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办高校专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专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办高校应加大工科学科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扶持有前景的、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工科类学科专业的发展,将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工科专业建设结合起来并进一步拓展,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区域经济与市场需求为导向、现有工科专业为基础”的工科教育发展原则,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科教育发展道路,建设具有特色的工科学科专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谋得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

民办高校专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业是高等学校的产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要求高校专业更加面向市场、服务社会,而且要求对专业的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和重新组织,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广泛、合理,人才规格更加多样化,以供社会选择。与公办高校相比,作为经费自筹的高等教育机构,民办高校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更应注重专业建设

(一)遵循专业设置的一般原则

专业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高低。专业设置合理,高校的人才培养就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专业自身也能够获得社会的有力支持,并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反之,高校就可能出现盲目办学,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难以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的办学得不到社会的必要支持,专业自身也不可能拥有生命力。因此,高校应当高度重视专业设置工作,为办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专业设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载体,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专业自身是否具有合理的存在逻辑,而且关系到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是有周期的,所以,专业设置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不能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进行中长期预测,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较宽的适应性。在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职业和职业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中变化,因此,专业设置应当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要看到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未雨绸缪,使专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形成良性的互适互动的关系。

2.从实际办学条件出发的原则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是提高专业适应性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具备实际办学条件是提高专业影响力的充分条件。社会需要的专业很多,但学校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学校要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扬长避短、培植优势、创造特色,以优势立足、以特色取胜。因为教育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殊性,如果不尊重教育规律,不顾学校客观办学条件,盲目开设各种新专业,将导致专业数量增长过快,专业基础不牢固,办学条件捉襟见肘,办学水平低劣,办学质量难以保证。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负责任的办学行为,应当予以杜绝。

3.专业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高校的专业建设既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保持高校专业的动态平衡是专业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高校的专业建设还要做到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相协调。只有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相协调的专业建设才是理想的,只有如此,高校内部才能建立起正常、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所以,民办高校设置专业不仅要眼光向外,而且要眼光向内,坚持内外结合,以外在需求为导向,以内在要求为基础。在专业结构的动态平衡中寻找新专业的生长点,做到成熟一个,设置一个,建设一个,使新专业尽快融入全校专业结构中去,与已有专业形成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

(二)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从微观来看,民办高校要保持其自身发展态势,提升其竞争力,还要努力搞好内部的学科结构调整,稳住基本专业,筑牢生存发展的基础;发展特色专业和工科专业,拓宽专业发展空间;调整短线专业,适应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改造传统学科专业。

1.稳住基本专业

每所学校都有一些自己的基本专业,经过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专业大都比较完善,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毕业生也颇受欢迎。这就要求学校在师资培养、设备更新、学科建设等方面真正把它作为基础来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切勿松懈和忽视。

2.发展特色专业和工科专业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许多学校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高尔夫运动管理专业、黑龙江东亚学校的“乳制品专业”,这些特色专业犹如企业产品的“卖点”,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专业竞争,确立自身的专业优势,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特色是民办高校办学活力的集中体现,而特色专业又是办学特色的重要标记。民办高校如果要创立自身的办学特色,那就要在特色专业方面狠下功夫。

大力发展工科专业,实现科类结构转移,是民办高校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变化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民办高校提升竞争力、增强发展实力的客观需要。民办高校应加大工科学科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扶持有前景的、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工科类学科专业的发展,将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工科专业建设结合起来并进一步拓展,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区域经济与市场需求为导向、现有工科专业为基础”的工科教育发展原则,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科教育发展道路,建设具有特色的工科学科专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谋得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

3.调整短线专业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服务领域。社会的需求就是自己调整某些专业的依据。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就必然需要许多新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大学就应该根据这种需要设置一些新的专业,满足社会所需。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开设航空乘务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21世纪民航事业发展,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较高的人文素质,具备民航运输的基本知识和民航空中乘务员的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适应我国民运航空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是民办高校保持专业活力,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4.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改造传统学科专业(www.xing528.com)

无论是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还是民办高校自身资源的限制,民办高校都无法彻底地从以设置文科为主转向以理工科类专业为主。面对这一现实,民办高校只有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和人才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民办高校立于不败之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创造性提出了“外语+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人才模式,通过强化英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让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获取各种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学生的从业素质、打破学科壁垒、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等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学校就业力,促进了学校持续快速发展。

总之,民办高校专业设置应在充分尊重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迅速变化的人才市场新需要。

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民办高校必须转变教育价值观,即从单向度的“升学谋职”价值观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观转变,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将“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有机结合,融“做人”于“技艺”之中,又借“技艺”呈人文之本,以培养出融知识、技能、素质于一体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要有机结合在一起,其关键点有以下两点:

(1)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伴随着经济浪潮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会导致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人类的知识将呈几何级数激增。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J·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目前是每3年增长一倍。发达国家的白领阶层甚至提出“知识折旧率”的概念,即如果一个人一年不学习,那么他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知识迅速更新,就业市场瞬息万变,要想使学生在校期间学尽受用终生的知识是不现实的,学会“一技之长”的传统谋生策略也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毕业时有可能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即使能暂时“上岗”,不久后也可能面临“下岗”。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设计课程时,不能只注重实用的专业技能教育型课程,还应注意在课程设置上拓宽知识面,为学生奠定一个较为宽厚的知识基础,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从容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

(2)课程设置要注重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重视“做人”的人文教育,是各类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对民办高校来说更需要强化。知识经济对人才的智能结构是一种全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才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基础知识、合理的智能结构、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且具有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不仅会做事,更会做人。因此,学生身心陶冶、人文素养的涵养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应该成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方面,湖南涉外经济经济学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湖南涉外学院通过开设语文教育(或文学欣赏)、美学哲学等人文素质课,让学生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掌握做人的基本原则,把所学的人文知识“内化”成素质,成为一种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责任,从而真正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人文精神。

