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环境洪涝治理及改善

生态环境洪涝治理及改善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总结洪水灾害频发的原因,人们深刻地意识到,灾难不仅仅是正常的自然气候改变,大气环流的异常造成的,更多是因为人类活动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为此,树立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观念刻不容缓,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如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恢复森林水库功能等,都是预防治理洪水的最好措施。森林植被对于国土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1998年中国发生的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2002年欧洲发生的大洪水,全世界洪涝灾害的频发,给全球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极大关注。

总结洪水灾害频发的原因,人们深刻地意识到,灾难不仅仅是正常的自然气候改变,大气环流的异常造成的,更多是因为人类活动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在陡山坡和坡地上的耕作,致使水土严重流失,城市的不断扩大,植被覆盖率的持续下降,不但增加了水土的流失,更使得湖泊、水库淤塞,河床抬升,降低了蓄水能力。另一方面工业建设的发展加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影响大气、气候等,促使全球温度变暖速度和厄尔尼诺现象出现频率加快等,都是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例如,1920~1980年加拿大红河水文资料表明,之前的28年中从未曾发生过一次超过80立方米/秒的洪水,而在后面的33年中超过80立方米/秒的洪水却发生了15次。从这个资料人们不得不深思,也不得不改变以往认为是纯自然态的洪水量值和规律的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资料证明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有着显著的影响。为此,树立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观念刻不容缓,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如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恢复森林水库功能等,都是预防治理洪水的最好措施。(www.xing528.com)

那么如何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恢复森林水库功能呢?当务之急,应坚持以坡耕地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草地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天然林业资源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生态农业和沃土培育等10大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为主体,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建设执法监督体系、社会管理机制、投资机制以及优惠等政策,来鼓励促进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森林植被对于国土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