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士论文的致谢中,我这样写道:
陈老师是我们“陈家军”中“最好的学生”,她以她认真、严谨、自律的学风影响着陈家军门下的每一个人。每次读书课上,陈老师跟导读者一起拿出的读书笔记、对几乎无论哪一本书都是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让我们这些学生汗颜。陈老师的严格要求,让我积累了几十万字的“双月报告”和“心得随笔”,这些备忘录有些是作为“硬性作业”上交,有些则是点点滴滴的灵感火花,在写论文期间,随手拿来就用的便利,带给我的不止是暂时的“工作效率”,更有对导师在入学之初就“逼”我形成如此好用的习惯的感激。陈老师对学生的包容与呵护让我在陌生的北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她似乎是一眼清澈而又温暖的泉源,让她的学生在需要的时侯汲取清泉,等用完了又再取些来——而她永不枯竭,永远那么包容、慈爱地看着她的学生,鼓励着她的学生。其中,就有我。
十年后我再次读到这段文字,不禁泪盈双眼。导师给予的有形无形的方方面面的支持,从读书到做研究,从学术到生活,从物质到情感,伴我走过人生中最重要、最精彩的四年。那是我的高光时刻,也是难以复制的一段时光。(www.xing528.com)
目前我也有8届研究生毕业了,我带学生就是一个努力“follow teacher Chen”的过程:生活上关心,学术上点拨。虽然自认为距离导师的境界还很远,当年陈老师带我们做的——无论是生活上的一起打乒乓球、游泳健身、爬长城、逛公园、泡温泉、进行家庭心理治疗,还是学术引领上的参观北京市重点中小学、支持学术小组、参加国际会议、结交教育大牛等——很多我都没有做到,但是我也一样对学生严格要求,并顺应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一样从学生的进步中收获安慰与欣喜。感慨当年的自己是多么幸运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那时年少轻狂的我,有那么多考虑不周、不到位、让导师不满意的地方,算是应了“养儿才知父母恩”这句话,只有自己带了学生才真切体会到导师的不易。直到今天,我仍断断续续地与恩师保持着联系,从她那里寻求安慰和汲养;老师一如既往地包容和接纳着我们这些学生,并以终身好学、治学不倦且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精神在前方引领着我们。小鱼随着时间也慢慢长成了大鱼,有了自己身后的鱼群,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生态脉络——而滋养我们的那股清泉依然清澈灵动、鲜活澎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