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洲水彩发展简史
现代水彩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独特的过程。用颜料加水调色进行绘画,可以上溯到古代,如史前旧石器时代的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以及古埃及壁画。古希腊、古罗马、叙利亚还有拜占庭的细密画遗留物,以及中国的水墨画,都是用水调和天然矿物与植物颜料进行创作的。但这些“以水调色作画”的绘画,与现在所指的水彩画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水彩是把稀释剂——水作为黏合媒介来命名的。彩通常是指颜料、色料。现代水彩画启蒙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14—15世纪的欧洲,画家已经使用水与胶调和成透明与半透明的颜料,在纸上作画,发展了一种以线为主,用极少的色彩作为烘托,或者以单色渲染的单色水彩画,并把它作为油画创作的草稿或平常的绘画练习。画家使用不透明水彩给素描、版画、木刻和地图着色,以及给宗教经书与普通读物的插画着色。
15—16世纪,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艺术家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1472—1553),使用透明和不透明水彩颜料进行绘画,并且有时将两者结合起来作画。当代德国水彩颜料的品牌也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美术史记载,最早使用水彩材料与技巧作画的是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与巨匠阿尔伯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ulrer,1471—1528)。他是画家、版画家、建筑师和艺术理论家。在1495—1497年,他用自己制作的水彩画颜料,在纸本上绘制了近20幅美丽的风景画、人物画和动物题材的绘画作品。他以水彩方式来描绘自然景物,创作了人物、动物、植物和风景等题材的作品,对后代影响巨大,尤其作于1502年的《小野兔》(图7-3),画风高度写实、精致、工整,可以感受到兔子的生机与灵活、皮毛的质地与光影。丢勒的这些水彩作品是他从德国去意大利旅行与学习期间完成的,其中的风景画是描绘了奥地利的古堡与意大利北部风光。他主要使用的水彩颜色有绿色、普蓝、深褐、黄色、土红。他的水彩技巧成熟,干湿变化丰富,确立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透明薄涂法,他被认为是欧洲的最早水彩画家。
图7-3 丢勒《小野兔》
德国画家汉斯·荷尔拜因(Hans Holbein,1497—1543)、佛兰德斯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雅各布·约丹斯、凡·戴克(1599—1641)等大师都运用水彩工具创作绘画作品。其中佛兰德斯画家凡·戴克是一位重要的水彩画家。他晚年侨居英国,被聘为宫廷画家。为英国绘画奠定了华丽、典雅、高贵的风格,直接对18世纪英国水彩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些大师的作品对18世纪欧洲水彩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6世纪时期,水彩画在欧洲逐渐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重要的画材、一种艺术创作方式,并从欧洲向世界传播,在明末清初传到中国。16世纪时期土耳其的细密画,画家把干的色粉调和鸡蛋清和水作画,也被视为一种水彩画。
17世纪,荷兰画派崛起,艺术家们运用水彩工具创作水彩风景画,在水彩艺术语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对推动欧洲风景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 英国水彩发展简史
17世纪以前,英国的自然史图画与插图的构图多数是形式化的,呈现几何形状,画面简单。
16—17世纪时期,伴随着大航海活动和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扩张,以及资本主义进入萌芽期与发展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地形风土画家。他们是现代水彩画的直接起源。英国早期的水彩画被视为“纯粹的地理绘图”,是在郊外大自然配合测绘和军事行动的一些地貌记录,形成了“地形风土画”,当时被称为“地形画”或“地理水彩画”。它们是具有记录性质的绘画,风格清晰明确、细腻仔细,主要描绘英国殖民地的乡村、风土、人情,技法上以墨水素描为主,在此基础上再施以淡彩。作画人称为地理绘图员,如地形画外景水彩画家约翰·怀特(John White)和温西斯勒斯·霍拉(Wenceslaus Hollar),他们是当时出色的风景画家。
到17世纪末,随着科学与哲学的发展与需要,画家更多地参与科研与科考。这一时期的水彩插画区别于以前的绘画自由表达,艺术家以更为自然的手法来处理自然史插图艺术。水彩画大多数是以艺术家的写生手稿或者创作草图的形式呈现,色彩面貌单一。
英国绘画真正的形成时期是在18世纪。英国早期的水彩画也应用于军事地形图制作。制作技法是:以乌贼墨或蓝色染料应用在蘸水钢笔和墨水素描的线稿上,再施以淡彩,逐渐形成单色淡彩水彩画法。随着绘图者的审美取向发生变化,图画增强了艺术效果,逐渐发展成一种自由表现的水彩技法。
