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人咏梅雨的诗词及梅雨的特征

古人咏梅雨的诗词及梅雨的特征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部署,本周的题目是“古人咏梅雨”。梅雨的名称是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被称为黄梅雨。今天,就请各位背诵一首古人咏梅雨的诗词。历史上所称“黄梅雨”通常指“梅”节令内的降水。连绵的阴雨、高温、高湿是梅雨的主要特征。梅雨属于锋面降水。梅雨锋与一般的锋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古人咏梅雨的诗词及梅雨的特征

周末晚饭后,省气象专科学校“诗社沙龙”的成员们又聚在一起切磋。本周执行主席、三年级一班的江南同学首先说:我们是“气象”诗社,选题既要有文学特色,又要有气象内容。根据部署,本周的题目是“古人咏梅雨”。今天,天气学高老师也来了。我记得他曾给我们讲过,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年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媚丽的初夏便随之而来,但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夹着一阵阵暴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临了。梅雨的名称是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被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妙趣横生的描述。今天,就请各位背诵一首古人咏梅雨的诗词。

“我先说”,三年级一班的齐小杰同学抢先发言,她背诵的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在今尽化,非为帝京尘。”齐小杰解释说:诗中的“梅实迎时雨”,是说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所谓“三时”,指夏至以后的15天:头3天叫“头时”,后7天叫“三时”,中间5天叫“中时”。气象上的梅雨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三年级二班的王大牛同学接着说: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历史上所称“黄梅雨”通常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

二年级一班的周林璐同学补充说:此外,人们还根据梅雨极为明显的特征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俎·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可见,梅雨或霉雨的称谓由来已久,它开始在我国流传至少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使应邀参加这次活动的文学爱好者天气学高老师很受感动,他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发了言:(www.xing528.com)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光。”这是宋绍熙年间赵师秀所写《约客》一诗。诗中所说“家家雨”,意思是雨区成片,形象地表明梅雨时节的主要气候特征。

高老师环视一下接着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连绵的阴雨、高温、高湿是梅雨的主要特征。梅雨是如何形成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弄清停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带是如何造成的。为此,还得先从梅雨锋谈起。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中纬度地区,一方面受到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影响,一方面又受到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影响。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至华南地区,然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还可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特别是在二三千米低空,常有一支来自海洋的非常潮湿的强偏南气流,风速达到十几米到二十米每秒。当它进入我国大陆以后,就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属于锋面降水。

高老师由浅入深地讲下去:如果冷空气势力比较强,云雨区将随着冷空气向南移动;如果暖空气比较强,云雨区则会随着暖空气向北移动。初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冷暖空气常常势均力敌,就会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这条雨带南北宽只有二三百千米,东西长却可达2000千米左右,横贯在长江中下游,向东一直伸展到日本。所以,日本的梅雨也很明显。这条雨带在短时间里也往往有比较小的南北摆动。当冷空气加强时,它略微南移;当暖空气加强时,它又重新北抬。当这条狭窄的雨带在南北方向做小幅度摆动时,雨带附近的地区就会出现时晴时雨天气。在这条雨带上,还不时有一个个降雨强度比较大的中心出现。在降雨中心经过的地区,常常会出现一次次大雨或暴雨。实际上,这条降雨带也就是冷暖空气前锋所形成的交界面——即气象广播中通常说的“锋面”的产物,称为“梅雨锋”。梅雨锋与一般的锋面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梅雨锋及其降雨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稳定,从而给长江中下游带来持续的阴雨天气。第二,梅雨锋的南北两侧冷暖空气性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空气湿度上,即南边来自海洋的空气湿度较大,与北边的干冷空气迥然不同。而锋面两侧空气在温度方面的差异要比其他季节的锋面小得多,冷空气过境之后,没有明显的降温。第三,它的降雨区在南北方向上狭窄,不像冬春季节的锋面那样有十分宽广的雨区,其降水强度却要比别的季节强烈得多。除了梅雨锋以外,高空西风急流、副热带高压、季风等也对梅雨形成有一定影响。因为今天是文学活动,不是科普活动,所以我就不多讲了。谢谢同学们给我这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诗社沙龙在欢乐的气氛中降下帷幕。同学们既学到了文学知识,又学到了气象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