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8年,艾塞库斯就提出了利用单线多路传输信号的构想。从1980年起,汽车上开始使用车载总线。
1983年,丰田公司在世纪牌汽车上最早采用了应用光缆的车门控制系统,实现了多个节点的连接通信。
1986—1989年,在车身系统上装用了以铜线为传输媒介的总线,并在日产和通用汽车的控制系统中得到应用。
1983年,德国博世公司开始开发汽车总线系统,Wolfhard Lawrenz教授给这种新总线命名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为CAN总线。
1986年,在底特律汽车工程协会上,由博世公司研发的CAN总线系统通信方案获得认可。
1987年,英特尔公司开发出第一枚CAN芯片82526。菲利普公司很快也开发出了82C200。(www.xing528.com)
1993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CAN协议的国际标准ISO 11898以及ISO 11519。
1992年,奔驰公司作为第一个采用CAN总线技术的公司,将CAN总线系统装配在客车上。在美国,通过采用SAE J1850普及了数据共享系统,也通过了CAN标准,明确表示将转向CAN协议。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欧洲又以与CAN协议不同的思路提出了控制系统的新协议TTP(时间触发),并在X-by-Wire系统上开始应用。
为了实现音响系统的数字化,建立了将音频数据域信号系统综合在一起的AV网络,因为这种网络需要将大容量的数据连续输出,因此,在这种网络上将采用光缆。未来将对汽车引入智能交通系统时,由于要与车外交换数据,所以,在信息系统中将会采用更大容量的网络,如D2B协议、MOST以及IEEE 1394。
车载网络的应用不仅涉及汽车上各电子装置的硬件连接,网络相关软件也必然成为每个电控单元软件中的一部分。汽车上的软件系统很快就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它与汽车上电子系统的关系会逐渐发展成像现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系统的关系一样。那时,汽车上的应用系统将可以直接调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的网络功能服务程序和其他一些通用服务功能软件,这些软件的设计也将会变得像发动机设计、底盘设计以及车身设计等一样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