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出院、转移、死亡而离开疫点或终止传染状态后,对疫点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目的是完全消灭患者所遗留在居室和各种物体上的存活的病原体,使疫点无害化。终末消毒进行得越及时、越彻底,防疫效果就越好。患者离世或出院,应及时做好病房的终末消毒。病房终末消毒的对象包括房间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表面,门把手,患者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空调系统,厕所等。对传染病患者及其使用过的物品应按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一)空气消毒
无传染病的患者离开后,房间开窗通风即可,特殊患者离开后房间内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或根据疾病的情况使用500mg/L的有效氯溶液喷洒消毒。
1.喷洒消毒注意事项
消毒空气时,可密闭房间,按20mL/m3进行气溶胶喷雾,作用1h;人进入房间前应先开门窗通风。使用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时,应现配现用,并在每次配制后进行浓度监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紫外线消毒的注意事项
①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②室内应清洁干燥,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应≤60%,相对湿度>6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灯亮5~7min后开始计时;③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④定期检查灭菌效果;⑤紫外线做空气消毒时需注意每10m2安装30 W紫外线灯管1支,有效距离<2m,消毒时间为30~60min。
(二)空调系统消毒
使用独立空调的病房,在人员撤出后应对空调进行清洗;对于特殊患者居住过的病房应对空调滤网进行消毒,如可用1%过氧化氢或500mg/L含氯(溴)消毒液进行喷雾或浸泡消毒。
(三)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通常,当患者离开病房后,对门把手、桌、台等表面可用1%过氧化氢或500mg/L含氯(溴)消毒液擦拭。房间、台面和厕所使用不同的擦布和消毒桶。地面可用1%过氧化氢或500mg/L含氯(溴)消毒液每日拖拭消毒一次。每三个房间应更换消毒药液一次。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后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消毒时间应不少于30min。特殊患者(如患传染病患者)居住过的房间,消毒液浓度加倍,或根据所患疾病的特点配置消毒液浓度。
(四)床单位等纺织品消毒
无传染病患者的床单、被套等用品原则上可以直接送洗,被芯枕芯等如需重复使用的应进行臭氧消毒。如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更换的床单等纺织品,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或用有效氯(溴)500mg/L的含氯(溴)消毒剂浸泡30min,(浸泡的浓度根据不同的传染病消毒要求配制不同浓度),扎紧袋口送洗;或收集在专用垃圾袋中,扎紧后按传染病消毒要求送专门的场所进行消毒清洗。患者衣物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按常规方式清洗。
(五)餐(饮)具消毒
首选煮沸消毒30min,也可用有效氯(溴)500mg/L含氯(溴)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www.xing528.com)
(六)垃圾等废弃物消毒处理
无相关传染病患者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直接收集在生活垃圾袋中,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使用2000mg/L有效氯(溴)含氯(溴)消毒溶液喷洒后,作为一般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专人收集,专车运送到指定的垃圾焚烧厂焚烧;承接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的塑料容器或便器等可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管理和处置。
【课后练习】
1.临终善后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
A.老年人死亡后,若家属不在应尽快通知
B.照护人员应始终保持尊重死者的态度
C.照护人员可以不尊重死者的民俗习惯
D.对于死者的穿戴物品不可擅自抛弃处理
E.死者的贵重物品,应由两人同时清点后记录并保存妥当
2.紫外线消毒的注意事项包括( )。
A.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 B.紫外灯线亮5~7min后开始计时
C.定期检查灭菌效果 D.不得让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人
E.消毒时间为 30~60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