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正是由于上述特征,它们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该建设程序一般包括立项、报建,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选址,编制勘察设计任务书,测量地形、勘察地质水文,编制设计文件,组织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环节。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在世界各国虽各有差异,但按照建设工程项目发展的内在规律,其先后次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各道工序的先后次序不能任意颠倒,但是可以进行合理的交叉。
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如图8-1所示。
图8-1 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
1.立项、报建
立项、报建是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的目的、必要性和依据,拟建规模和建设的设想,建设条件及可能性的初步分析,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的进度安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估计等。将这些内容写成书面报告(称项目建议书)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兴建。
2.可行性研究
批准立项后,对项目建议书所列内容进行可行性研究,即对下述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证。
(1)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生产工艺、人员配备和组织机构、主要设备、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
(3)技术上的可能性和先进性,与国内外类似项目的比较,材料、能源来源,交通运输情况,环保治理要求等。
(4)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资金来源,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5)提出对建设地点、建设期限、建设环境(如气候、地质、水文环境)等的要求。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程序如图8-2所示。
3.建设项目选址
要按照建设布局的需要以及经济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原则,考虑战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认真调查原料、能源、交通、地质、水文等建设条件,在综合研究和进行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选址报告。在取得城市规划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批准后,才能最后确定。确定时要有批准文件为依据。
4.编制勘察设计任务书
在建设项目和可行性报告获得批准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和设计任务书。
图8-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程序
设计任务书的内容是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点、结论的具体化,它包括:拟建项目的组成,使用面积和各种使用要求、质量标准、分期建设的期限等。例如,建筑工程中的使用类型和规模,建筑面积和层数要求,采光、照明、上下水、强弱电、供热通风等使用要求;桥梁工程中的交通和行车类型,行人来往密度,车辆荷载等级,行车道、人行道宽度等。
勘察任务书应指明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勘察的要求不同),以及工程概况(建筑总平面、主要建筑物用途、建筑结构特点等),要求提交勘察报告书的内容和目的。
5.测量地形
土木工程设施是建造在某个具体位置上的,建造任何设施都首先要弄清这个拟建场地上的地表现状,也就是要弄清拟建地面上各种物体——平原、丘陵、道路、河流、房屋、树木等的几何形状和空间位置,这就是测量地形的工作。测量的成果是地形图,如图8-3所示。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大体有:确定拟建房屋和道路、桥梁等的高程;场地平整中填挖土方量的计算;计算占用土地的面积;绘制地形断面以确定道路、管线等的坡度;确定汇水区域等。
图8-3 某地的地形图
6.勘察地质水文
对土木工程设施所属地基和场地进行地质、水文勘察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布置钻孔、提取土样或岩样,进行土样或岩样的物理力学试验。(www.xing528.com)
(2)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试验,对地下水的高程及其历史变迁进行调查分析。
(3)对影响场地范围内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断层、溶洞、裂隙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4)写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其中要给出勘探点的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见图8-4)、土样岩样的物理力学试验数据,提出关于拟建工程设施基础埋置深度、持力土层或岩层的承载力、地下水位和水质,以及对软土地基、不良地质如何处理的建议。
(5)对于桥梁工程设施,除上述内容外还要调查和测量河流的水文情况。这包括:掌握河道性质、冲刷等情况,收集与分析历年洪水资料,测量河床横断面,调查河槽各部分的形态标志,了解通航水位和通航需要的净空要求,以及河流上的水利设施对新建桥梁的影响。
7.编制设计文件
建设单位根据设计任务书,通过招投标选择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制设计文件,它是安排落实建设项目和组织该项目施工的主要依据。常见土木工程的设计内容和程序如图8-5所示。
图8-4 勘探点平面图与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8-5 我国现行土木工程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目前尚无明确的设计阶段)
整个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初步设计是对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提出的内容进行概略设计,一般中小型建设项目都具有此阶段。技术设计则是在初步设计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建筑、结构、设备方面的技术要求。技术设计主要是针对重要、复杂的大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的结果都要落实到施工图阶段设计中。
交诸施工的施工图阶段设计文件有:①全套建筑、结构、给水/排水、供热/制冷/通风、电气的施工图纸,以及相应的设计说明、计算书;②主要结构用材料与装饰用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品种和数量,以及需用设备,供订货需要;③总预算,提出与建设项目总进度相符的分年度资金需要。此外,设计单位还应协助建设单位编制建筑施工的招投标标底,以满足工程招投标文件的需要。
8.工程施工
建设单位应通过工程招标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组织工程施工。
9.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的最后环节,也是全面考核工程项目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所有工程项目,在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后,都必须组织竣工验收。
交付验收的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工程质量标准。验收时,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图、隐蔽工程记录以及其他有关技术文件,要做出竣工后在一定时期内保修的保证,此外还要提交竣工结算。
竣工验收应以建设单位为主,组织使用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和勘察单位、监理和质检单位共同进行。在验收时要评定工程质量等级,验收后要办理移交手续。
10.交付使用
交付使用是工程项目实现建设目的的过程。在法定保修期限内,若发生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承包商,并告知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进行修理,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承包商负责。
11.项目后评估
项目后评估是项目竣工投产、生产运营一段时间后,再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对项目实际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
按照我国的建设程序,虽说后评估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最后一环,但并非每个工程项目都需要进行后评估,通常需要进行后评估的建设工程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实施和建成后取得巨大成功的工程项目。对此类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估主要是为了总结经验,从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榜样。
(2)在实施和建成后,其效果是明显失败的工程项目。对此类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估主要是为了汲取教训,从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3)吸引外资或动用国家外汇购买大型成套进口设备的工程项目。对此类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估,主要是为了衡量该设备是否需要引进,其性能是否达到原设计要求,其产品是否能取代进口,从而为前期决策提供对比,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
可见,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估对于提升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增强项目管理合理化程度和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目的等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