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经济在西汉产生的效果,最明显的是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以及刺激了交通运输条件的长足进步。《史记·货殖列传》总结道:“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种“富商大贾周流天下”的情况,在汉武帝朝之后,更加普遍,程度更甚。
《汉书·食货志》说:“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蓄积。宣帝即位,用吏多选贤良,百姓安土,岁数丰穰,谷至石五钱,农民少利。”意思是,朝廷重视农业,这使农业生产增加,却导致谷价下跌,“农民少利”。
这样的矛盾一直存在。货币带来的交易方便使商业发达,货币发挥的储存价值功能使商业资本的积累成为可能。然而,重农抑商的基本观念,无从动摇。西汉不时便有限制商业活动的政策实行,反过来还要求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提升。结果,农业丰收了,却因缺乏商业交易机制,而“谷贱伤农”,这实际上对真正从事生产的农民没有好处。
而且,朝廷从上而下鼓吹重农抑商,这使商业始终无法在社会上取得合法的地位,且随时被怀疑是否正当,商人的身份也就随之一直被轻视。如此必然带来的反应,就是在商业上得到利益的人,积累了一点财富后,就会想办法摆脱商人的身份,将商业资本转成土地资本,让自己从商人变成地主。商业交易在社会价值的阶层上属于“末”,与土地和农业相关联的则是“本”,商人变成地主后,其社会地位就明显提高了。
《史记》描述的“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土地当然也包括在内。货币经济发达后,万物皆可交易,就不可能将土地排除在外。越原始的农业生产,越依赖天气,也就越难摆脱气候变化带来的荒歉影响。作为农民,最可怜之处就在于农业的生产条件其实非常不稳定。多下一点或少下一点雨,天气热一点或冷一点,甚至只是早一点冷或晚一点热,这都会给生产带来破坏性的影响。老天爷给的条件那么差,却还完全没有商量,而且不得不依赖。(www.xing528.com)
因此,相对原始的小农经济严重缺乏保障。虽然丰年能储蓄,但如果是用实物的形式储存,因为所有的农作物都有保存期限,所以时间一到,那么储存下来的蔬果、谷物就相当于没有了。如果要转换成货币的形式储存,虽然可以在丰年时将农作物卖掉,但因为丰收,所以农作物反而卖不到好价钱,甚至会卖不出去。
再加上小农经济的零散规模,能够省下来储存以备荒歉的,十分有限。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发生歉收状况,就有农民活不下去,他们不会坐以待毙,就只能流离逃难到其他地方。而能否顺利地在其他地方就食,也还是没有任何保证的。
货币经济发达带来的影响,使农民处于荒歉困境时,多了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出卖土地,利用土地换来的钱渡过难关。西汉后期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农业的不确定性依旧,但货币经济发达,这使遇到荒歉时,农民有了动机出卖土地,以避免流离失所。因此,一方面土地供给产生了。同时另外一面,靠着商业末利积累财富的人,也有动机收买土地,以将自己转型为地主,提升自己的社会身份。
一边要卖,一边想买,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越来越活跃的土地交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