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东方之光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东方之光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字“纸”字从构字方法看属“形声”字,所谓“纸者从系氏声”是导致“絮纸”说的直接原因。另外,是否是仅为了给“纸”取一个“美称”而现造一个“纸”字也颇值得怀疑。显然,当时“”字已取代了“纸”字。可见,至少三——五世纪期间,“纸”“”一直是通用的。但是,由于习惯势力作祟,“”字终于未能完全取代“纸”字。相反,“先入为主”的“纸”字却没“按时退休”。人们对“纸”的定义的科学探讨始于二十世纪。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东方之光

纸是中国人发明的,最先给纸下定义的自然也是中国人。最早给“纸”下定义的中国人当推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公元30——124年),他在其成书于公元100年的《说文解字》一书中指出:“纸:絮一奼(shàn)也。从系,氏(zhǐ)声”。另外,他又解释说:“絮:敝帛系也。”“奼:氵敝(pǐ)絮箦也。”稍晚于许慎的服虔在《通俗文》一书中认为:“文絮曰纸。”受许、服二人影响,清代学者段玉裁(1735——1815)《说文解字注》一书认为:“按造纸日方(导源——引者注)于漂絮。其初丝絮为之,以奼荐而存之。今用竹质、木皮为纸,亦有密竹帘荐之是也。”因此,本世纪初,人们在研究造纸术的起源时一般认为,最初的纸似乎是以丝絮为原料,按漂絮原理制成的,并将最早的纸称为“絮纸”。但是,学者们通过对考古发现的古代纸的化验发现,这些纸的主要原料一般都是楮皮、桑皮和麻,尚未发现以丝为原料的纸。于是,各国学者纷纷对传说的关于造纸术起源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日本学者上村六郎指出,根据实验,依古法所造的绢帛纸如不加粘着剂,则干燥后仍为原来的真棉,而不是纸。德国学者瑞克(A·Renken)也认为:丝料实际上没有使植物纤维缠结及联密的那种粘性,因而用丝纤维造纸在技术上是可疑的。上述疑点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人们通过精密的科学分析,从理论上完全否定了以丝造纸的说法。因为,对纸的分子结构分析证明:纸是靠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缔合而交结成的,丝纤维不同于植物纤维,它主要是由丝素和丝胶组成的,二者均为动物性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间不能产生氢键缔合。因而,丝纤维经脱胶后分散在水中,从水中捞出后只是一堆松散的丝渣,根本不是纸。

最先发明造纸术的中国人怎么会产生所谓“絮纸”这种错误的观念呢?问题就出在“纸”字上。汉字是一种奇妙的文字,她不同于其他只能表音的字母文字,不仅能表音,而且可达意。汉字“纸”字从构字方法看属“形声”字,所谓“纸者从系氏声”是导致“絮纸”说的直接原因。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明明由植物纤维制成的物品为什么要以“从系”之字命名呢?我国学者潘吉星在《中国造纸技术史稿》一书中认为:“‘纸’字的产生,大概是由于纸上纤维白细如絮,而且平滑如缣帛所引起的。就是说,‘纸’字可能最初是对植物纤维薄膜状物质(真正的纸)的美称。到了许慎,则把纸的美称当成了纸的定义。”照此说来,“纸”是喧宾夺主由庶扶正了。可是,潘先生并没有指出这个被取代了的“主人”是谁,即并没有指出“真正的”“纸”字。另外,是否是仅为了给“纸”取一个“美称”而现造一个“纸”字也颇值得怀疑。可见,此说不过是一种推测,缺乏足够的证据,难以成立。

关于“纸”字的起源,范晔(397——445)在《后汉书·蔡伦传》中另有说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这里说的很清楚,自古书契都是以竹简编写的,后来又出现了用缣帛编写的书,人们称这种用来写书的缣帛为“纸”。可见,“纸”字原是对用于书写的“缣帛”的别称,其“从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当真正的“纸”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纸”完全取代缣帛而用作书写材料后,也就借用了习惯上的“纸”字。

那么,真正的“纸”字最初写作什么呢?据《晋书》记载:三国时,北魏太和6年(232)河间人张揖上《古今字诂》一书,其中对“纸”字作了如下解说:“纸:今 也。”显然,当时“”字已取代了“纸”字。至于为什么要用“”字取代“纸”字,作者是这样解释的:“以故布扌寿剉作纸,故字从巾。”也就是说,由于以前是以“缣帛”作纸,故“纸”字“从系”;而现在是“以故布扌寿剉作纸”,故“”字“从巾”。不过,从书中以“纸”和“”相互解释的做法看,两字是通用的,即两字为通假字。另外,从考古发掘的实物看,新疆出土的北凉承平15年(457)的《菩萨藏经》中有“廿六 半”的说法,敦煌石室所藏唐人写经中也常有“用××张”的说法。可见,至少三——五世纪期间,“纸”“”一直是通用的。但是,由于习惯势力作祟,“”字终于未能完全取代“纸”字。相反,“先入为主”的“纸”字却没“按时退休”。因而,今天我们也就不得不将错就错,以讹传讹了。那么,如今的“纸”字作为一称传统上所使用的对一种书写材料的代称一直沿用了下来,而从构成成分上定义的“”字却失传了。这也就是“纸”字从造字原则上无法解释的原因,因为这不是一个“形声”字,而是一个“通假字”。(www.xing528.com)

十分有趣的是,日语中的“纸”字(读作“カシ”)也是从古代的“簡”字(读作“力冫”古音为“力厶”)演化来的。同样,英语中的“paper”、法语德语中的“papier”,西班牙语中的“papel”均源于拉丁语的“papyrus”,而“papyrus”源于古埃及,这是古埃及人用莎草(Cype ruspapyus)粘联成的供书写用的一种薄片。这说明,尽管东西方文化有诸多差异。但是,在“纸”字不是源于其构成成分,而是源于传统对一种书写材料的符号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上述分析证明,东西方人在关于“纸”字的定义上共存一个认识误区——如其说决定于其分子构成,还不如说决定于其用途。即“纸”是一种书写材料。

人们对“纸”的定义的科学探讨始于二十世纪。李约瑟博士认为:“纸是用帘模从悬浮液里捞起来的一薄片交结的纤维,把水滤净之后,还必须将纤维片从帘模上取下并干燥,这个定义适用于古今一切纸张。”这个定义注重于纸的制造工序,可以说形象有余抽象不足。《大苏维埃百科全书》的定义是:“纸是基本上用特殊加工的主要由植物纤维层组成的纤维物质。这些植物纤维加工时,靠纤维间产生的联结力而相互交结。”这一定义只说出了“纸”是靠“纤维间产生的联结力而相互交结。”成的,至于这种力的本质是什么并没有说明,因为这对理解纸的本质是十分关键的,故此定义不完整。美国学者享特(DardHunter)给出的定义是:“纸是一种由植物纤维作成的荐落在平滑多孔模上的薄面材料。”这个定义过于简单,尤其是没有提到植物纤维形成纸的化学原理。我国学者潘吉星认为:“纸是植物纤维经物理、化学作用所提纯与分散的纤维素靠氢键缔合而交结成的薄膜状物质。”潘吉星给纸下的这个定义相对来说是较全面、恰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