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中的地位越来越关键—重大科学发现主要来自大学中的学者,70%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大学工作。因此,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在抢占世界学术高地方面明显加快了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出生高峰的到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欧洲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法、德等国先后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如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所说,并不仅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增长、规模的扩大,而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一系列的变革。它表现为:
1.在观念方面,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再被视为一种特权,而是那些具有一定资格者的一种权利。
2.高等教育职能的重点已从塑造个性转向培养更为专门的精英。
3.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伴随着大学机会的扩大,既有完成中等教育者,也有其他类型的学生,职业训练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高等教育系统虽继续受精英集团的影响,但更多受民主的政治程序决定和对高等教育产品感兴趣的雇主这类“关注者”的影响。
6.在不同类型的学术单位之间,有着不同的学术标准,学术标准呈现多样化。
7.由于高等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功能日益增加,不仅教育管理队伍在扩大,而且逐渐转向专业化。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这些变化不仅彻底地动摇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自治系统的传统理念,同时也迫使政府发展新的管理形式,对不同类型的学校相应地给予不同程度的自由与控制……让普遍性的规则让位于新的管理形式等。(www.xing528.com)
第二,国际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进入了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也从20世纪中叶的40%,上升至20世纪70年代后的60%,20世纪80年代又上升到70%~80%。高等教育与高科技有着固有的联系,社会的科技化程度越高,作为新知识、新观念与新型专业人才源泉的高等教育作用也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间的竞争事实上也就是高水平的教育与人才的竞争。每个国家都希望高等教育能在地区复兴、国家经济繁荣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满足能适应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民主、文明、综合的社会的需要,并希望大学是多产、高效、有着较高的社会可信度和教育质量的实用型机构。这些国家相信,通过放松管制和建立一种类似于市场的机制,就能够使高等教育更有效率,并能为国民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
第三,新公共管理的影响。新公共管理又叫“管理主义”“后科层制模式”等,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一种国际性思潮。它起源于英、美等国,并迅速扩展至其他国家。对于新公共管理方式的特征和内容,西方学者做了不同的概括和描述。按照波立特在《管理主义与公共服务:盎格鲁和美国的经验》一书中的说法,“新公共管理”主义主要是由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古典泰勒主义的管理原则所构成,即强调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胡德将“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及特征刻画为如下七个方面:①向职业化管理转变;②标准与绩效测量;③产出控制;④单位的分散化;⑤竞争;⑥私人部门管理的风格;⑦纪律与节约。英国学者温森特·怀特认为:新公共管理强调职业化的管理、明确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估;以结果而不是程序的正确性来评估管理水平;看重金钱的价值;对消费者而非公民的需要保持敏感,强调公共服务的针对性而非普遍性。罗德斯指出,“新公共管理”有如下几个特点:以管理而非政策为焦点,以业绩评估和效率为焦点;将公共官僚机构分解成各种建立在使用者付费基础上的处理事务的机构;以准市场的使用和合同承包来培育竞争;一种强调产出目标、限制性项目合同、金钱诱因和自由裁员的新管理风格。尽管这些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的具体特征在表述上存在差异,但从中仍不难发现其核心的要素,即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标。20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在公共行政改革中广泛引入新公共管理的同时,也将其引入了高等教育领域,并引发了一场高等教育管理的革命。从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开始,国际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时期,各国政府都在开展一系列的改革。现如今,大学的创新与服务已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为此大学要不断改革,引领社会前进,把创新与服务作为它的根本和宗旨。应用科技大学作为欧洲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所在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背景下实现经济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1993年,瑞士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将全国60多所高级职业技术学院按地区合并成7所应用科技大学,赋予其新的任务和职能,使其成为一种新型大学。德国于1968年经各联邦州州长讨论通过了《联邦共和国各州高等学校协定》,将当时部分基础较好的工程师学校、高级专业学校合并,在保持其办学总体特色的前提下创建应用科技大学。其毕业生尤其受德国工商界的欢迎,德国工商界2/3的工程师、1/2的工业经济师都是由应用科技大学培养的,他们在德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球经济体一体化进程加速,促进了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合作与交流,一股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成为一种国际潮流。高等教育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人员交流、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条件等方面呈现国际化的特点,并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交流的主体发生了改变、交流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课程设置和内容更加注重国际化、交流空间更加扩大、国际交流朝着教育贸易的方向发展。美国是一个极力倡导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国家,不论在进行教育国际合作还是在人员交流方面都可以说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世界全球化的影响下,使英国大学有机会与不同国家的大学建立学校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科研和教学项目的合作,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提高双方教学质量和合作深度。高等教育国际化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可以用活跃的思维理解新的现象,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并帮助学生提高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雷丝·艾邦顿分析,2008年英国高等教育产业总收入为110亿英镑,为国家的GDP贡献很大。其中,英国大学与海外大学的合作也为教育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21世纪后,各国都在制定国家战略、积极谋划新世纪的教育发展。如美国的《2002—2007年战略规划》(2001)、《不让一个儿童落伍法》(2002),俄罗斯的《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2001),韩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基本法》(2002)等,都力图通过加快教育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抢占人才制高点。
欧洲各国日益一体化,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最大举措就是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900年校庆上,29个欧洲与各国签署了《博隆尼亚宣言》,取消教育体制上的障碍,实现欧洲大学的“一体化”。其核心内容如下:在欧洲各国之间实行清晰、透明、可比较的学位制度,使各国授予的学位和学历有等值性和对比性;实行高等教育的学士、硕士两级制(学士学制3~4年,硕士学制1~2年,承认学士在欧洲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完整的高等教育);实行统一的学分制;鼓励学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自由流动,并为他们的流动创造条件;加强在质量监督领域的全欧合作,以便制订出可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此外,很多国家均出台了改革措施。如2004年7月英国财政部、教育技能部和贸工部联合发布了《英国10年科技与创新投资框架》,并制定了《2004—2014年英国科学与创新投资10年框架综述》,对英国科学与创新的未来进行规划;俄罗斯教育科学部于2006年3月正式启动了创新型大学的申报和评选工作;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7年度起推出了建设世界顶尖水平研究基地项目,每个研究基地每年可获得5亿~20亿日元的资助,资助期为10年;德国政府于2005年6月启动“卓越创新计划”,重点建设一批拔尖本科院校和学科,计划投入19亿欧元,支持优秀民办本科院校30所。
2009年7月5日至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针对社会变革与发展,高等教育与研究的新动力》的公告。其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入学、公平与质量;国际化、区域化与全球化;学习研究与创新;非洲的高等教育;呼吁成员国采取行动;呼吁联合国采取行动等。雷丝·艾邦顿认为,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意识到应该提高本国劳动力的技能和创业能力,这样国家才能在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利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