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究竟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在教育教学场景中以什么状态和形式呈现?教师如何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个人生活史、教学反思和教师实践共同体对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发展有什么影响?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要求研究者进入教育现场,走入教师的日常生活世界。写下面这篇备忘录时,课题组已经从“这里”到“那里”穿梭了半年多,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听课和访谈笔记、备课本和教案、教师日志和反思日记、学生作业等,它们不是从量的角度出发收集的,而是从质的研究视角入手,不是追求数字的精确、过程的客观中立和结果的可复制性,而是强调研究者与合作者之间的信任、真诚和敞开心扉,关注和倾听、诠释和解说带来的是数量庞大的叙事性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和诠释,是摆在课题组面前的一项急迫任务。
2008年5月,我把《叙事研究》[3] 这本书翻译完了,不能浪费这个好资源,我用它的方法去分析我所收集的资料。作者提到根据整体与部分、内容与形式这两个维度,可以组合出四种叙事分析的方法:整体—内容分析、整体—形式分析、部分—内容分析、部分—形式分析。每一种分析方法都各有其优势与适合的研究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斟酌思考,我感觉整体—内容分析法是比较好用的,于是深入分析了我在课题学校西二旗小学的一段田野笔记,即我与该校一位体育教师的两次接触实录,其中前后访谈时间总计约为四个小时,转录文字接近两万字。当事人张老师用一个个故事串连起她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而这四十年的教学生涯被她分为三个阶段:从刚工作的一个16 岁的小姑娘,到慢慢“上道”取得一定成绩,经历风风雨雨后再到今天的“桃李满天下”。整体—内容分析的关键在于寻找故事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最初,我带着一颗开放的心仔细阅读张老师的整个故事,记录下触动自己的关键词、呈现出的总体印象,如自信自豪、认真、乐观、爱工作爱孩子。然后再反复读,并对照关键词进行删减和归类提炼工作,在其生涯的三个阶段寻找那些与总体印象相符的、反复出现的主题。下面就是从全部叙事中提炼出的四个主题,这四个主题又进一步印证了叙事最初呈现给我的总体印象。
1.风风雨雨和桃李满天下
张老师16岁参加工作,用她的话来说,“整个一小姑娘”,到今天将近四十年了,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年呢!而她这四十年的岁月都是在教师岗位上度过的,从“小张”到“老张”,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但从张老师的话里可以听出,她对自己过去岁月及现今工作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一个16岁的小姑娘刚开始工作肯定是有不少困难的,张老师自己也说“你不可能一帆风顺”。她举出一个“受欺负”的例子:“当时是在颐和园那边上课,周围就是空地,什么都没有。有很多农民孩子特别淘气,看你小就欺负你、来捣乱,成心在里面踢球,破坏你的课堂教学。”但这个困难被她挺容易地解决了。张老师的粗犷性格和“体育味”让她从工作一开始就很像个样子—不是学体育出身的她向领导自荐去教体育;“小足球踢得很好”的她能把调皮捣蛋的孩子集聚在自己身边;“按道理来说,根本就震不住孩子”的她“真就没教过乱班”。在张老师的谈话里,把自己的教学生涯分成了三块,16岁刚工作的时候、慢慢上道取得一定成绩和九十年代(严格来说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对应教师发展阶段的惯常说法,应该分别是新手教师、熟练教师和专家教师。如果说,初入职因为印象深刻而被张老师赋予了较多笔墨,那么后面的这两个阶段则是因为她的成绩与收获—即桃李满天下,而被给予了最长篇幅的谈论。
因为喜欢体育,好学,“自己摸索,后来也出去进修,多听老教师的课,跟他们交流,看他们讲课,向他们学习”,再加上“敬业”,张老师在体育教学这一行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在张老师看来,成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业绩,二是学生“有出息”。九十年代中期,张老师“在那个学校,可以说各方面都是很好了,不管是课,还是比赛”,于是被任命为学区体育组长,带着年轻的教师们为区里的体育教学做贡献。而她“从自编操开始,到国家要求的这三套操,都是有名有册的”;“曾经代表区里参加过演讲”,并且是当时唯一的一名小学体育老师;体育学校分实习学生的时候,分给她指导的总是最多的,这是对她能力的认可和信任;也给现在任教的这所学校的学生规范了行为,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这么一位优秀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然会“很不错”。包括张老师指导的体育学校的毕业生,他们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在工作岗位上做了领导;包括现任职学校的小学生,素质高了,精神面貌也不错。用张老师的话说,“第一,素质有了。第二,基本功有了。会站了,课也有组织了。即使去比赛(做操),也能排到前三”。一个自信自豪的老教师形象凸现出来。
2.“小苗苗”和“小豆豆”中的爱和了解
