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贴近现实、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法(Case Study Methodology)致力于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陈敬全(2004)在总结国内外科研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对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科研评价方法展开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从科研评价的信息基础出发,将科研评价方法分为三类:基于专家知识的主观评价方法、基于统计数据的客观评价方法和基于系统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按照这种分类分别对同行评议方法、德尔菲法、文献计量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等科研评价方法展开研究。最后对主成分分析法用于综合评价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627所高校的科研实力进行了排序,并能在研究中强调了“规模与效率并重”的思想。[12]
刘娟(2011)对科研成果的概念、组成以及科研评价的内涵、类型等分别进行了论述,阐述了政府主导型高校科研评价的概念、特征及其在我国所处的地位,提出了政府主导型高校科研评价的内容与标准,即应体现评价的监督性、激励性、导向性三大基本原则,评价应具有现实性与可持续性。研究还进一步指出高校科研评价应始终强化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三大导向,遵循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最后重点阐述了政府主导型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并以中南大学近年的科研获奖分析为例,探讨了科研评价的主要方式及途径,进而提出了政府主导型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改革完善的路径选择,即以社会为主体政府参与的改革设想。[13]
吴刚(2012)在基于大量文献检索和国内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作为特定主体在承担科研项目方面的独特性,以及不同类型高校在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和类型上的差异性,指出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资助体系应体现高校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同时,运用所设计的浙江高校科研项目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对浙江部分高校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得出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科技资金绩效评价水平差异和现有财政科技资金资助模式的优缺点,探索出以高校科研项目的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为基础,以评价结果为依据,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科研项目财政科技资金资助模式。为提高浙江省科研项目的效率与效益,研究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应该着重从加强项目进展情况监督、保障项目人才投入及经费投入、引导项目产出成果转化、关注项目对社会的影响、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14]
王琳娜(2012)围绕“第三方”视角的中国特色科技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深入分析。首先,对照国外成功经验,找出了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例如,科技评价组织管理体系“错位”;科技共同体在科技评价活动中发挥作用不足;评价系统的制度化建设不足;评价方式缺乏多样性;科技评价泛滥且过程缺乏规范性;信用问题突出;评价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然后通过对科技社团自身特征进行概述,明确了科技社团在科技评价体系中的职能定位,指出了科技社团承接部分政府转移科技评价职能的可行性和必然性,构建出了“第三方”为主体的科技评价体系,并对“第三方”为主体的科技评价体系进行科技评价的程序设计和制度安排进行了研究。最后以山东省应用统计学会组建“科技评价中心”为例,构建了专家库,并根据不同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运用AHP法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制定了科技评价中心的工作流程和相应制度,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科技评价中心”组建方案。[15]
卿颖(2014)采用案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预算管理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对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及分配现状进行了介绍,以A高校为例揭露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再运用以点及面的方法,为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具体对策:提高科研认识、严格内部控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效益评估、实行绩效管理、健全问责机制等。力争建立一套严谨的科学管理体系及规范控制体系,增加研究资金的透明度,让资金分配过程更透明,更公开,建立健全科研经费分配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16]
李艳玲(2015)结合项目管理相关理论模型,对高校科研项目评价进行了深入探究。构建了高校科研项目评价体系,包括高校科研项目评价持续过程改进协同创新能力模型、高校科研项目全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流程和思路等内容,力争通过对高校科研项目实施基于诊断分析优化评价的循环评价,推进高校科研项目过程持续改进并实现动态递层上升,提升高校科技能力的动态可持续发展,为解决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手段和方法。[17](www.xing528.com)
陈小锋(2015)基于高校科技部门管理者的视角,运用复杂网络、管理学、绩效评价相关原理,根据科研项目的立项、执行、结题等环节,依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及高校科研项目的类型,对湖北省高校进行政府投入科研项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于评价湖北省高校政府投入自然科学领域科研项目绩效的指标体系。[18]
李诗琪(2015)在深入分析现有科研项目绩效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专家咨询访谈的方式提出了基于平衡记分卡(The balance score card,BSC)理论的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的同时,将该绩效评价模型应用到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普通高校——N高校,通过对该校一些典型科研项目使用该绩效评价体系的计算,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19]
刘威(2015)从我国工科高校院系科研绩效特点分析入手,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关于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现状,通过广泛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详细分析了影响高校科研绩效水平相关指标的内涵及测定范围,并运用U型法和熵值法主客观相结合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期刊论文、纵向科研项目、专利、科研获奖与成果鉴定、学术兼职、成果转化六个指标为主要内容的高校科研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体系。并应用该模型对某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师科研绩效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编制了基于JAVA语言的高校院系科研绩效评价管理系统。同时,研究还以某高校四个二级学院五年的数据为样本,对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之间及各评价指标与科研绩效综合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高校院系科研绩效综合水平的有效途径和办法。[20]
汪凌洲(2015)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型大学——H大学为例,从H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切入,分析了影响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绩效的主要因素并筛选相关评价指标,论述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通过问卷形式请专家做出两两指标对比的重要性判断,将判断结果转化为模糊一致矩阵并运用相关公式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同时制订了相关评价标准,最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评价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绩效的指标体系。为检验所构建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选取H大学六个科研项目,运用该体系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发现科研产出是影响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评价的主要因素,同时被评单位可以从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高低发现经费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研究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评价工作的几点建议:定性评价考核与定量评价考核相结合;重视评价结果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绩效评价与绩效督导相结合。[21]
王涛(2016)聚焦北京市属高校科研预算拨款,基于绩效拨款相关理论对北京市属高校预算拨款中涉及科研水平提升的经费项目和拨款方式进行了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参考和借鉴了英国高等教育拨款中的科研水平拨款,提出应当改革现有的拨款方式,通过引入绩效理念,增强高校在提升科研水平方面的责任意识与主动性。同时,在现有北京市政府对北京市属高校投入总量不增加的基础上,给出了优化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建议:对现行的基础拨款和项目拨款的比例进行重新调整,明确在一般拨款中增加用于科研水平提升的经费,并根据科研活动规律将其划分为用于基础科研发展的一般科研预算拨款,以及通过引入绩效和市场化竞争机制的用于提升科研水平的拨款。[22]
王曦(2017)采用平衡计分卡原理,建立起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围绕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效益、科研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领域专家发放调查问卷,确定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值,并对权重值进行一致性检查,确定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利用建立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对N高校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经费使用数据、科研成果等作为评价指标数值,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是保证评价机制公开透明,二是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率,三是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建立监督反馈机制,规范科研项目管理,五是扩大对外交流,拓展国际发展空间。[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