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围绕师徒启导(mentoring)的文献综述性质的论文,没想到老师们还蛮感兴趣,提的问题也几乎最多!启导的基础是什么?师傅要有什么样的知识才可以,而这样的知识是什么形态的?学科的?实践性的?师傅身上的专家知识和学科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可比性,各自发挥作用的机制如何?启导包含的三层关系之间有什么关系?全文充斥着外文文献,自己的创新之处在哪里?
田玲老师给我的建议很好,我当时没有想到,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师傅可以给徒弟启导,而没有追问启导的基础在哪里。尽管我的文章里提到了,各文献只是认定“师傅就是明智和有经验之人”这个假定,就展开讨论相关问题,殊不知我自己也在重走此路。没有想到应该在“定义”“何为”“收益”“如何做”之外,需要加一个“为何”。如果我要把这部分启导的文献放入博士论文,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关于发展性关系、支持性关系、相互性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答辩当时没有随机应变。其实很容易想到,发展是目的和落脚点,支持是条件和途径,相互性是过程与表现。写文章时就是突然来了灵感,想起来这三个词,但没有继续往下走,需要给这三个词提升一下;师傅身上有宝贵的“经验性知识”,有大量的“妙招”和做人处世的缄默知识。师徒制一个隐含的目的或者价值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这里的经验性知识显然既有学科性的,更有实践性的。或者说,我们致力于研究的实践性知识本身就是把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本土性知识糅合进情境脉络中,结合教师自身的反思提炼而成,是一种知识的“合金”。既然它离不开情境脉络,或者是只有在情境之中方见其效,那只有在情境中传授和学习方才有效。所以,“参与”才有其必要性。(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