访谈刚开始不久,张老师就提到了“特别喜欢孩子,愿意和孩子打交道”。作为一个工作了一辈子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她接受返聘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对孩子们的爱,因为“只有跟孩子一起才有朝气、有乐趣,才感到快乐”。摆脱了身外之物的牵绊,张老师追求的是心灵的安宁和充实。有了对孩子们的这份爱、这份执着,才有了今天的桃李满天下。
Elbaz 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可以用一个大致的三层级结构方式来组织:实践的“规则”(rule,具体的指示)、实践的“原则”(principle,概括度居中等)、“意象”(image,宽泛的、隐喻式的陈述)。其中,意象是最不明晰的,也是最具包容性的,通常浸透着价值的判断。“学校就是家”“藏身之地”“躲在专家知识后面”等意象的视觉性质和直觉吸引力可以抓住教师关于自己、学生、教学和学科等看法的某些基本方面,并有助于将教师运用于实践的原则与规则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课题也把“意象”作为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通过与一线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倾听他们的故事,接纳他们的情感表达,捕捉他们话语中使用的意象,进而把其作为一个角度挖掘和提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小苗苗”与“小豆豆”就是张老师所用到的有关学生的两个“象”,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分析出她的“意”。[4]
小苗苗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是在不断生长、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它也是娇嫩的、需要呵护的。张老师是一个非常爱孩子的、教了一辈子体育的老教师,孩子是她快乐的源泉。“我要是不跟孩子一起生活,就觉得空虚,就整天没着没落的,只有跟孩子一起我才有朝气、有乐趣,自己也年轻。我就是虽然年龄到了,心还没到,心还跟他们一样。孩子能做到的事情,我肯定也能做到。跟他们一起学习、生活,一天才充满快乐。”小苗苗能给人带来希望和生气,又会让人生出爱意与呵护之心。同时,小苗苗是有非常大的可塑性且需要“塑造培养”的,张老师作为一个体育老师,非常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学生必须从小有个好身体,长大后才能做大事情”,而且体育课上必须“有规矩”,有组织、有纪律是她非常重视和强调的。在小苗苗这个形象、有生气的意象下,统领着积极、用心和“绿色”的原则和行为规则,于是就有了张老师针对学生特点的因材施教,比如给一年级孩子说“你就是一棵小松树,那就要像小松树一样挺拔”;比如把动作要领编成歌谣,让学生有兴趣且记得牢;比如她主张情境教学法,通过编故事、设情境,把课上得连贯、圆满。
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但凭借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张老师能很好地揣摩孩子们的心理。“他往那儿一站,我就知道他想什么呢,”而且会照顾孩子的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小孩子嘛,你不能老去批评他、指责他,他本身就好动,一会儿工夫能坚持,三分钟热乎劲,过了这三分钟该如何提示,用语言去沟通、用手势去沟通、用眼神去沟通,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那边折腾了,给他一个眼神,他就知道怎么做”。互动、沟通和关爱是张老师的教育信条,从刚工作那天起她就坚信这一点。要教育孩子必须了解孩子,否则只会事半功倍。“别看是二年级的小豆豆,好坏都明白,你可别拿小孩当小孩,他们脑袋瓜里的东西,比我们成人还复杂,是非也明白,就是管不住自己。对那些调皮的孩子不能讽刺挖苦,他们有头脑、有思想。”小豆豆是个非常可爱的词语,张老师用非常慈爱、温暖的口吻说出来,让人感觉心里软软的、润润的。对待这些嫩嫩的但又脆又蹦的小豆豆,没有一些技巧和耐心是不行的。(www.xing528.com)
3.利用“关系”解决问题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张老师讲了大约四个非常完整的教学故事。其中两个是关于处理教学问题的故事,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故事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利用“关系”解决问题。这个关系指人际关系,也就是利用被教育的学生的关系来处理所遇到的教学问题。这一点也很好地印证了叙事研究者所认可的女性叙事多是关系性叙事的主张。
在第一个故事中,一个16 岁的小姑娘刚刚工作,周围的农村孩子都来操场上捣乱。小姑娘一边采取自己的应对策略,一边对班里自己的学生做思想工作,因为捣乱的孩子中有学生的哥哥,“你跟你哥哥说,别在这捣乱,咱们上课呢。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下课再来踢,我也可以跟你一起踢”。问题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些孩子“不光不捣乱了,还维护,谁捣乱还不行”。而来到现任职的这个小学后,一个妈妈是学校老师的孩子不服管,张老师同样采用了这种关系策略,说服了孩子,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时我什么话也没说,下课就带他去办公室了。我说,你是咱们老师的孩子,你妈妈就在这工作,你的言行举止得给你妈妈争口气,你在那里折腾,我怎么管别人啊?你说,你,我管不管啊?让人家老师看了,说,哎,老师的孩子怎么这样啊,你现眼不现眼啊?再说了,你都五年级了,就是妈妈不在这里工作,你是一个学生,你应该怎么做啊?我就没给他好语气,但从那节课开始起,他真是换了一个人。”
