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3 PDCA循环管理的阶段和步骤
PDCA循环理论是管理学中适用性、普及性最高的一个通用模型,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该理论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于1930年提出构想,1950年被其弟子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Edwards Deming)形成系统理论,获得普及,故而又称“戴明环”。PDCA循环理论包含四个步骤: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和A(Act,处理或调整)。如图1-3[52]所示,PDCA循环理论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①P:根据项目申请单位的要求和相关规章制度,明确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计划;②D:项目计划的实际运作过程,完成项目计划所列具体任务;③C:根据项目管理规定,总结分析项目实施阶段中的实际情况,辨别项目实施中的对错,发现问题所在,评价实施效果;④A:根据评价结果检视自身,肯定成功的实施经验,总结错误教训,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PDCA循环的应用一般是按照P、D、C、A循环的顺序进行工作,通过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形成环环紧扣的动态循环管理机制。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池泽辰夫认为PDCA循环也可以先从C、A阶段开始,即检查、处理前一循环目标的实施效果后,再进入新的PDCA循环制定计划方案。[53]
如图1-4所示,P、D、C、A四个阶段并非运行一次就自动终止,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一个PDCA循环结束,一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未解决的问题或新发现的问题将触发新一轮的PDCA循环;上一个循环是新循环的依据、起点和基础,新循环是上一个循环的拓展、延伸。[54]如此,经历周而复始、循环反复的进程,质量将得到持续改进。
图1-4 PDCA循环阶梯式上升质量改进过程
传统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主要是在项目验收时评价项目技术成果和经费使用是否符合预期。在研究领域,通常是从不同纬度选择多种评价因素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计算综合绩效。该评价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评价只是一次性工作,缺少行之有效的过程管理;与企业的战略和计划落地脱节;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率不易衡量。运用PDCA循环对科研项目绩效进行全周期的闭环管理,则是对传统一次性评价方法的创新。通过将产出指标体系与科研项目绩效管理挂钩实现了“自上而下分解、自下而上支撑”的战略目标管理。为便于横向比较及绩效兑现,项目产出评价指标体系重点研究如何使用技术增加值等理论进行量化评价,实现对科研项目的量化管理。[55]
【注释】
[1]宋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4]Henk E,Moed,Mare Luwel etal,Towards research performance in the Humanities,Library Trends,2002.
[5]丁宇:《基于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第3页。
[6]邱均平、丁敬达:《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以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为例》,《评价与管理》,2010年第1期。
[7]陈洋子:《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14页。
[8]李志民:《评价与时俱进,科研回归初心》,《光明日报》,2020年3月3日。
[9]H.J.Bernadin,J.S.Kane,Performance appraisal:A contingency approach to syste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second edition,PWS-Kent,1993.
[10]Campbell,J.P,Francisco,Murphy.G,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6th edition chapter 1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3.
[11]Brumbrach,Performance Management,The Cronwell Press,1988,p.15.
[12]杨杰、方俐洛、凌文铨:《关于绩效评价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第2期。
[13]戚涌、李千目:《科学研究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9年。
[14]Burton R.Clark,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p.67.
[15]Elaine El-Khawas,External Scrutiny,US Style:Governments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Society for Researchinto 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p.35.
[16][日]越野泰成:「大学評価についての一考察(1):法と経済学の視点より」,「琉球大学経済研究」,2018(03):2-3.
[17]陈静、张其敏:《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中的第三方参与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年第3期。
[18]蔡华健:《走向第三方教育评价:教育改进中的一个新议题——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博士》,《生活教育》,2019年第5期。
[19]王小梅:《高校科研评价应与自身使命相适应》,《人民日报》,2015年7月21日。
[20]陈洋子:《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21]专家组组长为苏塞克斯大学科技政策研究所的James Wilsdon教授,成员包括科学计量学、科研资助、科研政策、学术出版、大学管理等领域的专家。
[22]科学网:《英国最新报告:指标在科研评价与管理中的作用》,news.sciencenet.cn/news/sub26.aspx?in=2281.2020-01-18。
[23]陈浩:《基于理想窗宽的DEA视窗分析模型的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24]如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Research Policy和R&D Management等专业性学术期刊;America Economics Review,Management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等综合性学术期刊。(www.xing528.com)
[25]Baker A S.,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By Egon G.Guba and Yvonna S.,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1989,p.294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1992,8(01)。
[26]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国际评估概述》,http://www.ncste.org,2020-01-19。
[27]陆翊翊、郭胜伟:《美国高校科研评价及其借鉴》,《管理观察》,2016年第21期。
[28]李晨光:《美国国立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的演进与启示》,《中国财政》,2018年第24期。
[29]陈宁:《美国的科技评价与科研事后评价概况》,《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7年第12期。
[30]张旭红:《美国高校评审之评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1]邓毅:《国外高校学术评价及其启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2]Spier R.,The history of the peer-review process,TRENDSin Biotechnology,2002,20(08).
