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临终老年人提供精神安慰支持

为临终老年人提供精神安慰支持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帕蒂森临终心理发展三阶段理论帕蒂森在临终患者心理发展理论基础上,将临终患者的心理发展简化为3个阶段,即急性危机期、慢性生死期和末期。帕蒂森称上述过程为“死亡之轨”,这个过程可以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如患者的适应能力,患者支持系统、疾病的种类及所患疾病的时间长短等。

为临终老年人提供精神安慰支持

(一)临终患者心理发展

1.库伯勒·罗斯临终心理发展理论

1969年,库伯勒·罗斯出版了《论死亡和临濒死亡》一书,其中将临终患者心理过程概念化为震惊与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纳期。后来的一些学者认为,实际上临终患者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很大,并不是所有临终患者的心理发展都表现为上述的5个阶段,其表现顺序也不一定是按照上述顺序进行的,前后顺序可能有所颠倒。

2.帕蒂森临终心理发展三阶段理论

帕蒂森在临终患者心理发展理论基础上,将临终患者的心理发展简化为3个阶段,即急性危机期、慢性生死期和末期。

(1)急性危机期:在这一阶段,患者已经发现自己面临死亡,心理反应以焦虑为主,通常有以下5个特征:面临死亡的情景压力和危机感无法解决;临终患者遇到的死亡问题超出了个人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死亡威胁着自我实现的目标;死亡危机感呈现先上后下的趋势;危机感具有复合性。

(2)慢性生死期:在这一阶段,患者焦虑已逐渐降低,并且学习面对各种恐惧,渐渐接受死亡的事实。

(3)末期:在这一阶段,患者已经做好告别世界、面对死亡的准备了。

帕蒂森称上述过程为“死亡之轨”,这个过程可以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如患者的适应能力,患者支持系统、疾病的种类及所患疾病的时间长短等。许多学者观察到在此过程中,患者最初的恐惧心理会由于可以平静地对待死亡和正视死亡而减弱,最终接受死亡。

3.安宁病区的临终患者心理发展六阶段理论

上海市闸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医院安宁病区自1996年成立后,根据安宁病区收治所有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临终阶段的心理变化及行为表现,将临终患者心理发展经历大致归纳为6个阶段,分别为不能接受和难以接受阶段、讨价还价阶段、勉强接受阶段、无可奈何阶段、完全接受阶段和顺从服从阶段。

(二)临终心理照护目标

(1)临终阶段心理照护是指在照护临终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安宁疗护照护团队的态度、表情、姿势、言语和行为等影响和改变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平稳地度过临终阶段的一系列措施。临终患者由于躯体疾病折磨,对生的渴求和对死亡的恐惧,会产生一系列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变化。

(2)通过心理照护缓解临终患者的苦闷和恐惧。临终患者苦闷情绪很大,并时常陷于对即将来临的死亡的恐惧之中。照护人员通过安慰、开导及支持性的语言和技术帮助患者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其烦闷、萎靡、厌世等不良情绪。

(3)通过心理照护帮助临终患者正视死亡。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和愿望,适时进行死亡教育,使之平静地度过临终阶段,安然地接受死亡。(www.xing528.com)

(4)通过心理照护促进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患者的某些错误认识或患者与家属间的误解,常常是心理痛苦的重要方面。照护人员是促进患者和家属沟通的主要成员,引导患者讲出压抑在心中的事情,并帮助其缓解情感上的不安、恐惧,以适应临终这个突发的事件。

(5)通过心理照护缓解患者的症状。患者在临终阶段产生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以引起或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焦虑可引起患者疼痛加重,抑郁可降低患者应对疼痛的能力。因此恰当的心理干预可以与症状控制相互作用,以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

(三)临终老年人的临终心理特点

多项心理学研究显示,每位患者从癌症确诊到进入终末期,往往经历了手术、化疗、放疗等漫长的抗癌治疗,患者的身心遭受了极度痛苦。心理弹性较好的患者能较快地接受现实,积极应对癌症带来的痛苦;而心理弹性较差的患者往往陷入极度的抑郁、沮丧和绝望情绪中。相关研究显示,81.7%的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出现恐惧心理,36.6%则出现悲观绝望的心理,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沉、沉默不语、精力缺乏、行为退缩等。其中有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接受了自己面临死亡的现实,情绪趋向于稳定,从容地等待死亡。

1.临终老年人主要心理变化及特点

(1)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心理感知反应迟钝,一旦患病,病情易于恶化,迅速发展并复杂多变。

(2)老年人面临死亡已感到了死亡的不可抗拒,心理特点以抑郁、绝望为主要特征,患者通常有精神逐渐离开自己的肉体慢慢走向死亡的心理趋势。

(3)心理上的死亡趋势,常常使患者肌肤、目光越来越具有无生命的特征,表现为表情淡漠、目光呆滞、沉默寡言、懒于和外界沟通。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为临终患者提供心理照护时,辅以人性化的心理护理,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关怀服务,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并改善临终患者生理与精神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2.临终老年人心理照护策略

(1)提供积极的信息。除安慰患者和减轻其痛苦外,最主要的就是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积极的、理性的信息,如提供有关书籍、视频音频资料等。还可以向患者讲述在生命最后时刻要做的事情,鼓励患者写遗书;对活着的人提出希望,讲解患者死亡时的注意事项。

(2)鼓励勇敢面对死亡。“死亡像一条小船,让它随波逐流,漂向该去的地方”。教会患者平静地面对死亡。“让生命享受最后一缕阳光”“陪伴人生最后阶段的旅行”是现代临终心理照护关怀的基本方法之一。让临终患者得到真诚、坦率与信任的爱,使其没有痛苦也没有遗憾地离开世界。

(3)提供共情理解。共情理解在心理学中又称同理心或共感。它是连接临终患者与照护人员的最重要环节。共情技术的要领是:转换角色;投入地倾听;对知觉到的信息进行清理、解释、理解和概括;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情动作做出回应。

(4)提供不同层次关怀和帮助。临终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痛苦、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不同患者要因人而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不同层次的临终照护关怀和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