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标准及国际比较研究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标准及国际比较研究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唯SCI论文数量、引用率、区位等科研评价活动,分割了知识创新和创新思维间的关系,致使科研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联合颁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22]同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根源在于评价标准的错位。SCI及其衍生品体现的是研究热点和学界关注热点,并非创新能力与科研成果水平的直接评价标准。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标准及国际比较研究

我国科研评价由于发展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评价理论和评价技术相对落后,科研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较为单一。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科研评价体系缺失、科研质量客观衡量指标不足的问题,南京大学把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SCI体系引入,满足了我国科学基金评审亟须“简单客观、与地域没有关系、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的需求。其后,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等指标在我国逐渐被广泛应用。[20]近年来,科技界和学术圈对SCI及其衍生品等定量指标的热烈追捧催生了“唯SCI”“SCI至上”的不良风气,使得科研评价指标化、简单化,与科研评价的专业性、复杂性背道而驰。以唯SCI论文数量、引用率、区位等科研评价活动,分割了知识创新和创新思维间的关系,致使科研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清理“五唯”,破除“SCI至上”,扭转重量化指标轻服务贡献、重“一把尺子”轻多元评价,势在必行

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我国政策利好不断加码。国家相关部委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展示了我国教育科研系统对清理“五唯”现象的信心和决心。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联合颁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10条兼具针对性和实操性的主要工作措施,直面科技成果评价堵点难点问题。例如,明确基础研究成果以同行评议为主,推行代表作制度;应用研究成果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主,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样机性能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以用户评价、市场检验和第三方评价为主,等等。[21]

我国学者呼吁建立基于分类的科研评价制度。钟经华认为根据科技创新规律,科技成果和人才的分类评价均可按横向和纵向分类实施。横向分类是按不同学科或领域分类,如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类,自然科学又可细分为理、工、农、医等。纵向分类则是按科技创新链上下游不同环节分类,如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等。不同类别的科技成果有不同价值。按纵向分类的科技成果,可分为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物理电子样机、新产品等不同形态,并对应着科技创新中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样品开发、商品开发等不同环节的创新产出。如论文虽然没有产生直接或现行经济效益,但其学术价值和潜在的经济社会效益可能巨大。对于横向分类的科技成果,也需用不同的标准衡量,如同不能用同一经济指标来衡量农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创新价值。要使科技评价做到科学合理,科技活动以及成果需按照不同的指标及权重来衡量。[22](www.xing528.com)

同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根源在于评价标准的错位。SCI及其衍生品体现的是研究热点和学界关注热点,并非创新能力与科研成果水平的直接评价标准。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具有不同的成效反馈周期,“一把尺子”难以评价测度学术水平、创新贡献、前沿引领等全貌。要改变这种状况,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需要多方协同努力,措施得当,稳步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