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迁招辱辩护李陵,揭帝国昂扬精神

司马迁招辱辩护李陵,揭帝国昂扬精神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在朝廷上,司马迁要为李陵求情。而且,司马迁只不过为李陵说了几句话,就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代价,他还能如何像任安期待的那样向皇帝推荐人才呢?意思是,司马迁认为,李陵是个奇才,他难得地将孝、信、廉、义四大优点集于一身。但这没有用,汉武帝不仅听不进去,还认为司马迁的说法是在为李陵开脱,还会打击士气,便下令将司马迁下狱,让他面对那些酷吏。司马迁为李陵说话而获罪,也就没有人再敢为李陵说话了。

司马迁招辱辩护李陵,揭帝国昂扬精神

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绝境中战败投降,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在朝廷上,司马迁要为李陵求情。司马迁对汉武帝说的,也不过就是在信里说给任安听的这些理由,这却惹得汉武帝大怒,司马迁只有忍受最不堪的宫刑才能苟活下来。

他用极其悲痛的方式表达自己受宫刑的痛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意思是,什么是“受辱”?受辱有高下等级之分,第一等是不辱祖先,光耀门楣;第二等是至少不要让自己受辱;第三等是不要受到别人的脸色侮辱;第四等是不要受到别人的言语侮辱……从被降爵位,被打,被加诸永久的印记在身上,被砍手脚等,这样一直排下来,最后、最糟糕的刑罚,才是第十等的宫刑。

司马迁要在任安死前,辩驳一个他绝对无法忍受的误解,那就是任安在信中所说的“尊宠任职”。他是怎么活下来的?他是接受了比死还要痛苦的屈辱活下来的,而施以他这种极端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汉武帝,而且这是在司马迁自认有理,即他只不过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的情况下,就被汉武帝施以这样的非人待遇的。

他的真实遭遇如此,却被别人看作他因为受了宫刑,能够进入中朝接近皇帝,所以得了好大的权力,占了好大的便宜!任安还进而“以古贤臣之义”责怪他,这对司马迁来说,情何以堪!

任安的第一个错误,是他以为司马迁得志了。司马迁以那样的身份,服侍那样的皇帝,是件多可怕、多痛苦的事,怎么可能得志?任安不了解汉武帝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而且,司马迁只不过为李陵说了几句话,就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代价,他还能如何像任安期待的那样向皇帝推荐人才呢?

司马迁所理解的李陵,以及他和李陵的关系,他在信中做了清楚的交代:“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意思是,司马迁认为,李陵是个奇才,他难得地将孝、信、廉、义四大优点集于一身。他对部下好,对朝廷又有强烈的责任感。他的人格质量是国士等级的。遇到了状况,他也立即无私地承担起使命,够了不起了!这么好的人才,结果呢?因为他无法控制的恶劣情况而未能得到好的成就,朝中所有人品远远不如他的人,完全不曾承担任何危险的人,竟然都争先恐后地诋毁他,这让司马迁看不下去。(www.xing528.com)

这些人是什么模样呢?“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意思是,李陵还在拼死奋战时,消息传回来,这些人举杯向皇帝恭喜,极尽谄媚之能事。李陵战败投降的消息传回来后,皇帝气得吃不下饭,朝廷里的氛围凝重,他们就又担心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

也就是说,司马迁清楚地知道自己和这些人不一样。他看到了李陵的正面价值,想安慰皇帝不需要那么难过。李陵已经做到了自古以来的名将都不见得做得到的程度,而且按照他的人格与个性,就算投降匈奴,心中一定还是在找机会继续报效朝廷的。虽然对李陵投降的结果无可奈何,但朝廷仍然可以表扬他一路奋战的成绩,使之广为天下所知。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意思是,司马迁想对汉武帝表达这样的意见,但他的地位、身份远不如那些大臣的,他根本接近不了汉武帝。还是刚好被汉武帝召见,他才趁机说明了自己对李陵投降的看法,期待这能让汉武帝看得广一点,也能阻挡一些恶意诽谤的说法。但这没有用,汉武帝不仅听不进去,还认为司马迁的说法是在为李陵开脱,还会打击士气,便下令将司马迁下狱,让他面对那些酷吏。

司马迁忠心一片,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即不仅被扣上“大不敬”的罪名,还不得不听从酷吏的判决。因为他的家里没有足够的钱来赎罪,而平常交游的朋友和“左右亲近”,也没有人愿意帮忙说话。

这里的“左右亲近”,恐怕也包括任安吧?司马迁为李陵说话而获罪,也就没有人再敢为李陵说话了。谁敢冒触怒皇帝的危险,说出真正的是非道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