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看古代人对黄河和其他河流的敬畏,感到有些可笑,但在当时,人们是非常认真的。清朝的时候,皇帝曾派专人去调查河源,不是为了科学考察或者治理黄河,而是为了祭河神,因为当时人们认为黄河之所以灾害不断,是没有按时供奉河神。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当然不再需要有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河神,但是我们要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不能盲目开发。构建河流综合治理框架并且实现这一框架,可以避免违背自然规律的不合理开发,能为我们的未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
(1)减灾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减灾意识也越来越强。减灾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因为它是提高减灾能力的基础,也是全民风险意识养成的重要措施。
减灾教育强调公众防灾意识养成与学校减灾教育相结合。减灾意识的养成需要针对各种各样的文化环境,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传媒手段,多个层次地开展宣传与普及工作,普及避险知识,整合各种传媒渠道,形成系统与持续的防灾避险知识的全民普及,使社会各界都形成自觉的风险综合防范体系。学校减灾教育要注重实践,如掌握最基本的应急避灾常识和技能,要关注各种应急响应与减灾“标志”的标准化与国际化,以满足不同语言和文化环境条件的灾民应急的需要。
(2)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在对灾害问题系统综合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区域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价,对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灾害风险评价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两类风险评价。
广义的灾害风险评价,是对灾害系统进行风险评价,它包括致灾因子风险分析、孕灾环境稳定性评估、承灾体脆弱性与恢复力评价等多个方面。其中,脆弱性和恢复力概念是近年来国际灾害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联合国在2001年的关于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资料中明确提出,制定减灾政策和实施减灾措施必须围绕以下两个目标:
确保社会对自然灾害的可恢复性;
确保当前的发展不会增加社会对灾害的脆弱性。(www.xing528.com)
脆弱性的内涵是“承灾体遭受破坏的趋势”。它是一个综合概念,可分为三大类:
社会脆弱性;
自然脆弱性;
综合脆弱性。
这三大类分别侧重于社会经济特性、暴露程度、地区综合的抵御和恢复能力。而联合国国际减灾策略中将灾害恢复力定义为:改变灾情或社区、系统和社会抵抗灾害的能力,以使其保持一种可接受的结构和功能水平。它由社会系统的增加学习能力、适应容量的能力和自组织能力来决定。目前,脆弱性和恢复力概念已经在地理学对复杂性问题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的热点研究问题是如何将洪水灾害的脆弱性、恢复力评价等内容与传统风险评价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政府部门决策和保险行业提供科学依据。只有了解了脆弱性和恢复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来降低脆弱性,增加恢复力,如何明确识别承灾体的脆弱性、恢复力和风险,让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狭义的风险评价就是从对危险的辨识到对危险性的认识,进而开展风险评价。它通常是对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就编制了江河洪水风险图,为区域水灾保险和水灾影响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我国的洪水风险图工作起步则比较晚,但自1984年以来,我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已经完成了辽河中下游地区、黄河北金堤滞洪区和淮河蒙洼分洪区、东平湖分洪区等地区的洪水风险图,以及广州市和沈阳市的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图,等等。1997年,黄河流域有关省区和黄委会承担了黄河下游、黄河小北干流等地区洪水风险图绘制工作,主要方法是利用历史洪水调查资料、推算洪水水面和水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此外,还采用了数学模型模拟洪水演进的方法。
(3)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对策
我国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必须依据国情,从实际出发,结合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国家的经济条件,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纳入到国民经济体系中,从宏观战略的角度加以综合考虑。在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中,必须明确界定不同利益主体、不同部门在不同阶段的责任、义务与权利。
洪泛区防洪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土地利用格局调整与控制,人类活动适应自然洪水行为的重要途径是区域土地利用调整与控制。目前,科技水平有限,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人定胜天”是不可能实现的,无数试图战胜自然的实践都已失败,这就表明,只有谋求与洪水共生存、与自然共生存的策略,才能将灾害损失最小化,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调整主要包括:①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调整;②产业结构调整;③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利用方式与强度调整。土地利用控制主要是针对洪泛区特殊的地理和水文条件,限制对其进行违背自然规律的开发利用,从而降低区域成灾的脆弱性和风险性,并使人类的经济活动远离洪水灾害的高风险地区。土地利用调整与控制在区域防洪减灾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它必须结合约束机制与适当的激励,并配合法律手段和必要的政策,形成防洪减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区域土地利用调整与控制过程中,处理好不同流域与地区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之间、部门与城乡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协调,配以合理的分担与补偿机制,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建立高效的风险分散与分担机制。风险控制中的重要对策是风险分散,它一方面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数量,从而使损失经历更具有可预测性;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工程措施,使洪水灾害风险在空间和时间上得以转移或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