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基本价值观是重本抑末,即重视农业,强调农业的核心地位。但回到历史的事实上,我们要小心,不能将这样的价值观混淆为重视农民。重农和重视农民不是同一回事。
西汉朝廷的重农政策,是重视农业生产,抬高农业生产的地位,强调耕地的重要性。因为重农,所以以非农业形式所取得的财富,都倾向于回到土地上,商人以末业赚了钱,都要想办法让自己转型为地主。但在土地上真正负责生产的是什么人呢?他们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待遇呢?
吊诡地,正因为农业生产重要,朝廷财政以农业为根基,所以朝廷就顾不到农民的情况。对朝廷来说,确保能够稳定地、有效地收取农业收益,这是命脉所在,地主的出现及扩大,在这方面对朝廷有利。重农的价值观在这个阶段,使朝廷站在地主的一边,就算没有实质鼓励,朝廷至少也被动地纵容了地主势力的兴起。
然而,地主一时和朝廷利益一致,没过多久,这样的关系就变质了。
原因是,一方面,地主升级为大地主,大地主升级为超级大地主,他们掌控地方的资源后,就开始和朝廷有冲突了。豪强逐渐成为地方上最麻烦的动乱失序因子。另一方面,更根本地,土地越集中,自耕农越少,因为真正付出劳动力的农民得不到合理的待遇或照顾,这到一定程度后,基本的农业劳动力维持都会出问题。不重视农民的重农政策,纵然可以得到一时的发展,终究还是会带来农业残破的危机。(www.xing528.com)
传统历史上有“昭宣中兴”的说法。从表面上看,汉昭帝、汉宣帝两朝的确很不错。汉昭帝朝由霍光支撑住了,汉宣帝来自民间,更是明确地停止了之前许多好大喜功的政策,两朝都有相对厚道的统治者。不过,昭宣两朝的繁荣富裕,其实也就是建立在这种重农政策的因果时间的落差基础上,只能是一时的、短期的现象。
“昭宣中兴”的基础,就是“轮台之诏”后停止了扩边战争,大幅地降低了开支。这让朝廷的财政逆转了过去几十年的方向,而能够与民休息,且朝廷不断地下诏减少、减免税赋,以使人们保留较多的生产所得。不过,这是和土地兼并同时发生的,于是,地主享受到了大部分的减免,作为佃的实际生产者就不见得真正能得到多少好处了。
换句话说,在这个过程中,地主又变富了,他们从中得以获取了更多的生产收益且不用上缴给朝廷,于是更增添了收购土地的动机和资本。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虽然霍光他们斗倒了桑弘羊,实践了“轮台之诏”的新路线,也得到“昭宣中兴”的社会复苏与繁荣效果,但在接下来的汉元帝、汉成帝(公元前33—前7年在位)、汉哀帝、汉平帝(公元前1—公元6年在位)诸朝,经济生产秩序仍不可避免地瓦解了,进而带来社会动荡,最终瓦解了西汉原有的政治结构。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无节制的土地兼并。汉昭帝、汉宣帝两朝基本上没有拿出任何试图减缓土地兼并现象的政策。于是,本意是要嘉惠农民的减赋做法,实际上却肥了地主,而且是越大的地主得到的越多。这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大地主越来越大,越来越富,自耕农却越来越少,且不断地滑落为佃,又再下降为奴。这样的社会结构,很难维持和平运作,不乱也难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