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不仅是外部的,还包括内部的。内部制度环境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催生源源不竭的内生性驱动力,取决于建构内部制度环境的顶层设计。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驱动力主要来自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是民办高校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决定着民办高校内部制度环境的取向,从内因上决定着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办学理念决定着办学定位,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所在,是高校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办学定位体现着办学理念,是高校持续发展的方位选择。持续发展,是理念定位与付诸实践的一体化过程。
(一)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的内涵理解
所谓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认识、思想、价值观、信念以及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对高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关于“理性认识”主要是有关“学校是什么”“办怎么样的学校”的内容,包括大学的含义、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使命、大学的职能等,是对大学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关于理想追求主要是有关“学校应该是什么”“学校应该培养什么人”的内容,包括大学的理想、大学的信念、大学的精神、大学的目标、大学的责任、大学的变革与走向等,是对大学发展的构想、追求和展望;关于“教育观念”和“哲学观点”,主要是有关“学校需要坚持什么”“学校应该把握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或理论基础。据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办学理念蕴涵着大学的办学方向、目标确定、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想。办学理念是学校存在理由、发展动力、目的期望的有机构成。办学理念回答的是高校全部活动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其有两个最基本的作用:一是使管理层的决策行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二是使学校全员的整体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
所谓“办学定位”,是根据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对学校的办学规格、服务层面、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规划的一种确定。它回答的是“办什么样的学校”“为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层面提供服务”“具体培养什么样的人”等基本方位性问题。无疑,这些方位性问题的回答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及其规划具有长远的、根本性的影响和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一旦形成,会直接决定着其内部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通过学校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渗透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队伍建设及其教学工作等各方面,并在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引领学校的治校、治学策略。
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合理的办学定位是我国民办高校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也是其能否获得发展机会和空间,能否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动力,能否形成特色竞争、错位竞争的前提,同时,也是作为现代大学面向社会行使办学自主权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的发达国家中,各类高校都十分重视面向社会找准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并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是一所高校发展中必然要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规划纲要》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面对复杂的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激烈的教育资源竞争,民办高校需要从这一复杂结构的不同层面去选择自己的坐标,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系统规划、科学决策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也是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在这个起点上,准确定位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是系统规划、科学决策的前提,或者说是系统规划的顶层设计、科学决策的方位指向。
(二)民办高校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的思考维度
1.“人的发展”是办学理念的内核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的“内核”,所谓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在理论上,主要有三种价值观,即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发展、完善还是在于知识传承、创新、研究或者在于社会发展需要,也就是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这三种价值观在西方经典大学理念中分不同阶段呈现出此消彼长、相互交织的状态。而在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办学理念中的价值观分野不是很明显,呈现一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可以说19世纪20年代的北大、30年代的清华、40年代的西南联大所形成的教育价值观及办学理念对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高校影响极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市场经济的推进,高校的办学理念逐渐分化,大致分为了两类,即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前者更关注知识的传承、创新和研究,而后者则更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民办高校而言,基于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大多被列为或自觉地定位为应用型高校。所谓的应用型高校,目前并无统一定义,通常的理解是指: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兼顾培养高职生、少量研究生的教学型院校。应用型院校是高校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人才结构需求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形成的一种办学定位,其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突出特征,多以行业及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其教育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作为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在多元视境中,寻绎办学理念之要旨,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本质,即以人为本,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作为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如何在面向经济社会需求中坚持以“人的发展”为轴心,育人为本,兼顾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之间的平衡,无疑是个难题。
