诸如感情、希望、审美反应和道德倾向)、向外(外在条件、环境)、向前(将来方向)、向后(过去方向)遨游。借用张园画的图,后期我可以再更新一下:
图1 三维叙事研究空间(www.xing528.com)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是有关系的,两者的故事和生活互相交织,我要身在其中,我需要找到归属感和被需要感,但现在我在研究对象于萍萍那里没有找到,我还在外圈徘徊。要能建立亲密关系,但又要能退回去,冷静地观察和反思,进入现场、撰写文本。当叙事探究者处在现场中,他们永远不会作为游离于别人经验之外的记录器而存在。我有我作为新手的经验,也有开始研究所必需的研究经验。而同时,我又有我所研究的新手教师们的经验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生成意义,迸发出故事。我需要反思,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我的位置吗?局内人与局外人、圈内与圈外、研究者与合作者,这些都是关系的协商,进入现场之初需要协商,但进入后不表示协商停止,因为经验是流动的、故事是生动的,人为、为人的,关系需要时时刻刻维持。
这样想来,我研究新手教师的边缘性参与,其实我何尝不是个边缘性参与者呢?!相对于他们,我是个局外人,对他们的话语、常规、惯习,他们拥有的知识、默认的规则,我是不了解的、生疏的,随着研究的推进,或许我会逐渐位移,一点一点进入他们,由边缘徘徊到几分参与,我的变化、我的经验最后也是研究结果的一部分。最后的论文,最后的一章,是否可以写这个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