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方之光: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完善

东方之光: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完善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不仅在雕版印刷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在印刷技术上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即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这便是活字印刷的整套程序。王祯本想发明木活字来印刷自己的《农书》,但这一计划却未能如愿。至清代,朝廷亦开始正式用木活字印刷大部头的丛书。《程式》一书还附有插图,可谓图文并茂,是研究我国古代木活字印刷的又一重要文献。特别有趣的是,还出现了一批从事木活字印刷的商贩。

东方之光: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完善

宋代不仅在雕版印刷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在印刷技术上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即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虽然与手工抄写相比是一次突破性的进步,但它仍然存有许多弊端。雕版颇费时力,每刻一部新书都要刻一次版,而每印一页就得刻一块版,刻印一部书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由于雕版甚多、存放起来也不太方便。这种印刷就显得笨重不堪,为了节省财力,提高印刷的效率,人们便会去寻求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活字印刷便是人们在不断地探索与试验中发明的。

最早发明活字印刷的是公元十一世纪中叶的北宋人布衣毕昇。对此,与毕昇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其大著《梦溪笔谈》中就作了明确记载。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昇经过反复的试验,造出了泥活字,其方法是:先用胶泥刻成薄如铜钱的字。一个字一个印。然后放入火中焙烧,使其变得十分坚硬。事先准备好一块铁板,上面敷上松脂、蜡及纸灰。需要印刷时,就将一块铁框围在铁板四周,在其中密密地摆满活字,便成一块印版。然后将印版靠近火烘烤,泥字下面的药便熔化,再用一平板将字压平。制版就绪后便可涂上墨,铺上纸印刷了。印完后,将铁板再加热,待药熔化后,将活字取下,以备再用。泥活字不用时,便用纸贴上标签,按韵排列,藏入木匣中。这便是活字印刷的整套程序。为了提高效率,通常用两块铁板,一板印刷时,又在另一板上排字,这样两板轮番进行,印刷速度很快。活字印刷对于小规模印刷(如印两三份)来说并不比雕版印刷方便多少,但对于大规模的印刷(如印几百份、几千份)来说就变得极为神速了。

毕昇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的人,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是印刷史上的又一次大的飞跃,它对整个世界文明所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因此,值得我们大书而特书。直到400年之后(即公元1458年)欧洲的约翰·谷腾堡才开始用活字印刷《圣经》。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在当时并未得到推广,直到十三世纪中叶(即600年后)才有重新使用泥活字的记载。至清代,安徽泾县的一位名叫翟金生的秀才在沈括有关泥活字记载的启发下,费时30载,制成了一整套的泥活字。翟金生用自己制成的泥活字印行了至少三种著作:第一种是他本人的诗集:《泥板试印初编》。第二种是友人的诗集。第三种是《翟氏宗谱》。翟金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集作家与印工于一身的人了。此外,清代的江苏常州无锡与江西宜黄也都有人从事泥活字印刷。尤其是常州的泥活字印刷,以排字方法独特、印刷技艺高超而著称,以致四面八方登门请求印刷的人络绎不绝。

毕昇发明泥活字之后三百年,元代的著名农学家王桢又发明了木活字。其大著《农书》中就有详细的记载。王桢制木活字的方法是,先从官定韵书中挑选出可用之字,按韵分类。另外是常用字及杂字各分一类。由书法家将字刻出贴到木板上,以便雕刻。各字之间要留出间隔,刻成后用细齿小锯逐个锯开,成四方形。再用小刀进行修理,以使每个活字大小高低一律相同,然后将活字存放在轮盘上,这个轮盘直径约七尺,轮轴高三尺。轮盘上面以竹片围成圆框,将字盘按声韵排列在内,每韵都贴上标签,按号排好。轮盘有两架,一架放官韵排列的字盘,一架放常用字及杂字。另抄两本册子,依轮盘上的字盘号码依次登录其上。排印时,一个人从册子上按号报出所需活字,另一个则坐在两架轮盘间按所报号码从轮盘上取出活字,放置于木制的盔盘里,用竹片压入。排满后,按上界栏,用木楔塞满缝隙,使其坚固,不动摇,然后涂墨印刷。