现代大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会做事,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既具有做事的能力,又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是21世纪民办高等教育的双重目标。民办高校只有真正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具有高科技水平和高文化素养的培养目标,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加宽加厚基础课程,提高学生对职业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基础课程、基础知识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工作打基础、做准备的重任。在未来知识经济社会里,社会职业的不断转换,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到来,都要求人们必须具备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科技和社会的这种变化趋势,要求民办高校在设计课程时,不能只注重实用的专业技能型课程,应注意加强基础性教学,拓宽知识面,以增强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为,基础科学是全部知识中最稳定、持久的部分,对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稳定的支撑作用。知识更新速度越快,就越要注重打牢基础。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就很困难,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正因为如此,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化已成为目前各国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英国罗宾斯高等教育委员会认为,面对日益增长的学生人数,“应给他们更普遍的教育”,使之能在愈来愈复杂的世界中生活。日本提出高等教育应摒弃狭隘的专业意识,排除各专业间人为的壁垒,把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哈佛大学于1978年公布了《公共基础课的方案》,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国外语言文化,以及数学自然科学5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约占总学分的1/3。学校试图依靠共同基础课程来完成此目标,即所有学生,不管他们主修什么学科,都能获得被认为是具有普遍与持久价值的知识、技能与思考习惯。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基础宽厚、能适应未来变化的“通才”,其整个四年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加强基础进行的,所修基础理论占总学分的60%。耶鲁大学等院校规定:低年级大学生必须修满文学与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社会分析与道德观、外国文化五大“核心课程”。斯坦福大学规定了8个学科领域,所有学生必须从文学和艺术、哲学、社会和宗教思想、人类发展、行为和语言、社会过程和机构、数学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领域中各选一门课,从西方文化传统领域中选一门系列课程(由3门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世界一流大学普遍存在对人文科学的重视以及对人文科学与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注重,这不仅使学生自身增长了文化知识、开阔了胸襟、拓阔了视野,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潜力,从而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的富有人文精神的科技人才,这一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就我国而言,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各高校普遍认识到加强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围绕加宽加厚基础课程这一主题探讨了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民办高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要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民办高校加强基础知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变革基础知识的呈现方式,即以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双向扩展为特征,以活动的方式呈现综合了认知、情感、行为等多种发展目标的基础知识。由于不是以现成结论方式呈现的知识,学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学到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多种技巧以及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并最终牢固掌握知识。二是赋予基础知识新的含义。即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基础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为专业课服务的基础课层面,更主要的要在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原则下,既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习者真正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劳动力市场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对未来就业者的知识结构、胜任多种职业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使得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新的专业化领域不断产生,社会生产部门的这种复杂性,要求高校课程的安排具有多种类型。加之个体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形式、内容、层次的自主性,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更新观念,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课程体系模式。唯有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才能发展个性,办出特色,满足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多样化的需求,满足学生选择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合理要求。这已成为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普遍趋势。

课程设置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充分开设选修课,使课程类型多样化。与公办高校相比,我国民办高校的课程多样化相当不够,必修课占绝对优势,选修课甚少,这种单一化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为适应未来人才的要求,民办高校在高校课程设置上要认真规划选修课程,建立系统的、完善的课程选修制度,给学生留下充分的选择余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出自己富有个性化的选择。选修课可以是与专业相近的,也可以是跨专业、跨学科的;可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培养能力方面的。同一门课程亦可分档次(层次)开课,如开设普通课型和高水平课型,分类开课既满足了一般水平的学生对课程的需要,也满足了优秀学生或拔尖学生的求知需要。在提供内容更广泛课程的同时,为避免学生选得过窄或过宽,学校要对学生选课的范围和门数做一定的限制。在高年级阶段根据社会需要的反馈信息,在基础教育课程之上,制定若干“选修组课”,由学生自由选择,以形成学生各自的专业方向。每个选修组课要有一个课程方案或灵活的教学计划,学生有较大的选课自由度。在选修主课之外,还可开设若干加选课,以加宽知识面或加深某一知识领域,或发展学生的某种专长,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

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培养为主旨的。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大多是第一线的劳动者,如果不具备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仅仅凭书本知识,或师徒相传、重复实践,很难在工作中做出突破性的成绩,不仅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也是对社会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其消极的市场评价也会反过来对学校的声誉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民办高校在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的同时,不仅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此,民办高校在课程开发中要注重选设一些培养创造个性的课程,如创造心理学、发散思维训练、创造学、创新学等,让学生掌握创新、创造的基本理论和通用方法;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科技制作中,要有意识地结合社会、生产的一些实际问题,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学校还要激励大学生主动参加各种发明创造、科技实践、科普宣传、社会实践考察、学术研讨、社团组织、办刊办报等实践活动,多方面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智力的实践运用能力,强化其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和创造性动机的培养。

综上所述,实现规模、效益、质量和结构的协调统一,既是保证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表现。作为以学费为主要支柱的高等教育机构,民办高校有着扩张规模的内在冲动,但学校规模的发展要以不影响质量为前提,民办高校必须牢固树立“度”的意识,量力而行,防止不顾条件盲目追求数量扩张。质量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没有质量的规模是一种无效的规模,是一种浪费。因此,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当务之急。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以及人才培养规格起着决定性作用。优化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形成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也是有效追求质量的前提、获得良好效益的基础。因此,民办高校还必须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增强民办高校的能力与活力。总之,在发展战略上,民办高校必须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结构的协调统一,以质量提高、结构优化为基础,规模发展服务于质量提高与结构优化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