[33]李伟,Xiao-yu L:《美国高等学校科研软环境探析》,《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4]王学松:《试析美国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23期。
[35][日]馬場靖憲、後藤晃:《産学連携の実証研究》,東京大学出版会,2007年,第4页。
[36]张利华:《日本战后科技体制与科技政策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72页。
[37]同上,第174页。
[38]同上,第174~178页。
[39]吴忠魁:《论日本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与教改对策》,《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40]丁建洋:《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41]陈楠楠:《试论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高教探索》,2017年第1期。
[42]邓毅:《国外高校学术评价及其启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43]吴杨、乔楠、施永孝:《大学科研创新评价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基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科研评价体系特点的考察》,《科学管理研究》,2018年第2期。
[44]任羽中、吴旭、赵颖:《日本屡获诺贝尔奖的启示》,《学习时报》,2019年1月23日。
[45]例如,(1)项贤明:《论学术管理理念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2)刘莉、董彦邦、朱莉等:《科研评价:中国一流大学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少的瓶颈因素——基于国内外精英科学家的调查结果》,《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8期;(3)张富利、蔡跃龙:《科研分类管理评价问题研究》,《教育时空》,2019年第12期;(4)徐红、刘在洲、陈承:《高校科研质量评价标准研究》,《高校教育管理》,2016年第5期;(5)陈亚平:《英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及其启示》,《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年第5期;(6)刘志民、李馨儿:《澳大利亚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动向与启示》,《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5期;(7)白强:《大学科研评价旨意:悖离与回归》,《大学教育科学》,2018年第6期;(8)高江勇:《大学教育评价中的过度量化:表现、困境及治理》,《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10期;(9)朱军文、刘念才:《科研评价:目的与方法的适切性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第3期;(10)朱军文、刘念才:《高校科研评价定量方法与质量导向的偏离及治理》,《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11)周玉容、沈红:《大学教学同行评价:优势、困境与出路》,《复旦教育论坛》,2015年第3期;(12)袁永和:《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中的问题与对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13)崔亚娟.:《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50期;(14)刘宇文、周文杰:《我国高校科研奖励制度的现状与发展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15)代涛、李晓轩:《我国科技评价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思路》,《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第6期;(16)杨德春:《关于科学计量学的性质及在教育评估中的地位》,《高教研究与实践》,2016年第3期;(17)李立国、赵阔:《超越“五唯”的学术评价制度:从后果逻辑到正当性逻辑》,《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6期,等等。
[46]林继志、张向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改进分析》,《科技和产业》,2010年第2期。
[47]汪静:《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对策》,《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第10期。
[48]苏捷:《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估:模式创新与指标重构》,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17页。
[49]陆琦:《大学科研的投入与产出》,《科学时报》,2009年5月4日。
[50]张万朋:《高等教育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51]王启龙、汤霓:《委托代理理论视野下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潜在风险、行为博弈与应对策略》,《职教通讯》,2020年第2期。
[52]沙锐、吴根:《PDCA循环管理在科技计划项目质量改进中的运用》,《科技管理研究》,2021年第6期。
[53]MACLEOD A,BAXTER L,The contribution of business excellencemodels in restoring failed improvement initiatives,EuropeanManagement Journal,2001,19(4).
[54]邹毅:《基于PDCA循环的高校科研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研究》,《东南学术》,2016年第2期。
[55]苏晓影、徐清、傅劲翔:《基于PDCA循环的科研项目绩效管理》,《项目管理技术》,2020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