王祯本想发明木活字来印刷自己的《农书》,但这一计划却未能如愿。然而,在1298年,人们却用他这一套木活字排印过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印出了100多部。这种印刷速度是比较快的。王桢对中国印刷的最大贡献就是他发明了贮存活字的轮盘。如前所述,毕昇是用木匣存放活字的,这不利于检字、排字,而王桢所发明的这一机置装置虽然显得简单,但却十分便利,从而大大增加了排字的速度,提高了印刷的效率。正如王桢自己所言:“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以此转轮之法,不劳力而坐致,字数取讫,又可铺还韵内,两得便也。”尤为可贵的是,王桢还将自己的发明录之于册,从而能使其存留于世。此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王桢之后,用木活字印书之法便流传下来。1322年,浙江奉化知州马称德便用自己制成的一套活字(共10万个)印成了《大学衍义》一部,共20册,以及其他书籍若干部。(www.xing528.com)

明清两代木活字印刷则逐渐流行开来。明代之时,各地的藩王及书院、衙署、书肆和私家都曾用木活字印刷过众多题材的书籍。至清代,朝廷亦开始正式用木活字印刷大部头的丛书。如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管理武英殿刻书事务的金简的倡议下,清廷下诏用枣木刻成大小活字计二十五万三千五百多个,并先后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4种,共2300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木活字印刷工程了。主持此项事务的金简还撰成《武英聚珍版程式》一书,将此丛书出版梓行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并详细介绍了从制木字至印刷的全套程序。《程式》一书还附有插图,可谓图文并茂,是研究我国古代木活字印刷的又一重要文献。

清代各地的官府及书院中,用木活字印刷书籍者亦甚多。而私营印刷业中用木活字者尤为普遍。有的人甚至专门投资于木活字的制造,他们或将木活字出售,或者将其典当,或将其作为礼品赠送他人。特别有趣的是,还出现了一批从事木活字印刷的商贩。他们是一些行商,主要从事家谱的印刷,当然也印其它的书籍。在江、浙一带,此类商贩最为活跃。通常在每年秋后,即农闲时,他们5至10人一伙,带上自己制造的设备到各地去寻找雇主,他们带的活字是用梨木刻成的,分大小二套,共2万多个,若遇到行囊中没有的字,而当地又无梨木,他们便用泥活字来填补。他们印制一份家谱一般用1至6个月的时间。清代的家谱之所以是当今所藏各代家谱中最为繁盛者,与这些小商版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从十三世纪末,人们还开始用金属来制活字。最早铸制的金属活字是锡活字。因为锡熔点低,适宜用字模来浇铸,对此,木活字的发明者王祯在《农书》中就提到过,这当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了。但由于锡活字不受墨,所以人们便放弃了。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在克服上述缺点后,人们才又铸成过锡活字。但总的来说,用锡活字印刷相当少见。

十五世纪后期,铜活字开始在中国大地上盛行开来。其中最先流行的地区是地处南国的无锡、苏州、南京、常州。无锡的华、安两家是当时最负盛名的铜活字印刷业主。自1490至1516年的20年间,华氏家族用铜活字共排印了24种书籍,计1500余卷。安国是无锡的巨商,在他去世前的18年里,他用铜活字一共印了至少10种著作。之后,铜活字印刷即传至福建,并在建宁与建阳的书肆中得以推广。

至清代,朝廷亦开始用铜活字来排印大型的类书。有清一代规模巨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便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此书实际共印66部,每部5020册。全副铜活字共25万个,当时存放于武英殿。但是由于主持此事的官僚们不断行窃,致使这副铜活字逐渐减少。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们便于1744年乘北京钱币短缺之机,奏请朝廷将全部铜字熔化成了钱币。清朝官僚的腐败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但可恨的是,他们为官不仁,目光短浅,将凝聚着人类血汗与智慧的铜字付之以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次文化浩劫。

许多私营书坊也用铜活字印刷。它们分布于江苏的常熟、常州、南京、浙江的杭州以及福州和台湾等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的林春祺。他花了21年的时间一共刻成了大小铜字40万个,名曰“福田书海”。仅此一项他就花费了银子20多万两。这副铜字用正楷刻成,字体工整,曾用它印过多种书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的国家,而且人们还不断探索,先后制成了泥活字、木活字及锡、铜活字。活字印刷从总的趋势上看也日趋增多。但是在现代印刷技术出现之前它却未能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雕版印刷则一直是中国印刷业的主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术上的问题,如中国的表意文字甚多,制成一副活字,总数要超过20万个。而且刻写起来要比在雕版上刻写难得多,活字所能表达出的精美印刷效果也不及雕版;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问题,如活字印刷投资巨大,适合于大规模印刷,而雕版成本低,适合于长期小规模的重复使用。而在中国古代的那种农本经济的社会里,手工业规模的狭小天地更易于采纳雕版印刷。所以上述种种原因使得活字印刷步履维艰,而雕版印刷则独领风骚。直到清末,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西方现代印刷术的传入,中国传统的印刷业才逐渐走上现代化发展的通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