18世纪初,地志学和制图术的发展给英国水彩画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由此慢慢地产生了独立的水彩风景画。从18世纪初开始,欧洲对古代文化推崇掀起一股探访异域文化的热潮,英国也出现怀古风,访古寻幽成为时尚。这一时期,风景画摆脱了地形画的功能,色彩逐渐变得丰富,英国开始把地形画发展成风景画。
同时,英国在1757年研制了“布纹纸”。1780年,里斯夫发明了小块干片状的可溶性水彩颜料,由里维斯公司在英国生产,制作的色彩种类更加丰富,把颜料切成小块便于携带与保存,使用方便。用水彩盒将这些水彩干片状色块容纳在一起,画家可以带着它们进行外出旅行画画。这些都为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英国画家逐步找到与创造了水彩画的独特语言。简单轻便的水彩工具成为记录图像工具,产生了一批带有怀古情调的水彩画,画面色彩也丰富起来。
在18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启蒙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它首先在英国绘画中反映出来,然后影响到文学。到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力,使英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水彩画也开始活跃与蓬勃发展起来。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水彩画成为很有成就的画种。所有的这些因素,最终促进与推动了现代水彩画的形成与发展,而英国成为现代水彩画的发源地(图7-4)。
托马斯·桑德比(Thomas Sandby,1721—1772)和保尔·桑德比(Paul Sandby,1725—1809)兄弟两人都是1768年皇家美术学院的创始院士。托马斯·桑德比是第一位建筑教授,他的风景画、地形画、建筑画都非常精彩,水彩画技巧非常高超。保尔·桑德比(图7-5)早期的水彩只用单色画,以及作一些素描淡彩。他在水彩画实践、水彩画技法与表现、材料与工具上做了很多突破与尝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透明和不透明水彩两种方法的实践上创作了很多纯风景画。他的不透明水彩画法深受油画的影响,用颜料覆盖方法把物体的亮部画得很厚。他的作品脱离了地形图制作范畴,把水彩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地形图绘制转向风景水彩画创作的代表性画家,被称为“英国水彩艺术之父”。
亚 历 山 大·科 仁 斯(Alexander Cozens,1717—1786),一改以前的单色渲染法创造了水彩风景画泼洒颜色的技法(图7-6)。
托马斯·格尔丁(Thomas Girtin,1775—1802)(图7-7)研究水彩着色的多种方法及风景画中空气的表现方法。他将传统的先打灰底再上色的方法,转变成运用暖色、关系色制成底色或者多种颜色或多种色彩关系制作底色,集中加强景物的色调气氛,通过运用光的分布突出与对比主题,用色与明暗关系协调统一。他运笔具有特色,笔触生动,用点状的笔法表现景物,他的水彩画如同油画般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图7-5 保尔·桑德比《背景为爱丁堡,布伦茨菲尔德连接上的马场》
图7-6 亚历山大·科仁斯《山景与山谷》
约翰·塞尔·科特曼(John Sell Cotman,1782—1842)(图7-8)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画派——诺里奇画派的风景画家。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主要从事水彩画创作。作品以平涂为主,画面简化与装饰性强,以抽象的观念观察事物的趋势,把自然景物简化成图案,作品构图严密、完美、坚实、厚重。他的作品非常简练概括,常常舍去物体细节,追求生动的艺术效果,代表作品有《渔村景色》。
图7-7 托马斯·格尔丁《林迪斯法恩》
图7-8 约翰·塞尔·科特曼《格里塔河》
彼得·德·文特(Peter De Wint,1784—1849)的作品简洁、沉重,用透明画法,多层重叠,表现了鲜明、深厚的色调,技巧熟练,色彩感觉敏锐,善于捕捉光线,巧妙地处理主次形体的光影变化和色彩的对比关系。他常常描绘辽阔、舒展的景色,表现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尊重自然的本来面貌。
英国是欧洲大陆上的海岛国家,拥有特别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云雾多雨,空气湿润,阳光倾泻,伦敦冠以雾都之称。这些为水彩画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当时英国人的生活趣味和民族气质特别适合水彩画的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透明水彩画的现代技法在英国得到迅速发展,被称为是英国水彩画辉煌灿烂的时期。
在英国绘画史上,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1727—1788)、约翰· 康斯泰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n Turner,1775—1851)、理 查 德·帕 克斯·波宁顿(Richard Parkes Bonington,1802—1828)、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等绘画大师把水彩画推到了高峰,推进和发展了纯粹水彩画的特性,如图7-9所示。
图7-9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水彩作品(www.xing528.com)