“关系”一词在张老师的叙事中反复出现,除了在与学生的交往故事中,还在她的家庭环境里和与其徒弟的共事中。张老师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个人素质和敬业以外,还有个很关键的方面,那就是家庭的和谐,尤其是作为儿媳与婆婆之间关系的融洽。虽然这看似一个很普通的家庭问题,但是在这个问题背后,其实道出了成绩和荣誉背后的东西,也让张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对自己的女儿怀有愧疚。“工作三十多年来如一日,没请过一天假,一心扑在工作上,就是来这里(现任教小学)三年了,我也没请过一天假,没休息过一天!”工作成绩的背后是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这也几乎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性。目前张老师带了一位年轻教师徒弟,她自有一套指导方法。和揣摩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们一样,她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徒弟,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指导。“去年重点教他教法”,而今年“就是如何组织教学,上课时让学生维持秩序、不乱”。这种针对徒弟所需进行指导的方式是值得称道的。而且作为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教师、一个长辈,张老师的认真、负责和毫无保留也赢得了徒弟的尊重,“这孩子好的一点是特别诚恳,特别的……愿意接受别人指导,总之,从心眼里他也很佩服我、很尊重我”。张老师不仅在工作上对徒弟进行指导,而且在做人方面也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对其进行教诲。她用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如何教导徒弟以一个儿子的身份搞好妻子与母亲两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道出了家庭和谐、家人关爱对工作成功的重要性。
4.对规矩的强调
从16岁开始工作那天起,张老师就一直把“懂规矩”“有组织有纪律”挂在心上。小苗苗需要呵护与爱心,但也不能任其胡乱生长。这一点似乎带有传统教育观的影子,也与张老师的工作生涯主要受苏联教育理论影响有关,但是就其取得的教育成绩而言,我们可以说,在辩证地看待和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上,张老师是做得相当好的。
张老师认为,学生上课和做人都要守规矩,要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五年级上轮滑课,我要求学生得有规矩,背着书包轻轻下来,到操场上先做准备活动,活动开再换鞋。小孩都很明白。万一出了事故再说就晚了,家长问起来就……你明知道是轮滑课,必须活动开,为什么不做呢?所以事先一定要打好预防针,少滑五分钟没关系,组织性、纪律性强了,这五分钟就能找回来。”规矩对于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完满的教学效果是必要的,纪律看似妨碍了自由,但其实恰恰相反,自由是由纪律来保障的。这种辩证关系张老师非常清楚,她也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少滑五分钟没关系,组织性、纪律性强了,这五分钟就能找回来。从而解决了在很多老师那里看似棘手的问题。
张老师不只让学生守纪律、讲规矩,还辐射到其他教师身上,用她的说法就是“用孩子去教育别的老师”,让其他教师也知道“规矩”。在谈到如何要求学生的时候,张老师说了这么一件事,或者说是她的做事原则。“我的课,谁也不能无故不上。你上课也不能占用我的体育课时间,用我的体育课去补任何功课(此处她加重语气),否则我就按旷课处理!有些老师,尤其是语数英老师常常把孩子留下来补课,觉得体育不重要,这不行。我为什么这么做?首先保证能够上课,你不能无故不来,有事请假。我得给学生讲清楚……我就是用孩子去教育别的老师,不要用我的课,谁也不能够用我的体育课补你自己的课!我一上课,孩子就主动先给我说:张老师,谁谁谁跟老师做黑板报,请假了!孩子们都很自觉,我说话算话。”这段话随着她的语气和气势,带出了一个非常强势和坚持原则的老教师形象。用孩子教育其他老师,很有意思的一句话,也算是非常新鲜的一个“招”。在学生包括其他老师面前树立起一个说话算数、要求严格的体育老师形象,带来了她想要的效果——学生全勤、老师不敢私自占用体育课补习。这就是规矩。
上面四个主题贯穿在张老师的工作生涯之中,有了对孩子的爱和了解、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对规矩和纪律的强调,让她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不断品尝桃李成蹊的快乐。从她的言谈之间,我们能感到她对自己工作(成绩)的满意、自豪与欣慰,以及从骨子里透出的自信。近四十年的兢兢业业换来了心灵的宁静与满足。而只有和孩子一起,才觉得快乐、生活有意思,这样一种境界在很多优秀教师那里都能见到,“教育事业就是我的生活,孩子就是我的快乐”[5]。
这就是叙事分析,意在寻找意义,对个体的经验和意义进行系统性研究,即探索事件是如何被行动的主体建构出来的。通过有结构的分析呈现出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人”的形象,用立体丰满的人物代替用一连串数字、统计图表堆积而成的“平面人”。课题组也在致力于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去分析从合作学校收集到的丰富多样的田野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