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的论文不可避免要运用质的研究方法(或者说叙事研究?),初步定小标题为“我如何判断我的判断为真”,大的题目待定。拟从研究方法角度(质的研究的真实性)进行。计划以三个叙事片段为开篇并作为桥梁贯穿全文:首先我判断研究对象(新手教师的师傅)采纳了第一型行动理论;进行访谈和观课以判断我的判断;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结合读书课上成员的讨论进一步判断这个判断。以此,探讨研究者如何把握研究的真实性?由谁来判断真实?研究者的真实和研究对象所承认的真实之间有何张力?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之悖论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正如我们的课题研究中,你怎么知道你和老师互动交谈之后,他表现出来或者说出来的“实践性知识”就是他原本具有的呢?研究者介入后,介入干预(准确的说是影响)之下生成的东西是谁的?这个东西还是客观真实的吗?如果不是,我们研究老师们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何为?为何?
陈老师那天在宿舍给我的建议如下:有关真实性的探讨有哪些流派,其中,实证性研究的看法如何,而质的研究是如何判断的;三种存有学范畴,重点在第三种;我作为研究者,秉持质的研究路向,价值观、立场、拥有话语、所在场域都会影响我对研究对象行为的判断;理解如何可能?真理如何达到?我需要结合师徒案例,说明我如何得出我的判断,分析我的判断与师傅的看法迥异的原因,并反馈给师傅,通过对话与再观察、与徒弟的对话,再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判断。(www.xing528.com)
而我在读书课上围绕《我如何判断我的判断为真》做了“研究有效性”的小报告后,本来想写个心得的,把大家给我的建议梳理一下,并把自己的汇报思路和心理体验写下来——比如在被问到“效果历史”是什么时,搜肠刮肚也不能清楚解释的紧张感,但是我懒得动笔。而且我感觉大家提的建议(比如感觉文章没写完)似乎并不符合我的初衷,我的意图就是以案例为依托来讨论如何判断研究者所做的判断是否有效,有什么判断标准,为了达到有效需要做哪些工作,而不是去详细和稳妥地解决案例本身存在的问题。就好比医生以一个病灶为讲解依托,展示它的起因、表现、诊治建议、问题对策,重点是向实习生展示病理的分析过程,而不是“治病”。不知这个类比合不合适,但我终归没有按照大家的建议走下去,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可以写成一个大的研究报告了,我只是想做个方法论的文章。陈老师回复说如果我想深入研究下去的话,可以认真思考大家的建议——我再斟酌一下吧,看时间和精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