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按照陈老师的六个框来分析的,对号入座。而且西二旗组这方面的材料也非常多。举例如下:(这六个框是要保留,还是结合进其他几个“力”中?如何整合?需要再讨论。)
(1)教学机智——敏锐感知情境,制造教育时机。王老师虽然看上去稳稳的、文静内敛的样子,但她能在“该活泼”的时候动起来。结合情境的需要,随时制造教育时机,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起到不错的教学效果。给学生出示“位”这个字后,她问学生“这是什么偏旁啊?”“单人旁。”“对,单人旁,是和人有关系的。你们能用它组几个词吗?我们现在在教室里,可以怎么组词?”“一位老师,一位同学。”“后面还有……”老师一边把手指向坐在教室后面的我们,一边问。一个个稚嫩可爱的笑脸转向我们,叽叽喳喳地说:“有三位老师!”“对,他们是来做客的,还可以说……”“三位客人!”孩子们兴奋地喊起来,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2)教学策略——善于运用同辈进行榜样激励。开始时李老师先要求学生读1~6自然段,接着询问:“怎么找出是哪个自然段呢?对,在前面标出来,一看就能看出来了。”然后她走动巡视全班,重复提醒了两次:“我看有的同学做得很好,先标出来再看书”“先标出来”。在看完两排学生后,她拿起中间第一排同学的课本,举着说:“读完的就是读完的样,没读完的就应该是没读的样,听明白了吗?”当巡视到最后一排时,看到一个男生还没有按照提示标出段落数字,李老师指着他前面的女生说:“看人家范静都找着了,你没找着!”男孩子赶紧拿起铅笔标上。课上到中间时,李老师把三位妈妈的话重点写在黑板上,第三位妈妈说自己的儿子没什么出奇的地方,她问学生“出奇”是什么意思,并把学生的答案“特别、特殊”也一并写在黑板上,然后她回过头来,很快地说:“你看看人家徐然都已经写在书上了,看看人家多知道学习!”马上有一些学生也跟着把解释写在了书上。同辈之间的榜样力量是极大的,尤其对低年级孩子,模仿和效法别人是一个很突出的特点,这也就是为什么语文或数学课上老出现“咬尾鱼”现象的原因。教师都知晓这个道理,善于运用好的典型、表扬好的行为来树立榜样,甚至是其目的在于“批评”某个学生时,也不直接进行,而是通过表扬其他学生达到目的。
(3)对学生需要的判断、感知和回应。在让一个女生范读的时候,她卡壳了,遇到了不认识的字,祁老师先是挺柔和地说“看看,刚才不虚心了吧,不提问,不认识了。谁来教教她?”当一个学生站起来读完之后,祁老师接着对那个女孩说:“记住了吧?你先读,读完再标上音。”让学生“先读完再标音”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正是这一先一后,表现了老师的在乎和关心,这个时候孰轻孰重呢?不打断学生范读的连贯性和积极性,但同时也强调要弥补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处理得非常巧妙。
思路四:定位问题(在学校中的位置与身份认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及各方面的“学校生活”。)
思路五:意象(隐喻:“小苗苗”。)
思路六:生活史(案例:栾老师的“你们饿不饿?”张老师刚开始工作时的经历对从教的影响,成功带来对教学的满意和自我的肯定,以及自我认同感。王老师生活中的榜样,“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姥爷”。)
思路七:反思(似乎各组很少关注学生视角;以及对学校背景,即教师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关注?这样的背景因素应该以什么方式呈现?)(www.xing528.com)
[1]陈向明,等.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参见陈向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1期,p1.
[3]艾米娅·利布里奇,等.叙事研究:阅读、分析和诠释[M].王红艳,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本书于2019年修订再版)
[4]王红艳.“意象”——研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一个视角——以“小苗苗”和“大白菜”为例[J].中国教师.2008(05):40-41.
[5]王红艳.叙事分析的整体—内容视角——以分析一位教师的叙事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02):59-63.
[6]胡必亮.关系共同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