最值得一提的是,约瑟夫·马洛得·威廉·透纳是英国杰出的画家,一生创作勤奋,画了约19 000张水彩作品。他用色大胆,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光的效果;通过熟练、高超与独特的水彩技法,使颜料、水与纸相互配合巧妙,表现光与色的辉煌绚丽,以及空气的波动、梦幻、迷离的艺术效果,充分发挥了奇妙的水彩特性与艺术潜力,使水彩技法发生了变化。他用色的方法影响了法国印象派,代表作有《失事船沉没以后》。
约翰·康斯泰布尔主张向自然学习(图7-10),画风写实,以故乡的风景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水彩画写生。他努力寻找表现英国自然风光的艺术语言,用朴实无华的手法、挥洒自如的笔法、优美与抒情的风格描绘了平凡的自然景物,如自然明媚的阳光、明朗与多变的天空、充满芳香与平静的田野与大地。他研究树木、牛群、原野、天空和大海等的画法。他的水彩画以自然奔放、准确生动著称,代表作品有《干草车》《麦田》《奔马》等。
水彩画因其本身轻便和多样性的优点,渐渐受到欢迎,并表现出轻快而独立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图7-11)。
理查德·帕克斯·波宁顿的作品具有英国绘画特征,是英国风景画的代表,也对法国绘画产生很大影响,也是英国绘画与法国绘画之间的桥梁。他的作品不受古典主义束缚,从整体着眼,用笔洒脱而不脱离写实的表现,色彩简洁明快,画面阳光感十足、充满朝气。
1803年,在英国东南部的诺里奇成立了诺威奇美术家协会(Norwich Society of Artist),开创了诺威奇画派,其中水彩画成就突出。1805年,15位画家发起成立了英国“水彩画家协会”,他们的活动富有社会影响。当时的风景画家基本上掌握水彩画技法,画面透出清新、淡雅、透明、清淡等特点。水彩风景画特色直接影响到油画风景的风格与发展,使得欧洲油画也具有了柔和、明快的特征,更多地注重表现光线变化、空间与空气感。
水彩风景画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强调户外写生。画家在户外,直面大自然,通过对空气、空间、光线、色彩、山川、河流、四季景色变化等的描写与创作,形成格调清新、色彩明亮、气势磅礴、用笔流畅等风格,对后世水彩画发展与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史料记载,水彩风景画直接对19世纪下叶法国印象派和欧洲绘画的演进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虽然现代水彩画没有发源于英国,但是,英国对独立的水彩画种的确立,对水彩工具、色彩、技法、风格等方面的探索与系统研究,对水彩艺术与表现的开拓,使得水彩画日趋成熟,逐渐发展为一种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如图7-12所示。
图7-12 英国水彩
19世纪,欧洲和美国的油画家、雕塑家、艺术家们都纷纷投入到水彩画创作,使得近现代水彩画艺术日益繁荣昌盛。现代主义艺术家们都喜欢用水彩工具来表达艺术的观点,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遍及世界,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我们比较熟悉的著名画家有瑞典的安·佐恩(Anders Zorn,1860—1920),美国的惠斯勒(James Mcneil,1834—1903)、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查尔斯·德穆斯(Charles Demuth,1883—1935)、乔治亚·奥基弗(Georgia O’Keeffe,1887—1976)、安德鲁·怀斯(Andrew Wyeth,1917—2009),荷 兰 画 家 梵 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他们都有优秀的水彩作品传世(图7-13)。
3 现代水彩画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在近代中国,现代水彩画发端于上海。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以后,成为通商口岸,徐家汇天主教堂和土山湾画馆的外籍传教士传授西洋画与水彩画。据记载,1869年陆伯都修士的学生刘得斋主持画馆工作,开始西学东渐的推进,培养与产生了本土的首批水彩画家,如徐咏青、周湘、张聿光等。刘得斋成为中国最早引进与推广西方现代水彩画的引路人。在1907年,土山湾画馆出版《绘画浅谈》。徐咏青、周湘在土山湾画馆学成之后,开办了自己的画室,招收学生,培养了很多重要的水彩画家,被称为中国水彩画最早的开拓者。徐咏青是中国早期具有较高成就的水彩画家。他对西洋画及水彩画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他开设水彩画馆,专门教授水彩画。徐咏青著作《水彩风景写生法》是我国最早的水彩画理论技法书籍。
中国特有的水墨画与水彩有相似之处,上海早期的水彩画与上海海派水墨画互相融合、相互补充、中西互融。这从19世纪下半叶海派画家代表人物之一任伯年的水墨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这一特点。刘得斋的水彩画也自然融入了中国水墨画技法与笔墨情趣,将西方水彩画逐步发展成具有中国水墨韵味的水彩画。
同时,刘得斋培养了我国最早的一批西洋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如刘海粟、徐悲鸿、周湘、徐詠青、张聿光、郑曼陀等。他还培养了爱尔兰人安敬斋修士、日本人田中得修士,使得中国的水彩画代代相传,如图7-14所示。
图7-14 上海早期的水彩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