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介绍了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启动时的理念、当初面临的忧虑和实际的推进方法。这些都是在迂回曲折或者是一进一退中逐渐拓展开来的。最初以现代美术为主线起步的艺术节,随着每个地区设置总监以及表演类作品数量的增加,一点点在发生着变化。亚洲视角是起步当初就定下的方向,第二届时福武之家在小豆岛福田村成立,亚洲7个国家及地区团体参与的联合运营一直持续至今。另外,第二届开设了孟加拉岛,第三届推出了泰国工坊,来自亚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16组表演团体、街头艺人、杂技团体平日里到各岛、周末在高松港举办APAMS(濑户内亚洲表演艺术市场)公演等,开始与亚洲产生了更深的联系,这些表演者和艺术家与100多位国外的小虾支持者,还有客人们一起画着同心圆,积极保持着互动的关系,值得大书特书。
其中一个可能成为跳板的是2016年10月中旬召开的“濑户内亚洲论坛”,来自亚洲各国的四五十位政府、企业、美术相关人员齐聚一堂,就借助美术和文化振兴地区、欧美的美术市场和策展方向、围绕美术的和从美术衍生出的文明、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文学(语言)性框架等展开了学习讨论。这个论坛是应那些已经开始效仿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和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开展地区振兴活动、和有这种意愿接下来想要去实施的亚洲各国的要求而组织的会议。特别是国土辽阔、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的许多地区,希望以美术文化为根基对本地区进行重建的愿望非常强烈,而在这些愿望的背后隐含着对城乡差别、对万事随市场原理而动的危机感。我们没想到自己当初设为目标的普遍性竟然传得如此之远,在感慨的同时,也坚定了更要扎实走下去的觉悟。相信越后妻有的小虾队、濑户内的小虾队以及同吃一锅饭的年轻有志之士们,将来一定会成为走向协同互助这一希望的阶梯。(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