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环境下民办高校专业课程的特点与不足

互联网+环境下民办高校专业课程的特点与不足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办高校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建立起来的专业结构,由于适应劳动力的需求,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上述问题的存在,特别是专业设置雷同,其结果将导致人才的结构性失衡和浪费。因此,如何促进人的自主、能动、全面发展是课程设置始终应该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互联网+环境下民办高校专业课程的特点与不足

民办高等教育是在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下迅速崛起的一支新兴的高等教育力量。与公立高等学校相比,民办高等学校更加依赖教育市场,其生存和发展直接受控于市场。如何吸引学生、留住学生,即如何满足教育消费者的需求,已成为民办高校办学者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从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看,一方面除了没有哲学历史学、农科类专业,工科和医科类的专业也极少外,其他科类的专业都有所设置;另一方面特别倾向于设置诸如外语类专业、财经类专业、信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等热门专业。民办高校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建立起来的专业结构,由于适应劳动力的需求,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仅具有适应性、灵活性,而且具有超前性,即能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设置新专业。在高等学校中设置的新专业,体现超前意识做得较为突出的是民办高校。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学校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息息相关,因而它们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探索未来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趋势,超前设置相关新专业,以抢占人才市场的制高点,拓宽新专业的发展空间。

民办高校以其科类设置的灵活性、适应性、应用性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专业设置过于雷同,同构化现象普遍存在

民办高校的专业多依从学生未来的择业需求和经济部门的人才需求而设立,这种做法对改变以往高校忽视社会需求的教育教学无疑是重大的进步。但同时也有其弊端,即专业设置往往雷同,不注意考虑形成自身特色,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一窝蜂地追随社会热点,而且重复设置的专业,不同院校也未从自身性质、功能、任务实行错位竞争,培养的学生规格类型特色不突出。这些将势必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浪费。

(二)热衷于创办投入少、教学成本较低的专业

虽然法律规定民办高校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作为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独立办学主体,必然存在着趋利效应,重视投入产出,尽可能降低办学成本。所以,专业设置上往往以办学成本较低的专业为优先考虑对象,如经济、法律、管理、外语类专业和其他实验设备要求较少的理工专业,从而使此类专业增长过快、布点过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有的已经过剩。

(三)短期实用主义,专业变动频繁

民办高校出于本身生存的需要,要参与生源市场的竞争,在专业设置上考虑短期社会需要的多,考虑社会的长期发展趋势和需要的较少,这无疑加剧了专业对社会热点的迎合,并使有的学校专业变动频繁。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面对市场办学,而是被动地跟在市场后面跑。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惩罚,一旦供过于求,就会造成资源浪费。最终受害者不仅是学校,还有学生和社会。这对民办高校本身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四)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www.xing528.com)

我国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成立时间不长、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因而其努力快速地发展新专业,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本无可厚非。但一些学校仅仅从经济效益出发,不顾办学条件,申报一些不太切合实际的专业,造成了有些新办专业培养质量不高。有些学校由于扩招的压力,不考虑社会需求,只根据自身的条件,办一些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专业。一些高校只重视专业数量的增长,轻视专业自身的内涵建设,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院校在申报专业时往往注重在文字材料上下功夫,却很少在办学条件方面做文章,不少申报的专业明显存在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方面的严重不足。

(五)重专业名称,轻实质内容

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往往围着招生宣传的需要转,重视专业名称能否符合社会热点,而对专业实质性内容关注较少,这往往造成换汤不换药的状况。

上述问题的存在,特别是专业设置雷同,其结果将导致人才的结构性失衡和浪费。

由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性决定,民办高校课程设置表现出以市场定位的社会中心课程观,这种课程设置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第一,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基础教育薄弱。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培养目标的工具性更加突出。大多数民办高校把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或称“技艺教育”)置于学校首要、突出的地位,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性课程被民办高校完全忽视了、遗弃了。这种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特定领域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在严峻就业形势下迅速上岗就业。但是,通识性与基础性课程的缺失,有悖于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制约着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往往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可持续能力弱。这与现代科技发展的高度分化与综合,以及现代职业的多变性是很不适应的。如何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教育已成为我国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义不容辞的课题。

第二,普遍忽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目前我国部分民办高校受社会功利主义课程观的影响,把专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分离开来,文科教育极少涉及自然科学,理工科教育很少渗透人文科学教育。反映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就是:科学技能培养和训练占有绝对的地位,而人文教育甚少,至于学术探索更谈不上。当前除了统一开设的政治课、外语课外,文理科基本处于完全隔离状态。当然,这个问题并非民办高校所独有,公办高校也存在此问题。不过遗憾的是,公立高校已经在着力于解决此问题,而民办高校却无此意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这种分离,把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给分割了,从而使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失落,人文教育中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必要补充。这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三,必修课程分量占有绝对优势,选修课程甚少。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使学生达到统一要求;而选修课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实施是需要合理比例的。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必修课分量过重,选修课严重不足、甚至没有的状况。显然,这种课程设置忽视了学习者的自主性,抹杀了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人”。因此,如何促进人的自主、能动、全面发展是课程设置始终应该关注的一个大问题。由民办高校市场定位所决定,我国民办高校在课程设置往往坚持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毫无疑问,这种课程设置有其合理性,但必须指出,由于它过分注重社会需求,忽视了个体全面素质的培养,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强,但知识面窄、后劲不足、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不高,这显然,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课程不应该反映一个正在消失的社会职业和生活的需要,而应当反映急剧变革的当代和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完善民办高校课程设置,势所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