高等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非工业,应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开发”,而非以固定模式“塑造”。换言之,高等教育应该是一个帮助学生成长,开发学生主体精神的价值引导过程,而“成长”“开发”的核心是健康人格的培养。民办高校教育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绝不是仅仅追求利益的经济人,而更应该是具有责任感的社会人,培养应用能力的动机不是物质追求而是事业追求。应用型人才所面对的是具体运作,所涉及的问题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内驱力,需要有承受压力、守住底线的定力,需要具有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的能力,但四年的教育不可能教出“七十二变”的本领,因此,正确理解“应用”,百折不回的意志、开阔坦荡的胸襟、脚踏实地的精神及团队意识、能力更为重要。灌输、培养这种意志和精神及能力是民办本科教育的核心原则。因此,在民办教育中应当突出对法律、道德、规律的崇尚和遵守,公民人格的育成,并将之落实于包括考试在内的具体教学与管理过程中。以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运作机制的中心,这就要求全体教育者转变思维,变革教育理念,提高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以学生的成长为目标构建教学内容,从现在的狭窄的知识教育转向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www.xing528.com)
以人为本,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之内核。从本质上说,应用型高校办学理念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摆正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满足社会的需要是其使命,也是其生命力、竞争力所在,而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完全人格的应用型人才。“教育之任务,在发现一种方法,能使国民内包的个性发达,同时使外延的社会与国家之共同性发达而已矣。”对我国教育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蔡元培先生的这一办学理念与实践,闪耀着育人为本的光辉。处于弱势、面临优胜劣汰挑战的民办高校需要借助这种带有发展指向的教育观,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也只能生成于这种教育精神和价值取向,因为这种教育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个性发达”与“共同性发达”两个维度去理解、认识“育人为本”,并以此为原点的教育理念,超越了只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片面性发展的局限,对于矫正大学,尤其是应用型高校教育过于功利化的倾向无疑极具价值,唯有秉承这一办学理念,民办高校才能回归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之正道,也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从而得到可持续发展。
2.学校的使命是办学定位的“准星”
办学定位不仅是办学理念在办学规格上的体现,也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科专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办学定位还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形成特色的重要前提,具体体现为学校的使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进入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市场流通等社会组织的中心,大学、社会、政府已形成了三重螺旋结构,从而产生互动效应,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其使命就是培养具备完全人格的高层次劳动者,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办学理念这一顶层设计,应用型高校应当从自身所处的教育层次结构、区域社会结构、学校的学科结构及师生来源、构成等层面上选择、确定自己办学定位,即找准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具体来说,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
第一,发展目标定位。办学要有目标,这样才能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地规划和进行全校的建设。高校的发展目标是整体目标和局部目标的统一性。整体目标就是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指学校生存发展中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是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性思考。战略目标确定之后,再确定学科发展目标或系、部的发展目标,这就是局部的发展目标,所以办学目标的定位是一个目标体系的定位。
第二,类型定位。我国对高校的分类有多种标准,有的按隶属关系来分类,如部属高校、地方高校;也有的按学科含量来分类,有单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综合性大学之说;还有的按学术的水平来分类,譬如国际上通常用研究型、应用型、技术型来划分理工科大学。在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中,通常按科研的含量和学术水平的不同,把高校划分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以教学为主的院校。
第三,学科专业定位。高等学校是以学科专业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学术组织。学科专业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基础和载体。囿于办学条件,民办高校大多以经济类、文学类、管理类为主,而工科、理科相对薄弱。
第四,层次定位。办学的层次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层次。由于民办高校大多处于高等教育的中低端,研究力量薄弱,这种办学实力决定了其应该更多地面向社会对应用型层次人才的需求考虑自己的定位,即以高职专科层次教育、本科教育层次为主,适量发展研究生层次教育。高职层次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良好实践能力的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本科层次的教育主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适应性强的大众化人才。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主要培养专业领域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之间互相配合、协调发展。
第五,服务面向定位。服务面向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所面向的范围。社会服务面向的定位是指高校要找准社会服务的空间范畴,它反映了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在服务面向上,基于自身实际,民办高校的定位为:服务于区域或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上,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从“内核”与“准星”的角度看,有共同之处,可以相互借鉴,然而,与公办高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办学积累相比,民办高校在具体设计方面则须独辟蹊径。世间本无路,路是人走出来的。在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引导下,发挥自己办学体制灵活的优势,抓住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所产生的各种机会,找准自己的社会发展空间,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并不断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才能使得自己所从事的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下去。
理性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需要摆脱传统思维或者说路径依赖。如万人大学、综合性大学常常是许多民办高校的远大梦想,但梦想需要脚踏实地,我国民办高校在跨越初创阶段后,维持一定的办学规模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无视客观现实,超越自身办学能力,以牺牲办学质量为代价,在外延上盲目扩张,以求得所谓的“规模效益”。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决定着学校内部制度的效益和效率,决定着学校能够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