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东方之光指南针助你走出混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东方之光指南针助你走出混沌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人走出这混沌世界,开辟广阔的活动空间,天南海北任意驰骋的当然不是神话传说中的盘古,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周天子将一辆指南车赐与来自南方的越裳国朝拜使,以防其回国途中迷失方向。利用磁石的指极性研制测向仪器事业的重大突破是指南针的发明。指南针的广泛研制和使用,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磁性的认识,人们不仅发现了两极磁性的不同,而且还提出了“磁偏角”理论。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东方之光指南针助你走出混沌

“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这段文字就是三国时东吴人徐整在《三王历纪》一书中为我们留下的著名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由此可知,当人类始祖从树上来到地上之初,面对绵延无边的崇山峻岭、辽阔无际的草原、茫茫戈壁沙漠、浩翰无垠的大海,不分南北,难辨东西,处于一片混沌之中。让人走出这混沌世界,开辟广阔的活动空间,天南海北任意驰骋的当然不是神话传说中的盘古,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因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大脑发明了指南针。

早在史前的神话传说时代,中华民族便在探索研制测向仪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测向仪是指南车

据《太平御览》记载:“黄帝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另据传说,西周初年,四方诸侯国皆派使前往朝拜周天子。周天子将一辆指南车赐与来自南方的越裳国朝拜使,以防其回国途中迷失方向。据北宋学者燕肃考证,指南车为一依齿轮转动原理制成的机械测向器。车有两轮,用四马拉动,车上装有一长方形箱子,箱里装置的齿轮与车轮相联动,在一个平放着的大齿轮中心插有一根杆子,杆子上装有一手臂笔直指向前方的木人。指南车开动前,人们先将木人手臂所指方向调准南方。指南车走起来后,如果车子向左转弯,箱里的齿轮便会带动木人向右转;反之,当车向右转弯时,齿轮就会带动木人向左转。因此,无论车轮转向何方,车上所载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

有了指南车人们就不必担心旅行时会迷失方向了。不过,在实际使用中指南车有诸多不便。首先,车体笨重,不便携带;其次,受环境限制太大,当在水路上行船和爬山时都无法使用;再其次,制作技术复杂、成本高。因此,战国时人们又发明了一种更简便实用的测向仪器——“司南”。

“司南”是一种依据磁石的指极特性而制成的一种测向仪器,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性天体。与一般磁体相同,它有性质相反的两个磁极,其中一极接近于地球的南极,另一极则接近于地球的北极,它们在地球周围空间形成了一个大磁场。根据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地球上任意一点转动一磁体,它都必然会自动停止在南北方向上。根据这个原理,人们便制成了一种磁体测向仪——“司南”。

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便对磁性有了一定认识,并将之广泛用于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如《管子》中有“上有慈(磁)石,下有铜金。”这是人们用磁性知识探矿的最早记录,另据传说,秦代,根据磁石可以吸铁的原理,用磁石制做了阿房宫大殿的北门,以防行刺。因为,如果有人穿着铁甲,或携带兵器进殿的话,磁门便可以强大的吸力,将刺客吸在磁门上无法逃脱。

对磁性的最杰出的运用还是用以测向。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曾有“立司南从端朝夕”的记载。另据《鬼谷子》一书记载:战国时郑国曾有人在车子上装了“司南”,以防进深山采金时迷失方向。公元一世纪初,东汉王充在其所著《论衡》一书中对司南的形状作了大致的描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据考证,司南的样子像一把汤匙,有一根长柄和光滑的园底,把它放在一个光滑的地盘上。地盘四周刻着八卦和天干、地支,以示方位。这个用以指示方向的“汤匙”是用磁石制成的,其园底即其重心点,磨的特别光滑,放在地盘上,只要轻轻一扳,即可转动起来,待其停止转动后所指方向即南方。由于“司南”在使用时必须配以地盘,故又称“罗盘针”。(www.xing528.com)

据古籍记载:北宋后期(公元11世纪)人们又进一步发现,将一块钢铁与一块磁石相互磨擦至一定程度后,铁块上也会带有磁性,而且比较稳固。于是,人们便根据这个原理磨制出了人造磁铁,并用这种人造磁铁造出了“指南鱼”。北宋的曾公亮和丁度在《武经总要》一书中指出:“行军时让老马在前面带路,或者用指南车、指南鱼辨明方向。”据考证:所谓“指南鱼”即用人造磁铁片做成鱼的形状,让鱼浮在水面上自动转动,待其自然停止转动后,鱼头和鱼尾便停止在南北向上。

利用磁石的指极性研制测向仪器事业的重大突破是指南针的发明。据史籍记载,北宋时期,人们用磁铁片磨制成细小的磁针,用以测向,此即指南针。

指南针不仅制作简单、便于携带,而且对使用方法和条件没有限制,可根据不同条件灵活使用。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一书中将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大致归纳为如下四种:第一种、“水浮法”,即用几根灯草横穿磁针,使其在水面上转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当水面震荡时则不便于使用。第二种、“指甲旋定法”,即将磁针放在指甲上旋转,这种方法使用简便,但容易滑落。第三种、“碗唇旋定法”,即将磁针放在碗边旋转。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稳定性差,容易滑落。第四种、“缕旋法”或称“悬挂法”,即用一小滴黄腊将磁针中部粘在很细的蚕丝上,然后将其悬挂于无风处。沈括认为这种方法既不怕震动,也不怕滑落,最为完善。另外,据陈元靓说,他曾将磁针装入一用木头刻制的鱼肚内,然后用腊封好,将之浮于水面或置于一根尖竹针上转动,待其停止时,鱼头和鱼尾便会停在南北向上。这或许可以称做当时的第五种装置方法——“支撑法”。

指南针的广泛研制和使用,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磁性的认识,人们不仅发现了两极磁性的不同,而且还提出了“磁偏角”理论。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行中独玺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为什么有的指南,有的指北呢?在《补笔谈·药议》中,沈括对此作出了解释:“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同,如夏至鹿角解,冬至麋角解,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对于沈括所提到的指南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现象,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在其作于1116年的《本草衍义·磁石条》中进一步进行了量化说明:“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其法取新纩中独缕,以半芥子许腊,缀于针腰,无风处垂之,则针常指南。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中,亦指南,然常偏丙位。”即指南针指的非正南,而是为正南偏东15度。

指南针的广泛使用和地磁偏角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其生存空间已不再“晕头转向”了,而是真正做到了“心明眼亮”。人们将困扰他们若干世纪的“混沌世界”送进了博物馆。然后,昂首挺胸地向全球一体化的新世界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