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平王的东迁,此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本是记述自鲁国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历史的一部编年史。据史料记载,“春秋”也是周代列国国史的通称,据说当时的大思想家墨子就说过“吾见百国春秋”(《史通·六家》引墨子之语,但不见于今本《墨子》)这样的话。孔子虽说没有作过《春秋》,但他创办私学后“教之《春秋》”(《国语·晋语七》),可见《春秋》是孔子给学生讲课时的一本历史教科书。因为鲁国的那部《春秋》所记述的历史年限,基本上与东周时期大国争霸的那段时期相吻合,于是后人就笼统地称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那段大国争霸的时期为“春秋时期”了。
史家有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发展的常规。在后世儒生的想象中,夏、商、周(西周)三代是统一为主流的时代,是“合”的岁月。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启打造出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到公元前八世纪的周平王被迫东迁,其间已“合”了大约十三个世纪,称它为“合久”大约是不为过的。到平王东迁前后,王室衰微,难以驾驭全局,社会矛盾激化,诸侯势力强大,于是,“合”的局面渐次为“分”的态势所取代,诸侯国间的争霸成为春秋时期的一大特征。
“合”是一种有序,“分”是一种无序。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打来打去,谁都想当霸主,哪还有“大义”可言?然而,认真梳理一下春秋这段历史,其实也不完全是“无序”,是一种“无序”中的“有序”。每当一个霸主站到历史舞台的中央的时候,都会抛出自己设定的治国安邦的方略,并力求付诸实践。当“分”走到尽头的时候,正是新的“合”到来的时候。在中国历史的流程中,统一始终是主流。
春秋三百年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六个相互衔接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郑国“小霸”的时期,从平王东迁直到下一个世纪初,郑庄公主持下的“恶曹会盟”,时间上绵延了约半个多世纪。这是个以郑国为首的诸侯国打破周天子的权威,建立诸侯国权威的阶段。在建立新的权威上,郑庄公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可谓后来各国的称霸的滥觞。
第二阶段是齐桓公称霸时期,从齐桓公夺取齐国政权、重用管仲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始,一直到齐桓公三十五年实现“葵丘之盟”达到霸权的顶峰为止,也有四十来年的时间。桓公去世后,霸业即衰。(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是确立晋的霸主地位的时期。公元前636年雄才大略的晋公子重耳被立为晋文公,通过“勤王”确立了自己在诸侯国中的威信,通过“城濮大战”战胜了自己的强大对手,确立了大国地位。晋文公亡后,晋襄公继霸,晋国称霸时间最长,历时近百年之久。
第四阶段是楚国称霸时期。楚穆王登上王位以后,不断地向周边扩张,而此时晋正中衰,楚庄王上台后击败了晋国,奠定了霸主的地位。
第五阶段是晋楚南北两霸进入相持阶段,战事频频,小国受累,晋楚两国也备受煎熬。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各国间的“弭兵”,一度实现了相对和平。这段时间大约也有半个多世纪。
第六阶段是在中原争霸战争相对低落的情况下,南方出现了吴、越两个强国。它们之间一面是相互长期厮杀,同时又相继北上争霸,成为春秋后期的两大霸主国。越王勾践灭吴称霸后,结束了大国争霸的局面。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进而实现了三家分晋,从此春秋时代转入了战国时代。
春秋时代是大国争霸的时代,这争霸的“争”,争的不只是武力,还有财力和物力上的竞争,这就促进了各国政治、经济上的变革。总体而言,春秋三百年间虽战事绵绵不绝,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争霸除了军事力和经济力的竞争外,同时也是智力的竞争,治国谋略上的竞争。从历史经验角度看,这段时期可总结的东西真还多着呢!
在春秋时期,不少史学家注意到了春秋“三事”之说。《左传·文公七年》(前620)记载,晋国贵族郤缺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成公十六年(前575)记载,楚国申叔时说:“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襄公二十八年(前545)记载,齐国晏婴说:“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辐之。”三位政治家在时间跨度上达近百年,地域上有东部的齐、西部的晋、南方的楚,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任何成功的统治者都应办好“三事”,即“厚生”,改善民生;“利用”,改良工具器物,并加以积极利用;“正德”,提高道德水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晋、楚、齐三大国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坚持认为要重视“三事”,这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著名史学家张岱年说:“春秋时代的‘三事’之说,兼重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是比较全面的正确观点,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