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观则为新时代传统美德教育模式提供了一套整合了生物学、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基础。体验式学习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在国外,其研究史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洛克、杜威、皮亚杰、勒温等人(邓鹏等,2013)。洛克认为观念是一切知识的材料,经验是观念能被人理解的唯一途径,并强调经验来自感觉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反省;杜威的“经验学习”思想被认为是体验式学习理论发展的重要来源。杜威认为,要保障人类经验的传承和改造,学校教育就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而要获得真知,则必须借助运用、尝试、改造等实践活动,这就是著名的“做中学”(王灿明,2005)。在杜威看来,“做中学”能引发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机;能满足学习者生长的需要;能让学习者智力真正得到发展。
无论国内外学者对于体验式学习是何种论述,情境性、行动性、反思性、主体性是其不变的思想精髓。教育领域对体验式学习观的应用由以往的人文学科逐步向自然学科延伸;由以往的集中于基础教育,逐渐关注高等教育(王娜,2011)。体验式学习在教育领域要求教育组织需要尽可能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以促使学生主观情境与外部情境间的交互。[8]有研究在体验式学习观的指导下探索了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组织要点,体验式学习观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形成“隐性知识”。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传统美德道德教育下体验式学习更加重视学习者在未来职业发展及人生经历中的职业心理及人格完善。体验式学习的深度(参与体验的时间)和宽度(体验的不同类型)是影响体验式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深度主要作用于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广度主要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和有效合作能力的提升更明显。
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须注重在实际体验中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在教育中需要注重情境教学和真实体验,通过现实的社会或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内容,联结多学科文化领域。新时代传统美德教育模式的建构要体现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例如让学生在交互式学习中提升道德修养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展现道德行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道德量表的设计。(www.xing528.com)
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也要注重课程组织中理论与体验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大学生体验传统美德的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传统美德隐性知识的习得。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体验活动的实施必须与当前学生的成熟度和现有的经验融合在一起,或者在真实情景的体验开展仿真体验的训练从而促进新时代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体验式学习效果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