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帝国昂扬,谶纬的必然成果!

中国历史:帝国昂扬,谶纬的必然成果!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也就是古文经学崛起后,谶纬乃至整个今文经学便快速没落了的原因。古文经学建立在坚实的文献基础上,挑战、质疑今文经学,尤其是其中的纬书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纬书的背后,除了一时流行的风潮之外,别无其他知识或历史基础,它根本无从应对古文经学的挑战。而且,纬书中有不少明确引用董仲舒文句的。

中国历史:帝国昂扬,谶纬的必然成果!

董仲舒对“西狩获麟”的解释,实际上将孔子转化为一个预言家。天命借由孔子从周天子的手中交给西汉的皇帝,于是,孔子的所作所为都成了为新王做准备,他成了一个有预示与预言能力的神人。

这是对孔子的人格与历史角色的巨大扭曲。经过这样的改造,孔子失去了活生生的人的情感与思想,被改写成一个不断地制造真理预言的神。经书和孔子之言,也不再是记录、反映过去的经验,而成了不可以被挑战,地位甚至高于现实的真理。孔子是真理的制造者、代言人,而负责解释经书、解释孔子之言的人,比如董仲舒等,又是孔子的代言人。

就是在董仲舒创造出来的这种知识系统中,谶纬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谶书记录的是真的预言,也是藏在隐晦文字中的预言。纬书则是比传书更高一级的经书的解释,在地位上可以和经书平起平坐的。

经书是有明确的来历的,而且有固定的范围的。那纬书呢?纬书是从哪里来的,又凭什么能和古代流传下来的经书平分真理的版图?纬书是解释经书之人的自由创作,他们凭借的,不过就是董仲舒所开启的那种解释经书的流行风气

这也就是古文经学崛起后,谶纬乃至整个今文经学便快速没落了的原因。古文经学建立在坚实的文献基础上,挑战、质疑今文经学,尤其是其中的纬书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纬书的背后,除了一时流行的风潮之外,别无其他知识或历史基础,它根本无从应对古文经学的挑战。

今文经学有一部分文本、一部分解释,到东汉时借由郑玄等人“融会古今”的努力,流传了下来。但谶纬就在东汉之后,便彻底没落,变得无人问津了,长久以来在中国的传统知识体系中也消失了。一直要到清代考据学兴起时,学者才跨越一千多年的空白,试着以“集逸”的方式,还原部分谶纬的内容。(www.xing528.com)

如果以原始儒家思想和历史上的孔子为标准,那么这些汉朝的谶纬就是一堆胡说八道,它们绝对不是对经书和孔子之言的正确解释。不过,换另一个角度,从汉朝思想的角度看,谶纬是重要的史料,它们清楚地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特性,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它们是如何建构自己独特的世界观的。那样的世界观就是因为太独特了,所以后来的人都觉得难以接受,以致它被封存、被遗忘了千余年。

通过谶纬,我们得以补上对西汉的认识,尤其是可以认识到董仲舒在汉武帝时创建出的庞大思想体系,再加上他和朝廷的密切关系,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或冲击等。

从残留的谶纬内容,很容易看出它们和董仲舒的联系。董仲舒写了一本《春秋繁露》,它共七十三章十七卷,其中有几篇的篇名和中文的传统用法不一样,我们今天乍一看是看不懂的,比如“离合根”“立元神”“保位权”“天道施”等。但类似这样的篇名,在纬书中很常见。光是解释《古文尚书》的《尚书纬》就有“考灵曜”“帝命验”“运期授”等。这些篇名,我们虽无法看穿它们究竟在讲什么,但一看就知道它们和董仲舒的那些篇名是同一类的。

而且,纬书中有不少明确引用董仲舒文句的。解释《诗经》的《诗纬》,即《诗纬推度灾》说:“王者受命,必先祭天,乃行王事。”接着引了《诗经》“济济辟王,左右奉璋”一句。这与《春秋繁露·郊祭》的说法“文王受命则王天下,先郊乃敢行事,而兴师伐崇”完全一致。

我们甚至可以用《春秋繁露》的文句,去校对纬书中残留的错误。《乐纬》中有“凡求雨,男女欲和而乐。又致雨必开神山神渊”的字句,但对照《春秋繁露·求雨》,我们发现这中间少了几个字,将这几个字补上,文句才更符合常理。意思是,求雨时,“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乐”,也就是说,男人不要出现,要靠女人来讨好山神才能求得降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