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第一次统治青岛时期,日商在青岛开办大批工厂,加快了城市工业化进程,青岛实现了由商贸城市向工商城市的转型。
据日本官方统计,至1922年,青岛的工业企业涉及30余种门类,已有大小工厂250余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世界经济危机及日本财界不振、日本交还青岛行政权等因素影响,日本工业企业在青岛快速扩张的势头受到抑制,日商小企业大量停业。到1925年,受世界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青岛日商工业企业有所恢复,主要工业门类涉及23种,规模较大的企业有60余家。
日本在青岛开办的工厂最为重要也最具影响的莫过于棉纺织企业。
中国人口众多,对纺织品需求很大,但棉花加工能力落后,沦为棉纱消费大国。为抢占巨大的中国市场,英、美、日等国在中国投资建立了一批纺织企业。外国人1914年在华开办的纺织厂有114万纱锭,1924年达到250万纱锭。
纺织业是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日本的优势企业。但是,受国内生产成本快速提升、英美在华开办纺织企业对日本形成竞争优势、中国提高关税呼声日渐提高等因素影响,日本步英美之后,加入在华投资设立纱厂的行列,将赢利较低的粗纺等纺织产能转移到中国,主要输出地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流域。
日本人绘制的画作《近代之纺织厂》
日本在华开设纱厂一览表(1925年12月)
青岛工业企业概况(1925年)
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为在长江流域等地面临英美企业激烈竞争的日本棉纺企业提供了新的扩张机遇。日本政府利用侵占青岛和把持胶海关之机,抛出廉价土地租金、低进口税费、低铁路运费等一系列优惠条件,刺激日商来青岛开办纱厂。
1916年,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率先在青岛建厂。该厂于1918年投产,1922年纱锭产能为6万锭,成为所谓的“青岛事业的开拓者”。[1]其他日商虽随后跟进,但对日本交还青岛后土地政策可能变化等问题有所顾虑,投资进度一度较为迟缓。
青岛日商棉纺企业概况(1925年)[2]
1922年中日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后,日本攫取了长期保持低土地租金等利益,解除后顾之忧的日商遂加快投资进度。到1924年4月,青岛六大日商纱厂已具有23.54万纱锭的产能,虽远未达到其第一期设计产能40.32万锭的目标,但青岛已经成为日本在华最重要的棉纺织品产地之一。
在此期间,曾任山东巡抚的周馥之子周学熙也利用与日本的特殊关系,在青岛开办了一家纱厂,即华新纺织有限公司青岛工厂。
青岛地区棉纺企业概况(1925年2月18日)
青岛日商棉纺企业概况(1925年)
华新纱厂概况(1925年6月4日)
位于四方的青岛内外棉纱厂
位于四方的青岛隆兴纱厂
位于四方的青岛大康纱厂
位于日本的大日本纺织本店营业所及其领导人之合影
大日本纺织株式会社商品商标
位于沧口的青岛宝来纱厂(www.xing528.com)
位于沧口的青岛富士纱厂
位于沧口的青岛钟渊纱厂
青岛钟渊纱厂厂门和办公楼
台东镇西侧工厂地全景
位于台东的青岛铃木丝厂
青岛铃木丝厂生产车间
日商纱厂生产车间内景
德、日帝国主义在将青岛变为其工业掠夺基地的同时,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促使青岛工人阶级在被压迫、被剥削的环境中快速发展和不断成熟。青岛工人阶级形成于德占青岛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中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新兴力量。
德国在青岛霸占大量农村土地建设城市、建港修路、开办工厂,使大批失地农民成为产业工人,青岛工人阶级由此诞生。德国统治时期,青岛工人总数约达万人,产业工人有五六千人。[3]另外,胶济铁路有中国职员768名、产业工人1520人;[4]其中,四方机厂是胶济铁路全线最大、最重要的工厂,其产业工人整体素质较高,成为青岛工人阶级的中坚力量。
胶济铁路四方机厂全景
胶济铁路四方机厂厂门
随着1914年日本在青岛大批开办工厂,青岛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发展。据日本官方统计,1920年3月,青岛市的中国人口为19.30万人,其中14439人为工业人口(含家属,下同),包括直接从业者男6373人、女1438人,合计7811人;16729人为商业人口,包括直接从业者男5413人、女63人,合计5476人;9517人为交通业人口,包括直接从业者4444人。[5]在上述17731名所谓的“直接从业者”中,即使按资本家及管理阶层人员占比10%的较高比例估算,各界工人人数也已超过1.5万人。
到青岛惨案爆发前的1924年12月,青岛日商六大纱厂职工人数为15359人。其中满14岁的有851人,占5.6%;满19岁的有7643人,占49.7%;满24岁的有4945人,占32.2%;满29岁的有1307人,占8.5%;30岁以上的有615人,占4%;使用女工576人,占比3.75%;识字者为4857人,占32%;单身有11435人,占74%以上。[6]
青岛日商纱厂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山东青岛当地和邻近各县农业富余劳动力、灾民和城镇贫民及少数手工业工人。
青岛日商纱厂用工概览表(1924年12月)
山东省人口约有3400万,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英里600人左右,是中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中,70%以上为农业人口,约20%为工商人口,10%为其他事业人口。山东省以劳动力外输而著称,常年外输劳动力三四十万人。日商热衷于在青岛大规模开设纱厂,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山东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现代工业生产对产业工人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青岛日商纱厂从济南等地以练习生的名义招募了一些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技术工人,其中不少人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力量。“罢工的近因:大康纱厂的厂主,在济南招募了一班练习生,到厂内工作,这班见习生,大半都有高小毕业和中学一、二年级的程度,那种狭义的爱国思想,仇恨日人的心思极盛,也有少数略具阶级革命观念的。他们内愤日资本家苛待、压迫的痛苦,外受胶济铁路工人组织工会同盟罢工的影响,乃暗中联络工人,组织工会,以谋抵抗。”[7]曾以“练习生”身份进入大康纱厂的老工人回忆说:“我们学了六个月后,就教新工人,一个月一批,我们对新工人很好,这些从各地招来的小男孩,年龄只有十几岁,大一点的干摇纱,小一点的干细纱。因为我们对他们好,他们就爱接近我们,很听我们的话,我们叫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我们每人都教过一百个徒弟,所以大罢工时,以‘见习生’为骨干,可以说一呼百应。”“为了反对日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见习生领头斗争。有个叫李敬铨的见习生积极组织工人干,和我们接了头,要组织工人搞罢工斗争,我们就带领工人行动起来。”[8]
青岛大康纱厂工人出身地别表(1925年)
青岛隆兴纱厂工人籍贯和居住地统计表(1925年)
青岛钟渊纱厂工人出身地别表(192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